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霍元甲扮演者黃元申為何出家?原來和一個女人有關,如今已還俗!

霍元甲曾是一代人的記憶, 出生在60、70後的人, 幾乎都看過這部電視劇。 因為這部電視劇, 人們也知道了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這個人。 但是, 當黃元申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 黃元申卻突然選擇了出家。 這是為什麼呢?他現在的生活又如何呢?

(黃元申)

1948年12月2日, 黃元申出生在上海。 次年, 黃元申隨著父母來到了香港, 一家人生活在香港九龍調景嶺。

不少讀者對於調景嶺這個地名是很敏感的, 確實是這樣, 這裡原來的名字叫做“吊頸嶺”。

為啥叫做“吊頸嶺”呢?這事得追溯到1905年, 一位叫做倫尼的加拿大籍退休公務員在這裡投資建設了一間麵粉廠, 因為成本過高及質素欠佳, 麵粉廠僅僅維繫了3年, 在1908年4月宣佈倒閉。 倫尼也是個悲劇人物, 在當年4月14日上吊自殺。 所以, 當地人就管這裡叫做“吊頸嶺”。

“吊頸嶺”這個名字太難聽了, 香港主權移交到中國後, 將這裡改名叫做調景嶺。

新中國成立前, 國民黨退至臺灣, 當時有很多不願意, 或者不准遷居臺灣的退役老兵和家眷就來到了這裡。 這個群體是由失意的人群組成, 生活十分困難, 好像貧民窟一樣, 互相之間常有爭鬥。

黃元申年少時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因為家境清貧, 在艱苦的生活中他過早承擔著家庭重任, 一手帶大五個弟妹, 養成了獨立、顧家的性格。 十二歲時, 為了強身健體, 開始拜師學習武藝, 由於刻苦、機靈, 練就了一身過硬武功。

(黃元申)

少年時期的黃元申, 為了幫補學費和書簿費, 每到暑假便到處做暑期工, 直至讀完預科, 考取了加拿大大學的土木工程系及紐約大學的工程系, 因家境不容許而未能實現出國留學的最大願望, 便正式踏進社會工作。

在這期間, 黃元申做過點心仔、地盤雜工、工廠、送外賣等等, 他自言:“七十二行, 我已做到七十三行”。 他做過玉器學徒, 對於玉器的鑒定、打磨, 他也十分在行。 學玉器時, 師傅很喜歡他, 送了一塊玉給他, 據說有護身之效, 這塊玉一直掛在黃元申身上。

觀眾看到黃元申演戲或拍照時一直帶著的一塊綠玉, 便是那位師傅的禮物。

為了改善家人生活, 1971年黃元申考入邵氏無線電影電視藝員訓練班, 當時從六千多人中錄取了六十名, 黃元申就是其中一個, 從此他便開始了演員生涯。 黃元申踏進娛樂圈後, 在調景嶺生活的那段日子正式結束了。

(霍元甲)

1972年在初次試鏡的功夫片《餓虎狂龍》中, 黃元申發揮得淋漓盡致, 獲得導演吳思遠的高度讚賞。 由於他武藝高強, 表演出色, 從此一炮打響, 片約不斷, 並被譽為“英氣其外, 靈秀其內”的演技派打仔明星。

真正讓他走紅的影視劇作是《大俠霍元甲》, 這部電視劇拍攝於1981年, 黃元申飾演霍元甲。 1983年5月, 《大俠霍元甲》作為第一部引進內地的香港電視連續劇, 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間開始播出。 此劇一經播出, 風靡全國, 震撼數以億計的內地同胞, 引起巨大轟動, 引發收視熱潮, 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 掀起一股誓不可擋的武打片風暴。

因為這部電視劇, 黃元申也成為中國功夫最佳最早的形象代言人, 他的名聲響徹中國大江南北,名震海內外,在遼闊的中華土地上婦孺皆知。“黃元申”的名字、“霍元甲”的形象家喻戶曉,成為億萬觀眾矚目的“焦點”。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傳唱神州大地,讓億萬國人熱血沸騰。

1985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晚會上,廣東歌手呂念祖演唱了這首充滿民族豪情和英雄氣概的主題曲,更激起無數國人的愛國熱情,從而掀起內地粵語歌的風潮。

此後,黃元申開始自編自導影視作品,比如《著錯草鞋走錯路》(飾演孟浪)、《陸小鳳與西門吹雪》(飾演西門吹雪)、《新貼錯門神》(飾演招積仔)等影片,影響都很大。也開始代言廣告,還曾舉辦過個人演唱會。1983年2月13日—16日黃元申在泰國舉辦“黃元申賀新年演唱會”,一連四天八場,內容豐富,深受歡迎。

然而,在1989年,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黃元申出家了!

