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閩商地理》首輯發佈研討會舉行!

彙聚福建84個縣域特色, 挖掘閩商84個老闆老家!

由閩商雜誌社主辦的“《閩商地理》首輯發佈會暨‘一帶一路’視野下福建縣域發展研討會”9月10日在福州舉行。 此次研討會, 三十余位專家學者、華人媒體老總縱論《閩商地理》未來構建。

首輯亮相:八閩產業大彙集

《閩商地理》是由閩商雜誌社推出的大型專題策劃, 旨在深入挖掘和展示全閩84個縣(市區)創業群體、產業佈局、特色人文。 這也是福建媒體界迄今第一次全方位對縣域閩商狀況、縣域產業機遇、縣域人文底蘊的梳理與挖掘。

中國新聞網對本次《閩商地理》首輯發佈研討會的報導

福建民營經濟素來活躍, 縣域經濟產業特色鮮明。 當下, 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 為福建縣域優勢產業、特色產品向境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拓展空間提供了機遇。

借助世界華文傳媒論壇, 以海外華文傳媒的視角, 為福建縣域發揮優勢、凸顯特色、走向海外提供中肯的建議, 是此次研討會的主要目的。

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社長、閩商雜誌社社長徐德金致辭

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社長、閩商雜誌社社長徐德金在致辭中表示, 閩商是不同縣域萌芽、成長起來的商幫群體, 各個區域特點鮮明的經濟發展模式、產業主導方向、潛力增長趨勢, 對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程度的吸引力。 通過《閩商地理》的梳理、透視、判斷, 既有利於各個縣域提高知名度、美譽度、傳播頻率, 促進各個縣域經濟進一步快速發展;也有利於閩商以及各類投資商對福建縣域經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認知、認可與認同, 從而精心投資力度、精細投資標的、精准投資方向、精確投資區域, 以最合適代價,尋求最佳回報。

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陳建強評價《閩商地理》首輯具有四個特點:

第一是傳統與現代,首輯主要涉及閩商的產業和傳統,有不少福建傳統文化和商業的精華在裡面;

第二是產業與人物,每個縣都有相應的對產業和經濟人物簡明扼要的介紹,每個產業的代表人物也都涵蓋進去,信息量很大;

第三是傳承與創新,每個標題都提示了這個縣現代的優勢和傳統特色;

第四是堅守與開放。其中涉及的產業有些已經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閩商產業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在“一帶一路”沿線延續,已經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的積澱,變成一種商業文明的積澱,變成一種文化的交織交匯。

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陳建強

陳建強表示,《閩商地理》首輯對福建各個縣域產業特點進行了盤點,是《閩商地理》的“八閩篇”,希望未來還能進一步推出《閩商地理全國篇》《閩商地理全球篇》《閩商地理絲路篇》等,進一步擴展深化《閩商地理》的內涵,撬動全球閩商,搭建海內外合作交流的橋樑。

觀點集萃:做到全國,做到海外

研討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10余位華文媒體老總與來自福建各地的代表,圍繞《閩商地理》未來如何推進,以及福建縣域特色如何在海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響品牌等話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建議:講好福建縣域經濟

《閩商地理》讓我對福建的一些資源,人文、產業包括一些企業家都有了一定的瞭解認識。

福建省農業廳原廳長尤珩表示,福建雖然不是農業大省,但是產業十分有特色。希望《閩商地理》能夠從行業角度出發對福建的特色產品尤其是農產品再進行一次梳理。

福建省方志委副主任俞傑則從修史修志的角度,期待能夠以《閩商地理》為基礎,梳理閩商發展歷史和各地產業人文特色,為官修官編的《閩商志》奠定基礎。

福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郭榮貴則從商會的角度看《閩商地理》,他認為,這樣一次全面集中的盤點,有利於各商會瞭解福建的特色優勢,希望未來能從商會方向多做挖掘。

