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暨南大學文學院閆月珍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學術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 2017 年第 7 期刊登了暨南大學文學院閆月珍教授論文《作為儀式的器物——以中國早期文學為中心》。

該論文認為, 器物對社會文化記憶的承載, 是在其儀式意義的連續性中實現的。 首先, 中國早期文學的樂舞儀式借助於器物搬演, 實現了人與神、人與人之和, 開闢、支撐和鞏固了禮樂文化記憶;其次, 軸心時代社會思想領域的制名活動取法於器物製作技藝, 形成了政治、倫理和文學等方面的規範性話語, 確立了中國早期文化的基本命題;最後, 漢代以來的字書收集器物作為其系統性歸類的一個分支,

以達到對天、地、人、事和物此一整體文化秩序的建構。

(暨南大學圖書館)

論文詳實地論述了上述三種歷史形態呈現, 敘述和歸納了器物之社會文化功能, 認為古代人類社會生活遺留下來的器物遺存並非靜止的存在, 在其“物態”之中潛伏著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歷史敘事範式。

閆月珍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學評論史、比較詩學和海外漢學領域的研究, 在相關領域研究取得了諸多成果, 入選教育部 2016 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中國社會科學》創刊於1980年, 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並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期刊, 主要發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 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最高水準的綜合類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社會科學研究處)

編輯|陳華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