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每秒鐘賣出6個產品!215億銷售奇跡是如何創造的?

近日, 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天能動力公佈了2016年全年業績。 公司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約215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20.7%;淨利潤約人民幣9.06億元,

同比增長44.2%, 均創歷史新高。 同期, 經營性現金流量超過人民幣20億元, 淨負債率水準低至3.24%。

隨著2016年業績的發佈, 天能動力再次吹響動力電池的號角。 天能營收持續創出新高, 利潤實現“V”型反轉, 背後反映出天能動力內生增長的強勁勢頭。 在如今環保趨嚴的形勢下,

動力電池需求日漸顯著, 未來, 環保問題將會進一步刺激行業, 帶動公司業務的發展。

鉛酸電池龍頭地位無人撼動

從年報營收來看, 鉛酸電池領域依舊是天能動力的天下。

期內, 電動自行車、三輪車鉛酸電池銷售收入約人民幣171億元, 同比增長16%, 微型電動汽車鉛酸電池銷售收入約人民幣19億元, 同比增長10%。 電動自行車、三輪車鉛酸電池營業額占比高達公司總收入的80%, 直接帶動了天能動力的增長, 並為集團提供了強勁的現金流。

宏觀層面上, 由於工信部、環保部等部門主導的鉛蓄電池行業整治, 鉛酸電池行業已從2012年初的1930家銳減至2014年的400多家, 同時, 作為行業龍頭的天能動力, 在行業洗牌過程中市場份額逐漸提高。

2016年年報資料顯示, 天能市場佔有率已超40%, 並且天能產能已經去全面通過鉛蓄電池行業准入核查。

銷售管道上, 趨於多樣化。 電子商貿互聯網融合:集團以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 圍繞著產品提升、供應鏈強化、大資料分析、售後服務以及消費體驗提升, 快速構建「線上體驗+線下服務」的運營模式, 與阿裡集團開發首款電池銷售APP, 實現互聯網銷售模式落地。

技術層面上, 天能動力不斷革新進步, 由院士、國家千人計畫專才、省千人計畫專才、112工程專才、美日韓電池專家、博士等700人組成的研發團隊, 重點完成了鎳鈷錳三元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產業化、高電壓高容量的富鋰錳材料、智慧BMS、高端鉛電池技術等科研專案研究。

2016年天能動力推出H6衡科技電池、真黑金電池等新產品, 前者增加了迴圈次數、延長了電池的壽命, 後者作為高端石墨烯電池, 增加了電池容量, 提升了電池的低溫性能。

國際貿易上, 憑藉核心技術和卓越產品, 天能正全面開拓歐洲、澳洲、南美及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擁有近6億人口, 其電動車產業處於起步階段, 非常有可能複製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路線, 迎來未來十年黃金髮展期。 目前, 集團已經實現外貿收入規模化。

成本控制上, 2012-2016年, 集團銷售額從約99億元人民幣增至215億元人民幣, 同期員工人數不增反降, 從18422人至18110人, 下降1.7%。 公司淨負債率也從2014年的71%降至2016年的3.24%, 資金成本的急速降低, 令人豔羨。

微型電動車領域,

天能動力收入增長依舊。 從2015年的17.5億人民幣增長至2016年的19.28億人民幣, 天能動力在微型電動車電池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50%, 為天能鋰電池的發展奠定基礎。

鋰電池為全面爆發做好準備

全國各地城市空氣品質不達標的現象愈演愈烈, 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是必然趨勢。 鋰電池是希望最大的替代動力源。

2016年, 天能動力在鋰電池領域實現了銷售收入6.16億人民幣, 同比增長10.74%, 符合此前業內的預期。 2016年12月, 天能在浙江長興新建的3GWH新能源汽車動力(儲能)鋰電池工廠開始投產, 全部達產後, 鋰電池總產能將達到5.5GWH。 其中1GWH可根據客戶訂單情況進行磷酸鐵鋰、三元產品之間的切換, 這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產能, 也有利於公司應對市場情況作出最快反應。

行業加速發展,公司加大投入,鋰電池業務或成業績新驅動。資料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仍在持續增長。

天能動力的三元材料動力鋰電池銷售量,2016年位居中國第四名,成功晉升全國第一方陣,並進入《2016年度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20強企業名單》。

目前為止,天能動力產品已被北汽、奇瑞、康迪、眾泰等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廣泛使用,並連續四年被Frost&Sullivan評為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最佳品牌、連續四年被益普索評為中國電動車電池領導品牌,並且,天能動力已經做好了向超過100家微型電動汽車客戶供應鋰電池的準備。

資源再生為綠色發展添動力

再生鉛市場空間巨大。天能動力斥資數十億打造三個迴圈經濟產業園,投產一個清潔化再生技術改造項目。由於電解鉛占電池成本約70%,鉛回收使得天能動力的生產成本有所降低。

2016年12月13日工信部出臺《再生鉛行業規範條件》,對再生鉛行業生產規模、工藝、裝備提出新要求,量化回收標準:廢鉛蓄電池預處理專案規模,應在10萬噸/年以上;預處理-熔煉專案再生鉛規模,應在6萬噸/年以上。這無疑是增加了該業務的門檻。天能動力先發制人,有理由相信,舊電池回收處理業務有望成為天能動力未來發展新的重要增長動力。

行業加速發展,公司加大投入,鋰電池業務或成業績新驅動。資料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仍在持續增長。

天能動力的三元材料動力鋰電池銷售量,2016年位居中國第四名,成功晉升全國第一方陣,並進入《2016年度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20強企業名單》。

目前為止,天能動力產品已被北汽、奇瑞、康迪、眾泰等知名新能源汽車企業廣泛使用,並連續四年被Frost&Sullivan評為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最佳品牌、連續四年被益普索評為中國電動車電池領導品牌,並且,天能動力已經做好了向超過100家微型電動汽車客戶供應鋰電池的準備。

資源再生為綠色發展添動力

再生鉛市場空間巨大。天能動力斥資數十億打造三個迴圈經濟產業園,投產一個清潔化再生技術改造項目。由於電解鉛占電池成本約70%,鉛回收使得天能動力的生產成本有所降低。

2016年12月13日工信部出臺《再生鉛行業規範條件》,對再生鉛行業生產規模、工藝、裝備提出新要求,量化回收標準:廢鉛蓄電池預處理專案規模,應在10萬噸/年以上;預處理-熔煉專案再生鉛規模,應在6萬噸/年以上。這無疑是增加了該業務的門檻。天能動力先發制人,有理由相信,舊電池回收處理業務有望成為天能動力未來發展新的重要增長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