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家書中為人處世七大啟示

一、細節

原文:古來才人, 有成有不成, 所爭每在“疏密”二字。

自古以來有才能的人, 做事死不是能成功, 往往都是決定由細節是否疏忽、嚴謹。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現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所以為人處世第一要務當時注重細節。

二、思路

原文:凡辦大事, 以識為主, 以才為輔;凡成大事, 人謀居半, 天意居半。

凡是能成就大事的人都是要見識思路為主, 以自己的才華為複製, 能成就大事, 一半在天意, 另一半則是自身的籌畫。 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原文中識即使思路, 思路是就是行動的導航, 如果缺乏思路, 很可能會南轅北轍。 所以說做事之前要考慮好。

三、讀書

原文:讀書可變化氣質。

古語有雲, 腹有詩書氣自華。 多讀書, 日積月累, 可以使人的氣質發生變化,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更有氣場。

四、感恩

原文:人常懷愧對之意, 便是載福之器、入德之門。

有感恩之心, 則必然對人謙恭有禮、盡心效力。 這種處世的態度, 體現了一種高明的德行修養, 有利於獲得他人的投桃報李, 贏得信任與幫助。 多想一下別人對自己的愛與幫助, 懷著這顆感恩之心, 有助於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 做出正確的決斷,

而且冥冥中會有一種力量托著你。 感恩是福。

五、格局

原文:古之成大事者, 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 二者缺一不可。

成就大事的人, 規劃和行動細節兩者缺一不可。 格局即眼界、胸懷、志向的大與小, 這是成功的基礎。 有了這個基礎, 還要能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做好大的規劃與設計, 並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踐行落實出來, 這是成功的保證。

六、君子

原文:勤儉自持, 習勞習苦, 可以處樂, 可以處約, 此君子也。

什麼是君子, 曾公的解釋是勤奮、節儉、自製, 能夠苦中作樂、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體味到樂趣, 明白並尊重社會人生的種種規則而不感覺被拘束,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和境遇裡, 都能這樣一以貫之、寵辱不驚、從容淡定。

七、恒心

原文:人而無恒, 終身一無所成。

天道酬勤, 恒必有功。 無論做任何事沒有恒心, 終究是一無所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