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豐子愷的教子之道:存真心,成大器

豐子愷是我國著名畫家、散文家、漫畫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但他更為人稱道的是對子女的愛與教育。

他有七個子女, 得益於他的教育方式,

每個孩子都得以成才, 有的成為著名的音樂家, 有的成為著名的教育家, 有的成為成功的商人, 有的是成功的作家。 而豐子愷先生的秘訣可以總結為以下三條。

一、自然真誠

豐子愷育有七個子女, 他認為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 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 豐子愷稱外出做事為“無聊”, 和孩子們在一起則內心充滿歡喜, 抱孩子, 喂孩子吃飯, 唱小曲逗孩子, 畫畫引孩子笑, 和孩子們特別親近。

有一次, 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 “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 到家時, 卻熟睡在父親肩頭, 手裡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

豐子愷在《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歎:“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 比起你來, 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二、正直

正直為人, 是豐氏家教中最為強調的重點。

“先器識, 後文藝”, 豐子愷一直教導子女要先學做人, 才後方可談學問、藝術。 為人要正直、坦率, 絕不可弄虛作假, 投機取巧。

1932年冬, 緣緣堂最初建成時, 監工為了不浪費宅基地, 把東牆建成了歪牆, 形成斜角。 豐子愷發現後堅決不同意。

他確信環境支配文化, 住在正直的房子裡, 才能涵養孩子們正直的天性。 怎麼可以把緣緣堂造成歪曲的形狀!為此, 豐家寧肯拖延幾月, 多費數百元, 拆了重建。

三、獨立

除了讓孩子在愛的空氣中自由成長, 豐子愷還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1947年, 他步入知天命之年, 與子女“約法”, 強調最多的便是“獨立”, 其中一條寫道:“大學畢業後, 子女各自獨立生活, 並無供養父母之義務, 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 ”

同時, 子女獨立後,

要與父母分居, “雙方同意而同居者, 皆屬鄰誼性質, 絕非義務”。 而在這樣的要求下, 他的孩子都在很早的時候就不再依賴父母生存, 可謂十分獨立, 這和他們後來的做出的成績是密不可分的。

他尊重孩子, 讓孩子也保持一份真心, 讓孩子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興趣、愛好, 讓孩子進行自己的選擇, 不會對孩子橫加干涉。

莊子講:“無以人滅天, 無以故滅命, 無以得殉名, 謹守而勿失, 是謂反其真。 ”

不要人為去毀滅自然, 不要用有意的作為去毀滅自然的稟性, 不要為獲取虛名而不遺餘力, 謹慎地持守自然的稟性而不喪失, 這就叫返歸本真。

《妙真經》裡講:“自然者,道之真也,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

順其自然就是道的真相,只要保持自然的本性,自然而然就可以抵達大道。

存真心,不掩飾自己內心的情感,讓情感自然地表露出來。

存真心,不干涉孩子內心的選擇,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生長。

著名教育家杜威有這樣一句話,教育即是生長。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義。

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觀念灌輸進一個容器,強行干擾他本身的自然發展。

由此可見,所謂教育,無非是保持一顆真心,父母自然而然地去愛,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長罷了。

《妙真經》裡講:“自然者,道之真也,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

順其自然就是道的真相,只要保持自然的本性,自然而然就可以抵達大道。

存真心,不掩飾自己內心的情感,讓情感自然地表露出來。

存真心,不干涉孩子內心的選擇,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生長。

著名教育家杜威有這樣一句話,教育即是生長。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義。

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觀念灌輸進一個容器,強行干擾他本身的自然發展。

由此可見,所謂教育,無非是保持一顆真心,父母自然而然地去愛,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長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