資深媒體人、《臺灣導報》社社長林文雄,從《閩商地理》的內容編排上看到了“用心”,他認為,由於閩台深厚的歷史淵源,台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閩商,希望《閩商地理》也能夠到臺灣落地推廣。

“作為有新聞性的刊物,形式上應該更加活潑。”香港《大公報》中國新聞主任林彥森則從內容挖掘和編排上提出建議,他表示,《閩商地理》可以更加注重人氣、地氣和故事性,在盤點各地產業時多講述企業家的創業艱辛,在介紹地方風物時多加些新聞性,在掌握大量一手資料的同時,包裝得更好看。

中新社印尼分社社長林永傳則針對《閩商地理》的內容採集提出了“向下挖掘、向上延伸”的思路,他認為,隨著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縣域產業也在不斷融合,因此,縣域經濟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但是下沉到鄉鎮一級仍然有不少特色可以挖掘,也可以作為《閩商地理》的文化產品來經營;另一方面,則要向上提升出精華版。

新加坡隨筆南洋網站聯合創始人鄒璐則從僑批由展覽推動研究的例子出發,提議《閩商地理》除了注重產業挖掘,也應更加重視情懷,調動人們心靈更深處的情感,進而深入到其歷史研究的層面。

阿根廷華人頭條創辦人黃琪旺則從新媒體的角度,提出《閩商地理》可以走向新媒體,用更加快捷的方式傳播福建的產業優勢和人文歷史。

提議:做閩商出海的推手

如何借助《閩商地理》的打造,推動福建縣域特色走向海外,也是現場嘉賓關注的一大方向。

加拿大華人電臺總編輯楊恒均表示,福建人遍佈全球各地各行業,希望《閩商地理》堅守紙媒的權威性,做到全國各地,做到海外,尤其是美國。

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總編輯冰淩也表示,希望《閩商地理》能夠適當增加英文資訊,以便增進海外人士對福建的瞭解。

無獨有偶,《中國僑聲》雜誌社社長陳鍵榕也認為,

應當推動《閩商地理》在美國發行,促進美國福建老鄉對家鄉的產業、人文的瞭解。

“相信《閩商地理》在菲律賓一定很受歡迎。”《閩商》雜誌菲律賓版主編黃一泓表示,

菲律賓華人以閩南人為主體,很多商界人士都和福建商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可以從《閩商地理》中更加瞭解福建,發現新的商機。

“福建的移民傳統都是下南洋,我覺得如今閩商‘北上’的時候也到了。”匈牙利《聯合報》總編輯季毓萍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閩商進軍歐洲提供了良好機遇。匈牙利是中國產品進軍歐洲的橋頭堡,閩商可以由此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她希望《閩商地理》能推出“全球篇”“中東歐篇”,做閩商“北上”的橋樑和推手。

透視未來:閩商商業與產業的發現之旅

研討會最後,閩商雜誌社執行總編輯張建忠介紹了《閩商地理》的製作情況及未來規劃。

此次發佈的《閩商地理》首輯,聚焦“產業地理”,通過福建產業索引、閩商發展座標以及福建產業譜系等三大部分,對福建84個縣(市區)產業佈局、特色資源、人文資源等進行了初步梳理,希望從中透視閩商產業未來。

作為閩商雜誌重點打造的全新線下媒體平臺,《閩商地理》將以地理為座標,以內容出版、專項活動、資料發佈為內涵,系統、深入地挖掘閩商文化、閩商產業、閩商標杆人物等商幫發展的重要元素。

現場嘉賓接受閩商雜誌社記者採訪

“閩商地理”將從福建、全國、海外三個層面進行系統走訪與挖掘,由“閩商地理”八閩行、“閩商地理”中國行、“閩商地理”絲路行三大子品牌構成,全地域記錄閩商發展、閩商智慧、閩商文化,分析與透視每一年度閩商競爭力的提升要素。

