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如何看待國家推廣車用玉米乙醇汽油?

當前, 我國玉米去庫存進展順利。 近日, 國家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 這將進一步推動玉米去庫存。

去庫存進展順利

國家糧食局最新監測顯示, 今年以來, 糧食庫存消化好於預期, 政策性庫存首次呈現穩中有降。 國家糧食局統計顯示, 截至目前, 通過國家糧食交易平臺累計銷售成交國家政策性糧油5500萬噸, 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銷售量, 同比增加3000萬噸。 糧食庫存消化數量大於新增數量, 政策性庫存首次呈現穩中有降的良好態勢。 其中, 玉米政策性庫存消化得最快。

截至9月1日, 臨儲玉米拍賣18周以來, 累計投放量7342萬噸, 累計成交量達4286萬噸。 不過, 總體而言, 玉米庫存依舊過剩。 而且, 這部分政策性糧食拍賣出來, 並不是憑空消失了, 而是轉換為市場有效糧源, 玉米供給沒有減少。

出口大增

1至6月, 我國共出口玉米5.14萬噸, 同比增加3695%, 今年上半年玉米出口增長明顯, 但總量還是很少。 不過, 如果考慮玉米深加工飼料添加劑產品, 上半年出口量115.06萬噸, 同比增加221.03%, 對應消耗玉米原料1060萬噸, 這對去庫存還是有較大的作用。

年度結餘首度轉為負值

根據國家農業部9月12日出臺的《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 預計2017/18年度我國玉米產量將達到2.12億噸, 十餘年來, 自去年首度減產後, 將再次減產;玉米消費量2.15億噸,

仍處於小幅上升態勢;由於這產量和消費量的一減一增, 年度產不足需, 年度結餘首次出現負值, 為-89萬噸, 相比之下, 2015/16年是3370萬噸, 2016/17年度是1070萬噸。 年度結餘首次出現負值, 意味著龐大的庫存真正有了鬆動, 進入下降的趨勢。 在國家大力推進玉米終極面積調減的供給側改革下, 產量將繼續穩中下降。

工業需求增長

當前我國玉米的飼用消費和食用消費進入了相對穩定期, 表現為減速增長。 主要的需求增長點為工業消費。 近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 到2020年, 全國範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

到2025年, 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 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 這對於玉米依然大量過剩的中國市場而言, 有其積極意義, 因為生物燃料乙醇產業是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的有效途徑。 國家戰略需要的時候, 加快地把這些超期超標的糧食進行轉化, 如果供求緊張的時候, 主要是用木薯這些澱粉質的原料來生產燃料乙醇, 形成一個良好的調控手段。

總體而言, 該政策對玉米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 但由於乙醇主要消化的是超期超標玉米, 對普通玉米的拉動作用有限。 而且, 國家並不希望價格大幅上漲, 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 將會有所調控,

抑制價格上漲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