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江西宜春:唱響“綠色”戲 打好“有機”牌

江西宜春市推動基地集中佈局、企業集聚園區

唱響“綠色”戲打好“有機”牌

編者按: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立足生態優勢,唱響“綠色”戲、打好“有機”牌,積極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區,“三品一標”認證總數占了江西省的近四分之一。 產業如何佈局,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如何培育,品質監管又是如何落到實處?宜春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的做法對一些地方發展相關產業不無啟發意義。

本報記者 文洪瑛

“吃宜春米,用宜春油,品宜春味”這是連日來記者在江西省宜春市各縣區採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在歷史上,宜春市有著“農業上郡”之美稱。

綠色生態是宜春發展農業的先天優勢。 近年來,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成為引領宜春農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從2014年起,宜春市就把綠色有機產業發展列為全市農業升級六大產業的重要內容,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產業發展扶持政策。 2016年全市綠色有機產業發展獎補資金高達500余萬元。

宜春市農業局副局長詹小林告訴記者,近年來,宜春市立足生態優勢,唱響“綠色”戲,打好“有機”牌,以綠色發展為主線,加大綠色有機農產品開發力度,打造綠色發展的樣板區。 目前,全市共創建國家級、省級各類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68個,“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819個,認證總數占全省的近四分之一。

1

因地制宜,相對集中,完善綠色有機農業的產業佈局

“以綠色生態農業為抓手,立足比較優勢,著力培育壯大綠色農業產業體系,推行標準化生產,這是袁州區確保農產品品質安全的不二法寶。 ”袁州區農業局長彭海明說。

記者來到袁州區天臺鎮萬畝有機水稻種植基地,四面環山,連綿十餘裡,滿目青翠。 瑞利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禮告訴記者:“這裡種植有機稻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四面的高山,像一個天然屏障,隔絕了外面的害蟲,純天然種植!”

從2016年始,袁州區農業局著手打造天臺鎮、飛劍潭鄉為核心的萬畝有機農產品基地,以發展水稻、茶葉、蔬菜產業為主,規劃建設了有機基地面積1.2萬畝。

袁州區將發展綠色農業作為產業規劃的基調,那麼,宜春市其他地區如何進行產業佈局?因地制宜,相對集中,是其中的訣竅所在。

在昌銅高速沿線四縣和萬載縣以發展有機農業為主;在豐城、高安、樟樹和明月山風景名勝區以發展富硒農業為主;以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為重點,興建一批綠色有機農業基地,培育一批綠色有機品牌,逐步打造“全國知名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以豐、樟、高和明月山風景管理區為核心,高標準、高起點建設一批富硒農產品示範基地,加強富硒功能農產品開發,逐步打造“中國硒產業發展示範基地”。

經過合理規劃與佈局,宜春市綠色有機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監管體系日漸完善,在唱響綠色有機農業交響曲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

嚴標準,闖市場,積極培育標準化生產經營主體

“我們的有機稻穀每一袋都要抽樣送去檢測,每一項檢測指標都達到標準才能投入市場。 ”地處萬載縣的江西源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華興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檢測報告。 報告中詳細列舉了對送檢大米測試樣品中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方面的100項相關指標的檢測結果,均為“NO”。 為保證有機大米的品質,公司2012年12月通過北京愛科賽爾認證中心“有機食品”認證,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嚴苛的檢測標準,保證了有機大米的高品質。

宜春東升種植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機綠色蔬果生產和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年產有機綠色蔬果1800噸。 “標準化、全程視覺化生產,提升了公司產品品牌信任度,贏得了市場。

”東升公司負責人胡德貴告訴記者,公司有機綠色農產品種植區、加工區都設有攝像頭,直接連接到大型超市蔬菜專櫃,消費者能看得到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產品目前銷往北京、上海、香港及多個歐盟國家,供不應求。

標準化的落實需要生產主體的積極推動。 那麼宜春如何培育綠色有機農業的新型經營主體呢?