此外,“閩商地理”還將進行“年度最受歡迎的地理投資”、“年度最具影響力地理標杆人物”等評選活動,並據此出版《“閩商地理”年度財富藍皮書》,盤點年度區域發展亮點,盤點年度創業創新人物,為閩商的新一輪創業及產業轉型升級服務。

除上述系列策劃之外,閩商雜誌還將由此推動閩商研究院的設立,並將由此推動“閩商地理”專家庫、機構庫的擴容,從專業的角度服務閩商群體發展,從服務的角度推動地域經濟騰飛。

“閩商地理”是一次閩商商業與產業發展的發現之旅,不僅全地域、全視野關注閩商的熱點、難點,更從接地氣的角度記錄閩商更為完整、更見細節的發展史,為閩商群體的後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本文由閩商雜誌-閩商觀察原創

文:鄒挺超、王志豪 圖:莊菲菲 王靚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以最合適代價,尋求最佳回報。

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陳建強評價《閩商地理》首輯具有四個特點:

第一是傳統與現代,首輯主要涉及閩商的產業和傳統,有不少福建傳統文化和商業的精華在裡面;

第二是產業與人物,每個縣都有相應的對產業和經濟人物簡明扼要的介紹,每個產業的代表人物也都涵蓋進去,信息量很大;

第三是傳承與創新,每個標題都提示了這個縣現代的優勢和傳統特色;

第四是堅守與開放。其中涉及的產業有些已經有幾百年、上千年的歷史。閩商產業伴隨著“海上絲綢之路”,在“一帶一路”沿線延續,已經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的積澱,變成一種商業文明的積澱,變成一種文化的交織交匯。

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陳建強

陳建強表示,《閩商地理》首輯對福建各個縣域產業特點進行了盤點,是《閩商地理》的“八閩篇”,希望未來還能進一步推出《閩商地理全國篇》《閩商地理全球篇》《閩商地理絲路篇》等,進一步擴展深化《閩商地理》的內涵,撬動全球閩商,搭建海內外合作交流的橋樑。

觀點集萃:做到全國,做到海外

研討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10余位華文媒體老總與來自福建各地的代表,圍繞《閩商地理》未來如何推進,以及福建縣域特色如何在海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響品牌等話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建議:講好福建縣域經濟

《閩商地理》讓我對福建的一些資源,人文、產業包括一些企業家都有了一定的瞭解認識。

福建省農業廳原廳長尤珩表示,福建雖然不是農業大省,但是產業十分有特色。希望《閩商地理》能夠從行業角度出發對福建的特色產品尤其是農產品再進行一次梳理。

福建省方志委副主任俞傑則從修史修志的角度,期待能夠以《閩商地理》為基礎,梳理閩商發展歷史和各地產業人文特色,為官修官編的《閩商志》奠定基礎。

福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郭榮貴則從商會的角度看《閩商地理》,他認為,這樣一次全面集中的盤點,有利於各商會瞭解福建的特色優勢,希望未來能從商會方向多做挖掘。

資深媒體人、《臺灣導報》社社長林文雄,從《閩商地理》的內容編排上看到了“用心”,他認為,由於閩台深厚的歷史淵源,台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閩商,希望《閩商地理》也能夠到臺灣落地推廣。

“作為有新聞性的刊物,形式上應該更加活潑。”香港《大公報》中國新聞主任林彥森則從內容挖掘和編排上提出建議,他表示,《閩商地理》可以更加注重人氣、地氣和故事性,在盤點各地產業時多講述企業家的創業艱辛,在介紹地方風物時多加些新聞性,在掌握大量一手資料的同時,包裝得更好看。

中新社印尼分社社長林永傳則針對《閩商地理》的內容採集提出了“向下挖掘、向上延伸”的思路,他認為,隨著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縣域產業也在不斷融合,因此,縣域經濟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但是下沉到鄉鎮一級仍然有不少特色可以挖掘,也可以作為《閩商地理》的文化產品來經營;另一方面,則要向上提升出精華版。

