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貸行業加快合規化進程 配套地方措施持續落地

去年8月份, 由銀監會等四部門聯合發佈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 被行業稱為“史上最嚴監管條例”。 隨後, 銀行存管、地方備案等多個細則陸續出臺。 據不完全統計, 過去的一年間, 涉及網貸行業的監管政策超過50個, 平均下來, 幾乎是按照“一周出臺一項政策”的頻率發佈, 釋放強監管信號, 引導行業走向合規和健康發展之路。

《暫行辦法》推出一年多來, 各地陸續出臺了P2P網貸備案登記相關監管徵求意見稿, 表明行業監管已形成制度化。 這對平臺自身、投資人、監管層都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隨著銀行存管、備案、ICP經營許可證等基本要求的明確, 一年來, 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行業和平臺積極開展了合規整改, 在行業內已經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良好態勢, 從行業的迅猛生長到監管引導的良性回歸, 這是一個必然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目前我國金融監管已基本形成“一行三會+地方金融辦+執法部門”的合作模式, 制度上頂層設計和實施細則已初步統一並明確。 有業內人士指出, 相信未來一段時間, 配套的地方監管措施仍將持續落地, 一來互聯網金融的高風險確實需要強監管, 二來通過嚴格的合規要求加大合規成本。

據統計, 近一年, 887家網貸平臺退出。 其中, 良性退出的停業和轉型平臺有661家;惡性退出的問題平臺有226家, 其中貸款餘額超過千萬元的有47家。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8月24日, 銀監會又下發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資訊披露指引》(下稱《資訊披露指引》)以及相關說明, 至此, 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央企國資雙背景互聯網平臺貸財行運營總監李大威表示, 8月出臺的《資訊披露指引》維度之廣, 層面之深, 充分體現了監管層規範網貸發展, 打造透明網貸的堅定決心。 如今互金協會再度發文直指銀行存管, 這將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網貸政策監管框架, 加強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的透明度, 讓公眾與網貸機構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提前防範並規避風險, 進一步加快網貸行業合規進程, 促進整個網貸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