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人民幣匯率變化大,投資者如何應對?

9月, 人民幣匯率漲勢如虹。 9月8日,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237個基點, 報6.5032, 為第十個交易日連升, 不僅創下2016年5月12日以來的新高, 也創下2011年初以來最長連漲紀錄。 不過, 在央行宣佈調整部分外匯管理政策後, 9月11日, 人民幣市場匯率應聲回檔“踩了個刹車”, 在岸即期匯率創逾兩年最大單日跌幅。 市場人士指出, 隨著人民幣匯率重現強勢, 外匯市場監管政策正重啟正常化進程, 這也有助於抑制人民幣匯率短期過快升值, 為匯率重回市場化雙向波動創造條件。

最近一輪的人民幣中間價連續漲勢始於8月28日, 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353,

比上一交易日上漲226個基點。 此後9個交易日內, 人民幣中間價平均每天上漲幅度超過154個基點, 十天內總共上漲1547個基點, 在圖表上走出一條陡峭的上升直線。

自6月底以來,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上漲勢頭可謂勢如破竹, 短短110天就從6.8左右一直漲到6.6左右。 至今人民幣今年已經累計上漲超過5%。 換匯方面來看則更加直觀。 以1萬美元為例, 2017年年初的匯率差不多是6.95, 兌1萬美元需要69500元人民幣, 而9月9日中國銀行掛牌的現鈔/現匯賣出價是6.51, 也就是說同樣兌換1萬美元, 現在只需要65100元人民幣。 短短8個多月, 兌換1萬美元就可節省將近4500元人民幣。

面對匯率波動, 普通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將如何影響自己的錢袋子。

相對於海淘、旅遊等小規模購匯, 留學購匯受匯率影響比較大。 2016年, 由於英鎊大幅貶值, 到英國留學的費用大幅降低, 而美元對人民幣升值, 到美國留學的費用大幅提高。 今年出國留學所需的費用則有很大不同——美元疲軟, 歐元上漲, 結果到美國留學的費用大幅降低, 到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留學的費用有所提高, 到英國和日本留學的費用基本不變。

不過, 對去年下半年或今年1月初買入美元或美元相關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 很是猶豫是否要換成人民幣。 還有一些QDII基金的投資者, 也猶豫要不要贖回。 對此, 融360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不必太過焦慮, 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還是在政策範圍內,

未來人民幣是漲是跌還很難說, 此時將手中美元兌換人民幣沒有必要, 還會產生兌換手續費等損失。 如果近期沒有留學或其他出國安排的居民, 也不用著急於將人民幣換美元, 因為若短期內沒有對外支付的需求, 美元理財收益率要遠低於人民幣理財, 而且還要遭受美元貶值帶來的額外損失。 匯率的波動難以預期, 還是本著用多少換多少、隨用隨換的原則, 才能夠較好規避匯率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