新加坡隨筆南洋網站聯合創始人鄒璐則從僑批由展覽推動研究的例子出發,提議《閩商地理》除了注重產業挖掘,也應更加重視情懷,調動人們心靈更深處的情感,進而深入到其歷史研究的層面。

阿根廷華人頭條創辦人黃琪旺則從新媒體的角度,提出《閩商地理》可以走向新媒體,用更加快捷的方式傳播福建的產業優勢和人文歷史。

提議:做閩商出海的推手

如何借助《閩商地理》的打造,推動福建縣域特色走向海外,也是現場嘉賓關注的一大方向。

加拿大華人電臺總編輯楊恒均表示,福建人遍佈全球各地各行業,希望《閩商地理》堅守紙媒的權威性,做到全國各地,做到海外,尤其是美國。

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總編輯冰淩也表示,希望《閩商地理》能夠適當增加英文資訊,以便增進海外人士對福建的瞭解。

無獨有偶,《中國僑聲》雜誌社社長陳鍵榕也認為,

應當推動《閩商地理》在美國發行,促進美國福建老鄉對家鄉的產業、人文的瞭解。

“相信《閩商地理》在菲律賓一定很受歡迎。”《閩商》雜誌菲律賓版主編黃一泓表示,

菲律賓華人以閩南人為主體,很多商界人士都和福建商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可以從《閩商地理》中更加瞭解福建,發現新的商機。

“福建的移民傳統都是下南洋,我覺得如今閩商‘北上’的時候也到了。”匈牙利《聯合報》總編輯季毓萍認為,

“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為閩商進軍歐洲提供了良好機遇。匈牙利是中國產品進軍歐洲的橋頭堡,閩商可以由此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她希望《閩商地理》能推出“全球篇”“中東歐篇”,做閩商“北上”的橋樑和推手。

透視未來:閩商商業與產業的發現之旅

研討會最後,閩商雜誌社執行總編輯張建忠介紹了《閩商地理》的製作情況及未來規劃。

此次發佈的《閩商地理》首輯,聚焦“產業地理”,通過福建產業索引、閩商發展座標以及福建產業譜系等三大部分,對福建84個縣(市區)產業佈局、特色資源、人文資源等進行了初步梳理,希望從中透視閩商產業未來。

作為閩商雜誌重點打造的全新線下媒體平臺,《閩商地理》將以地理為座標,以內容出版、專項活動、資料發佈為內涵,系統、深入地挖掘閩商文化、閩商產業、閩商標杆人物等商幫發展的重要元素。

現場嘉賓接受閩商雜誌社記者採訪

“閩商地理”將從福建、全國、海外三個層面進行系統走訪與挖掘,由“閩商地理”八閩行、“閩商地理”中國行、“閩商地理”絲路行三大子品牌構成,全地域記錄閩商發展、閩商智慧、閩商文化,分析與透視每一年度閩商競爭力的提升要素。

此外,“閩商地理”還將進行“年度最受歡迎的地理投資”、“年度最具影響力地理標杆人物”等評選活動,並據此出版《“閩商地理”年度財富藍皮書》,盤點年度區域發展亮點,盤點年度創業創新人物,為閩商的新一輪創業及產業轉型升級服務。

除上述系列策劃之外,閩商雜誌還將由此推動閩商研究院的設立,並將由此推動“閩商地理”專家庫、機構庫的擴容,從專業的角度服務閩商群體發展,從服務的角度推動地域經濟騰飛。

“閩商地理”是一次閩商商業與產業發展的發現之旅,不僅全地域、全視野關注閩商的熱點、難點,更從接地氣的角度記錄閩商更為完整、更見細節的發展史,為閩商群體的後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本文由閩商雜誌-閩商觀察原創

文:鄒挺超、王志豪 圖:莊菲菲 王靚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