(黃元申)

1989年,影視紅星黃元申推掉了近十部電影、電視及錄影帶合約,毅然隱退影視業,拋棄繁華參佛道,並在與妻及子女的協商同意下,來到香港大嶼山寶林寺皈依佛門,潛心修道,研學佛法,求索人生真諦。1990年農曆7月29日黃元申拜東南亞一帶德高望重的聖一法師為師,取法號衍申。同年到九華山駐足20天,受菩薩戒,從此他以“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 黃元申出家為僧的事件,令世人及整個演藝圈為之震驚。

黃元申在談到為什麼出家時說:“出家全是佛緣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厭棄虛榮,後逐漸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開朗,令我充實平靜,遂萌發了出家皈依佛祖的決心。”他還說:“由於我經常流露舍家事佛的心願,家中親人早有預感。出家時妻子還算能夠理解,和其他出家人比較,我就很幸運了。但我的父母是不願我出家的,母親見這麼久了我仍堅決,也就隨我。只是父親直到現在還想不通。 ”語罷目垂,為人子而不能盡孝的歉疚溢於言表。

出家後,妻子多次到寺廟找他,黃元申終未相見,聽說黃元申的妻子至今仍然沒有改嫁。

那麼,黃元申出家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趙雅芝)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事情都會有因果。所以,黃元申突然遁入空門,也是有原因的。根據圈內人透露,黃元申出家的直接原因和趙雅芝有關。

據圈內人解釋,當時,黃元申在拍動作愛情喜劇《剝錯大牙拆錯骨》時認識了趙雅芝,兩個人非常合拍,感情越來越好。黃元申書法好,文筆也很好,經常寫一些信給趙雅芝,這些信被趙雅芝當時的丈夫拿給了週刊老總,周刊登出那些信後,黃元申感覺顏面無存,很長一段時間足不出戶,還有傳聞他曾經想自殺。

這時,一位居士送給黃元申一本佛經,黃元申非常認真地看了,他思考了一個多月,萌發了出家的念頭。不久,黃元申離開妻子和兩個孩子到香港大嶼山的寶林寺出家,成為衍申法師。

(黃元申)

出家後,黃元申在佛門裡潛修苦行,過著夜不倒單的苦行僧生活。他是一位苦行僧,也是一位弘法僧。在大嶼山修橋築路,耕田種菜,不辭辛勞之外,還要講經說法,普渡眾生。

黃元申戒了煙酒肉食,每天只吃兩頓,午間過後到第二天早上辟穀不進食。 每天三點半起床,四點做早課,五點多吃早飯,七點開始誦一個多小時經,然後在寺院裡種種菜養養花,現在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動手。他不再練武功了,練打坐。他深有體會地說:打坐比練武功的作用大。他最大的感覺是身體比以前好多了,對以前常患的失眠早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了,常感睡眠不夠。

黃元申出家後有許多演藝界的朋友勸他回歸演藝界,有許多導演仍找來約他拍片,但是他的出家決心已定,誰也沒辦法改變他。

2005年,黃元申還俗,現在生活在美國。雖然離開了寺廟,但是黃元申依然保持了十幾年的僧人習慣,很少抛頭露面。2006年12月19日霍元甲25周年大聚首,本想邀請黃元申到現場,但是黃元申最後婉拒了邀請。

(每日漢字)

他的名聲響徹中國大江南北,名震海內外,在遼闊的中華土地上婦孺皆知。“黃元申”的名字、“霍元甲”的形象家喻戶曉,成為億萬觀眾矚目的“焦點”。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傳唱神州大地,讓億萬國人熱血沸騰。