首先,通過發展“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支援和引導龍頭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發展,支持龍頭企業研發新產品、開發新工藝、打造新品牌。 著力推進以初級農產品銷售為主產品向精深加工轉變,構建和延伸“接二連三”產業鏈和價值鏈,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創造發展新動能。 預計到2020年,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500家以上,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產業化龍頭企業上市公司達10家以上。

其次,制定主要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品質安全生產規範和標準,結合生產實際,推動農業規範化、標準化生產。開展以“運行規範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社員技能化、產品安全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五化”創建活動,努力打造一批名社、強社、特色社,引導和鼓勵具有生產規模、資金實力和專業特長的農村專業大戶發展為家庭農場。到2020年,農民合作社達8000家以上。

3

重監管,抓品質,確保綠色有機農業持續發展

靖安縣委書記田輝對記者說:“靖安縣嚴格落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的要求,嚴格將農產品品質安全納入績效考核範圍,強化責任追究,對在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中的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一律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記者在袁州區農業局看到,區農業部門配全專職監管人員,負責本轄區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工作,涉農鄉鎮圍繞“有牌子、有人員、有職責、有制度、有設備、有基本經費”要求建立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站,村(居、社區)設立了協管員。通過市、縣、鎮(鄉)、村(居、社區)四級監管網格化管理,實現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全覆蓋。

據宜春市農業局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督科科長柳玉玲介紹,宜春市通過加強對檢測人員的培訓,構建了以“鄉速測、縣定量、市監督”的監測網路;按照“誰許可,誰監管”原則,抓好農資品質監管;規範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登記註冊和審批管理,強化生產准入;以蔬菜、茶葉、水果、畜禽和水產品等為重點,通過農業“三品”認證、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優先試點,逐步推進全市農產品品質安全信用體系建設。

此外,宜春市不斷推進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檢測、綜合執法和可追溯“四大體系”建設,完善監管名錄、資訊公開、黑名單、產地准出、舉報獎勵等制度建設。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0%落實生產記錄、品質承諾和從業人員培訓制度,督促農產品收購儲運企業和批發市場100%建立進貨查驗、抽查檢測、品質追溯和召回等制度,確保宜春綠色有機農業持續發展。

預計到2020年,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500家以上,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產業化龍頭企業上市公司達10家以上。

其次,制定主要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品質安全生產規範和標準,結合生產實際,推動農業規範化、標準化生產。開展以“運行規範化、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社員技能化、產品安全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五化”創建活動,努力打造一批名社、強社、特色社,引導和鼓勵具有生產規模、資金實力和專業特長的農村專業大戶發展為家庭農場。到2020年,農民合作社達8000家以上。

3

重監管,抓品質,確保綠色有機農業持續發展

靖安縣委書記田輝對記者說:“靖安縣嚴格落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的要求,嚴格將農產品品質安全納入績效考核範圍,強化責任追究,對在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中的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一律依法依紀嚴肅查處。”

記者在袁州區農業局看到,區農業部門配全專職監管人員,負責本轄區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工作,涉農鄉鎮圍繞“有牌子、有人員、有職責、有制度、有設備、有基本經費”要求建立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站,村(居、社區)設立了協管員。通過市、縣、鎮(鄉)、村(居、社區)四級監管網格化管理,實現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體系全覆蓋。

據宜春市農業局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督科科長柳玉玲介紹,宜春市通過加強對檢測人員的培訓,構建了以“鄉速測、縣定量、市監督”的監測網路;按照“誰許可,誰監管”原則,抓好農資品質監管;規範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登記註冊和審批管理,強化生產准入;以蔬菜、茶葉、水果、畜禽和水產品等為重點,通過農業“三品”認證、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優先試點,逐步推進全市農產品品質安全信用體系建設。

此外,宜春市不斷推進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檢測、綜合執法和可追溯“四大體系”建設,完善監管名錄、資訊公開、黑名單、產地准出、舉報獎勵等制度建設。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00%落實生產記錄、品質承諾和從業人員培訓制度,督促農產品收購儲運企業和批發市場100%建立進貨查驗、抽查檢測、品質追溯和召回等制度,確保宜春綠色有機農業持續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