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黃山旅遊:高鐵紅利疊加戰略拓展 激勵機制促發展

地方景區龍頭, 資源稟賦卓越。 公司實際控制人是黃山市國資委, 控股股東是黃山旅遊集團, 持有公司 39.69%的股份。 公司是資源壟斷性旅遊企業, 所轄黃山風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 自然資源稟賦優異。

激勵機制推出, 理順公司員工與國資利益關係, 經營效率有望提升。 公司於 17 年 4 月公佈業績考核辦法, 將公司績效與薪酬掛鉤, 高管與員工可分享公司的業績成長(超過計畫淨利部分按 0-20%提取激勵獎金, 17 年計畫淨利 3.88 億)。

索道及園區開發是目前淨利主要來源, 未來伴隨客流提升將穩步增長。 年度遊客最大承載量約為 1200 萬人,

長久增長空間仍大( 16 年遊客數為 330萬)。 17h1 索道與園林開發(景區門票分成)營收占比分別為 29%/14%, 毛利貢獻占比為 48%/25%。 兩者合計貢獻 72%毛利。

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全面升級, “一山一水一村一窟”戰略逐步落地。 如若戰略順利實施, 2020 年起有望大幅貢獻營收, 成熟後有望增加 8 億以上營收。 17 年, 公司正式提出“走下山, 走出去”的發展戰略, 全面開啟外延步伐。 公司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逐步升級。 佈局“一山一水一村一窟”, 景區外延規劃已經明確: 東黃山將打造遊購娛等功能, 太平湖定位“旅遊+休閒運動”, 宏村引進“ 文化演出體驗”, 花山迷窟專注“主題旅遊”。 如若戰略在 18 年逐步落地, 預計將增厚公司營收 8 億以上(按照 30%遊客引流匡算)。

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 從門票經濟向精神消費的消費升級。 當前在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轉變的背景下, 遊客旅行消費需求也在發生深刻的改變, 從原有的“門票經濟”向精神消費逐步升級。 公司“一山一水一村一窟”戰略並不是簡單景區管理面積的擴張, 而是盈利模式的轉變。 商業模式從單一的門票經濟向“吃住行+文體+購物+演藝”轉變, 未來淨利來源也將從單純的“門票+索道”向“旅遊綜合運營”靠攏。

“杭黃高鐵”預計 18 年 6 月開通, 客流紅利有望驅動淨利增長。 杭黃高鐵通車後, 杭州/上海/南京至黃山耗時分別為 1.5/2.5/2 小時(出行效率提升一半以上)。 杭黃高鐵通車後, 一方面可以為黃山帶來長三角優質的客流資源, 一方面可以加強黃山與途徑景區(千島湖、富春江等)之間的聯動,

實現客流互通。 預計“杭黃高鐵”開通後, 18 年將會帶來 30 萬遊客增量( 18 年6 月開通, 半年帶來 10%左右的客流提升), 增加淨利約為 7000 萬左右。

未來五年開建三條高鐵貫穿黃山, 高鐵紅利有望持續釋放, 黃山旅遊將持續受益。 根據安徽省發佈的《安徽省現代鐵路交通體系建設規劃》, 未來五年內將會有三條以“黃山北站”為起點站的高鐵開建, 分別為:昌景黃高鐵、黃金高鐵、池黃高鐵。 建成後黃山北站將會成為“米”字型交通樞紐, 成為皖南重要的人流集散地。

風險提示: 自然災害風險、全國性瘟疫、宏觀經濟風險。

盈利預測、估值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測 17/18/19 年公司扣非歸母淨利分別為 4.10/5.05/5.87 億, EPS0.55/0.68/0.79 元, 2017-2019 年 CAGR18.6%, 當前股價對應 PE 分別為 31/25/21 倍。

考慮到高鐵紅利和未來“一山一水一村一窟”戰略佈局帶來的成長性, 給予 18 年 30 倍的 PE, 以 5.05 億的淨利計算, 公司合理市值為 152 億。 對應目標價 20.28 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