1985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晚會上,廣東歌手呂念祖演唱了這首充滿民族豪情和英雄氣概的主題曲,更激起無數國人的愛國熱情,從而掀起內地粵語歌的風潮。

此後,黃元申開始自編自導影視作品,比如《著錯草鞋走錯路》(飾演孟浪)、《陸小鳳與西門吹雪》(飾演西門吹雪)、《新貼錯門神》(飾演招積仔)等影片,影響都很大。也開始代言廣告,還曾舉辦過個人演唱會。1983年2月13日—16日黃元申在泰國舉辦“黃元申賀新年演唱會”,一連四天八場,內容豐富,深受歡迎。

然而,在1989年,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黃元申出家了!

(黃元申)

1989年,影視紅星黃元申推掉了近十部電影、電視及錄影帶合約,毅然隱退影視業,拋棄繁華參佛道,並在與妻及子女的協商同意下,來到香港大嶼山寶林寺皈依佛門,潛心修道,研學佛法,求索人生真諦。1990年農曆7月29日黃元申拜東南亞一帶德高望重的聖一法師為師,取法號衍申。同年到九華山駐足20天,受菩薩戒,從此他以“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 黃元申出家為僧的事件,令世人及整個演藝圈為之震驚。

黃元申在談到為什麼出家時說:“出家全是佛緣所定。在剃度前我早已倦怠世相,厭棄虛榮,後逐漸染濡佛法,感到心中豁然開朗,令我充實平靜,遂萌發了出家皈依佛祖的決心。”他還說:“由於我經常流露舍家事佛的心願,家中親人早有預感。出家時妻子還算能夠理解,和其他出家人比較,我就很幸運了。但我的父母是不願我出家的,母親見這麼久了我仍堅決,也就隨我。只是父親直到現在還想不通。 ”語罷目垂,為人子而不能盡孝的歉疚溢於言表。

出家後,妻子多次到寺廟找他,黃元申終未相見,聽說黃元申的妻子至今仍然沒有改嫁。

那麼,黃元申出家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趙雅芝)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任何事情都會有因果。所以,黃元申突然遁入空門,也是有原因的。根據圈內人透露,黃元申出家的直接原因和趙雅芝有關。

據圈內人解釋,當時,黃元申在拍動作愛情喜劇《剝錯大牙拆錯骨》時認識了趙雅芝,兩個人非常合拍,感情越來越好。黃元申書法好,文筆也很好,經常寫一些信給趙雅芝,這些信被趙雅芝當時的丈夫拿給了週刊老總,周刊登出那些信後,黃元申感覺顏面無存,很長一段時間足不出戶,還有傳聞他曾經想自殺。

這時,一位居士送給黃元申一本佛經,黃元申非常認真地看了,他思考了一個多月,萌發了出家的念頭。不久,黃元申離開妻子和兩個孩子到香港大嶼山的寶林寺出家,成為衍申法師。

(黃元申)

出家後,黃元申在佛門裡潛修苦行,過著夜不倒單的苦行僧生活。他是一位苦行僧,也是一位弘法僧。在大嶼山修橋築路,耕田種菜,不辭辛勞之外,還要講經說法,普渡眾生。

黃元申戒了煙酒肉食,每天只吃兩頓,午間過後到第二天早上辟穀不進食。 每天三點半起床,四點做早課,五點多吃早飯,七點開始誦一個多小時經,然後在寺院裡種種菜養養花,現在吃的用的都是自己動手。他不再練武功了,練打坐。他深有體會地說:打坐比練武功的作用大。他最大的感覺是身體比以前好多了,對以前常患的失眠早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了,常感睡眠不夠。

黃元申出家後有許多演藝界的朋友勸他回歸演藝界,有許多導演仍找來約他拍片,但是他的出家決心已定,誰也沒辦法改變他。

2005年,黃元申還俗,現在生活在美國。雖然離開了寺廟,但是黃元申依然保持了十幾年的僧人習慣,很少抛頭露面。2006年12月19日霍元甲25周年大聚首,本想邀請黃元申到現場,但是黃元申最後婉拒了邀請。

(每日漢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