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家資訊中心發佈 《共用單車行業就業研究報告》

9月9日, 第七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分享經濟”高層論壇在寧波召開。 會上, 國家資訊中心發佈了《共用單車行業就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共用單車作為移動互聯網和租賃自行車融合的新型服務模式, 被譽為互聯網時代“新四大發明”之一。 以ofo小黃車為例, 目前已經進入9個國家, 超過170個城市, 連接全球超過800萬輛共用單車, 日訂單量超過2500萬單, 提供了超過30億次的出行服務。

報告顯示, 共用單車激發了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為傳統自行車製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而作為“依託互聯網和服務業帶動製造業的發展”的典型代表受到李克強總理的肯定。

在本報告調研的20餘家自行車生產廠商中, 不乏鳳凰、飛鴿等與ofo小黃車合作的傳統自行車名企, 廠址遍佈全國各地, 員工數量接近2萬人, 其中為共用單車服務的崗位占到80%以上。

研究表明, 當前我國共用單車行業共帶動就業10萬人, 其中, 2017年上半年帶動新增就業約7萬人, 約占1到6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的1%(0.98%), 即每新增100人就業就有近1人為ofo小黃車服務, 充分體現了新業態對就業的貢獻效應。

報告對共用單車從業者工資進行了調查。 在鎖具研發類中, 工程師月均工資收入可以達到12000元;產品製造類中, 智慧鎖製造企業的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4667元, 自行車製造企業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4442元;線下服務類中,

物流企業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5000元, 運維企業員工月均工資收入為3835元。

報告顯示, 共用單車企業員工還呈現出年輕化、知識化特點。 自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以來, 有夢想的青年已經成為“雙創”大潮中的生力軍, 這點在共用單車企業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例如, ofo小黃車的五位創始人都為90後, 其公司員工平均年齡為87年左右, 整體呈年輕化、高學歷趨勢。

共用單車帶動智慧鎖製造企業50%的就業崗位, 根據上海、深圳、杭州、中山等地智慧鎖樣本企業的調研結果, 為共用單車生產智慧鎖的一線員工, 占生產線上全部員工的52.04%, 員工年齡段在20-45歲之間。 截至目前, ofo小黃車已經反覆運算了9代智慧鎖,

包括內置北斗導航晶片的天王星智慧鎖、NB-IoT物聯網鎖以及NFC智慧鎖。 這些都吸引了大量科技工作者, 帶動了整個智慧鎖產業就業。

除智慧鎖以外, 共用單車帶動了相關自行車企業中80%的就業崗位, 共用單車的大規模需求量使傳統自行車業務暴增, 甚至有自行車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而漲停。 ofo小黃車連接飛鴿、鳳凰、富士達、捷安特等傳統自行車廠, 改造傳統銷售管道, 拉動傳統自行車製造產業轉型升級, 帶動天津當地人民就業。 此外, 共用單車行業還新增加超過3萬個線下運維崗位, 大量共用單車“湧入”城市, 從而產生大量線下運維工作崗位。 運維人員中, 從年齡結構上看, 40歲以下的中青年勞動力占70%左右。 ofo小黃車對線下車輛採用網格化管理,

每個指定區域都會配一個運維人員, 負責修車和車輛擺放, 平均每300~500輛車/1人, 這些都產生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就業是“民生之本”, 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實踐表明, 共用單車在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創新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為新常態下的穩就業增加更多亮點和底氣。 首先, 共用單車就業帶動成果顯著, 以共用單車為代表的新業態可以增加相關製造業的用工需求, 促進農業轉移勞動力靈活就業。 例如, ofo小黃車推動了“黑摩的”等非正規行業人員, 發揮自身熟悉城市路況等優勢, 從事車輛調度等業務, 實現“陽光就業”。 其次, 為就業困難群體創造機會, 在以共用單車為代表的新業態中,

大量勞務性崗位不需要特殊技能即可勝任, 充分釋放個人價值, 有利於推動社會包容性發展。 最後, 還為創新人才提供舞臺。 共用單車不斷推動行業提升移動互聯網、NB-IoT物聯網鎖、電子圍欄、衛星定位、複合材料等新型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能力, 努力實現產品反覆運算升級, 這些對勞動者素質、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責編:劉辛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