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國與巴西的燃料乙醇市場給中國的借鑒

燃料乙醇作為一種清潔能源, 是國際公認的可降低環境污染和取代石油燃料的新型能源。 目前, 全球已有數十個國家推行燃料乙醇, 美國、巴西、中國分列全球前三。

亞化諮詢的資料顯示, 2016年全球燃料乙醇年產量約7500萬噸。 美國和巴西燃料乙醇的年產量分別達到4422萬噸和2118萬噸, 位列世界前兩位, 占世界總量的80%以上。 2016年中國燃料乙醇的產量為260萬噸, 共調和乙醇汽油(含10%乙醇的混合汽油)約2600萬噸, 與當年全國汽油總消費量相比, 乙醇汽油僅占20%。 中國燃料乙醇的發展與美國相比, 差距巨大。

燃料乙醇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

美國和巴西通過政策支持過渡, 並最終走上了市場化道路, 對中國未來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美國經驗:為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立法並給予補貼, 配合監管和技術創新。

首選是立法。 1978年, 美國頒佈了“能源稅率法案”, 減少燃料乙醇用戶的個人所得稅, 打開應用市場。 1980年, 頒佈法案對來自巴西的進口乙醇徵收高額關稅, 保護本國產業。 2004年, 直接對燃料乙醇的銷售商提供財政補貼。

其次是嚴格監管。 政府部門嚴格貫徹執行相關法規和政策, 對包括生產商、加油站、玉米種植者在內的企業和利益相關者進行監管。

再次是支援技術創新。 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 在需求帶動下, 為保障供應, 美國著手制定政策, 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

並由政府給予資金支持。

依靠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 美國成為全球燃料乙醇產業最領先的國家。

----巴西經驗:通過早期的“國家乙醇計畫”, 過渡到後來的市場化。

巴西在早期推出“國家乙醇計畫”。 該計畫由巴西政府部門和國家石油公司主導實施, 包括價格手段、總量規劃、稅收優惠、政府補貼、配比標準等多種政策, 對燃料乙醇產業進行強力干預和控制。 該計畫的實施為巴西燃料乙醇產業打下基礎。

後期政策退出, 轉為市場化。 新世紀以來, 巴西逐漸減小政策力度, 放鬆價格限制, 交由市場定價。 同時, 巴西政府積極推廣靈活燃料汽車, 消費者可以根據汽油價格和燃料乙醇價格的對比靈活選擇燃料, 從而促進燃料乙醇的使用。

通過前期國家計畫和後期市場化, 巴西燃料乙醇也實現了良性可持續發展。

2016年, 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 適度發展燃料乙醇是有利於能源安全和環境的戰略選擇。 亞化諮詢認為, 中國應借鑒國外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技術實際, 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燃料乙醇產業。

通過煤(合成氣)或焦爐氣為原料生產乙醇, 塞拉尼斯(Celanese), 郎澤(LanzaTech), 英力士(Inoes),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中溶科技等企業和機構取得了技術突破或商業化。 與傳統的糧食法燃料乙醇相比, 煤(合成氣)制乙醇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有望成為現代煤化工發展示範的新方向。

2017煤/合成氣制乙醇技術與市場論壇將於10月19-20日在杭州召開,

將探討中國非糧乙醇政策與市場趨勢;煤/合成氣制乙醇的技術進展與商業化應用;乙醇新建專案與規劃;不同原料路線乙醇的競爭力比較, 煤/合成氣制乙醇的環保問題等。 石油化工資深行業研究人員將作大會報告, 探討美國與巴西的燃料乙醇市場給中國發展的借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