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學課本的經典詩文,音律美過《再別康橋》

徐志摩的詩是美的, 有韻有律的, 一首康橋讓人神往, 其中“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更是神來之筆, 過目難忘, 回味無窮。 但要論詩之美, 不得不說這首戴望舒的名作——《雨巷》。 同是名家不論短長, 但平心而論, 《雨巷》在意、韻、境上都是美到了極致的, 一字一律, 頓一下都仿佛控制了呼吸。 話不多說, 先一起欣賞這首傳世名作。

《雨巷》

撐著油紙傘, 獨自

彷徨在悠長, 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 淒清, 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淒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 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 獨自

彷徨在悠長, 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首詩, 需要結合創作背景去賞析, 許多名家對這首詩都已做出過深刻的點評, 但好的詩歌之所以能不朽, 是因為其核心的價值觀是能夠傳世的, 拋開這首詩的歷史烙印, 其表達的最直觀的思想, 就是人生多磨難, 少一紅顏作知己。 可細細一品, 這雨巷的悠長,

長的不是這路, 而是那心, 空蕩的心路漫漫無聲, 詩人在內心的世界裡隻身前行, 要遇知己, 要築希望。

這首詩的意境讀一遍是美的, 讀兩遍是孤獨的, 讀三遍是悠長的。 用詞平淡, 情感低落, 但卻還是充滿了希望, 詩人沒有寄希望于遠方的巷口,

而是期望有丁香一樣的“姑娘”路過。 或許只有寄情當下, 才能在寂寞悠長的人生中, 發現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