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泰證券——商業貿易行業週報:中報數據驗證可選消費復蘇,電商持續向好

上周市場表現:商貿零售(中信)指數上漲1.16%,跑贏滬深300指數0.24個百分點。 年初至今,商貿零售板塊下跌7.15%,跑輸滬深300指數22.88個百分點。 子板塊方面,漲幅最高的為百貨指數,上漲1.54%,貿易指數上漲1.44%,超市指數上漲0.75%,連鎖指數上漲0.60%。 相對于本周滬深300漲幅0.92%,中小板指漲幅2.60%而言,商貿零售板塊整體表現良好。 上漲前五名為昆百大A、*ST金源、廈門國貿、深圳華強、蘭生股份,個股份別上漲23.32%、12.10%、8.11%、7.03%和5.53%。 板塊公司跌幅排名前五名為中百集團、新華錦、南寧百貨、ST成城、新華都,分別下跌3.58%、3.23%、2.96%、1.95%和1.90%。

本周重點推薦公司:永輝超市:符合預期,規模及盈利能力進入加速雙升通道。

對於全國化零售龍頭公司永輝超市鮮有競爭對手,核心競爭力供應鏈可複製性不高,業績增長確定性更高,市占率穩步提升,我們認為永輝超市合理的估值應該在35XPE-40XPE區間。 預計2017-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1.97/736.99/869.52億元,同比增長24.31%/20.34%/17.98%。 實現淨利潤約為17.55/21.89/27.46億元,同比增長41.33%/24.73%/25.42%,當前市值對應2017-2019年PE約為38.66/30.99/24.71倍。 考慮公司強勁的內生增長動力以及外部拓展空間,給予2018年35XPE,目標價8.01元,維持“買入”評級。

南極電商:矩陣生態圈完備,GMV提速,財務狀況持續向好。 H1GMV同比+98.95%,踐行多平臺引流策略。 2017H1公司實現GMV為42.01億元,同比+98.95%,其中Q2GMV實現23.03億元。 品牌緯度方面,南極人品牌實現GMV37.04億元,同比增長75.43%;卡帝樂品牌實現GMV4.23億元;平臺緯度方面,阿裡、京東、唯品會三個主要電商平臺實現GMV占比分別為68.32%、26.36%、2.14%。

阿裡平臺實現GMV28.70億元,同比增長79.34%;京東平臺實現GMV11.07億元,同比+123.05%;拼多多平臺實現GMV1.34億元;唯品會平臺實現GMV0.90億元,同比+506.19%。 應收賬款和現金流狀況持續好轉。 四維矩陣生態圈持續完善,品類拓展加速。 收購時間互聯無條件過會,補足生態圈短板。 考慮未來三至五年淨利潤內生複合增速達到55%以上,參考可比公司估值,給予2018年PEX35倍,目標市值315.35億,對應目標價18.94元,“買入”評級。

周度核心觀點:中報數據驗證可選消費復蘇,電商增速持續向好。 中報發佈完畢,從行業表現來看,電商景氣度高於百貨,強於超市,龍頭表現向好。 線上:龍頭復蘇,線上加速,行業分化,平臺強者恒強。 上半年百家零售增速復蘇程度好於社零,龍頭復蘇較好,同店增長良好;線上受線民購物滲透率提升帶動,電商+33.70%,占社零比例為18.12%;線上,平臺型巨頭如阿裡巴巴(天貓平臺)、京東、蘇甯易購GMV增速保持近50%左右的增速,垂直類電商聚客能力下降,GMV以及活躍人數呈現下降,阿裡巴巴發力天貓平臺超市,依託菜鳥網路提升物流化體驗,增速向好(49%+);受二季度促銷影響,京東GMV46%,引流成本提升至188元/人;蘇寧GMV61.59%+,公司上游議價能力提升,現金流淨額持續向好;唯品會營收增長30.3%;增速環比持平。

電商服務寶尊以及南極表現靚麗,寶尊營收同比+26.88%;南極GMV同比98.95%;跨境電商行業,受競爭影響,行業盈利能力下移,但龍頭不受影響,毛利率、費用率以及淨利率保持合理水準,部分小規模企業盈利能力以及營收開始出現下降,我們認為主要與行業競爭加劇有關,建議重點關注龍頭以及供應鏈優質的標的。

線下:必需消費受CPI拖累表現略差,週期帶動可選消費向好。 2017H1超市整體增速為3%,增速低於去年同期6%,環比下降7%;連鎖超市必需消費品較多,銷量增長彈性小,而價格影響同店較大,上半年CPI特別是食品CPI低位運行,導致整體超市表現較差,但上半年費用率下降幅度較大,主要受龍頭永輝帶動以及部分超市內修,扣非後淨利潤增長為38%,高於收入增速,環比同比提升約56%;週期價格上漲,體系內員工待遇向好,帶動可選消費能力提升,百貨H1增速為22%,環比去年增加28個百分點,扣非後淨利潤增速為67%,高於去年12個百分點,收入以及淨利潤向好趨勢不改,在可選消費中,珠寶如通靈珠寶、老鳳祥等表現較好,服飾類如七匹狼等增速好於去年同期。

本周投資組合:南極電商、蘇甯雲商、永輝超市。 建議重點關注重慶百貨、風險提示:1)板塊高彈性下市場系統性風險;2)全管道融合不及預期;3)管理層對轉型未達成統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