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講觀點:金融創新非便捷 安全強化最關切

------本期內容導讀------

互聯網介入金融行業之後, 實際上的確是可以通過智慧手機與手機號實名制的結合後, 解決大部分的身份核實需求;可以通過即時的聯網功能解決大量的覆核通訊需求;可以通過網路化的現金轉帳功能解決傳統的放款取款需求

------以下正文詳情------

互聯網金融該怎麼創新?這決非是在網路平臺上新發佈一款利率更高的理財產品, 又或者是把過去必須要在櫃檯裡辦理的業務放在手機上可以操作這麼簡單。 事實上, 單純地就是追求“收益更高”與“操作更簡單”往往會帶來不少的負面影響, 從而讓輿論與民眾對於互聯網金融心生戒備之心甚至是反感之意。

例如, 越來越多的銀行、甚至一些金融行業機構都青睞於在手機端開通各種小額貸款業務。 這本身應該是科技進步與社會協同機制發展下的成果。 因為, 在過去, 我們正常要辦理一項個人貸款業務,

必須要繁瑣的步驟、詳雜的檔以及漫長低效的審批手續。 而這些往往都是強化審核流程規範、降低業務風險的必要代價。

互聯網介入金融行業之後, 實際上的確是可以通過智慧手機與手機號實名制的結合後, 解決大部分的身份核實需求;可以通過即時的聯網功能解決大量的覆核通訊需求;可以通過網路化的現金轉帳功能解決傳統的放款取款需求。 這些, 都是應科技水準的發展而獲益良多。

但是, 生活中卻時常聽說這樣的事情, 某些美容美髮機構, 藉口推薦打折優惠服務之名, 直接在顧客的手機上進行下載、註冊等操作。 而消費者就會在表面上感覺得到了大量的優惠服務, 卻暗地裡稀裡糊塗地被開通了一些手續費或利息支付非常高的金融信貸業務。

一旦發現, 往往又會陷入金融機構與服務行業之間的相互推諉與扯皮現象。

有人會說, 這事就得抓住這些動手操作的服務行業, 問題的根子在他們身上。 他們的行為, 就是利用了自己與消費者之間對於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資訊不對稱, 就是利用了消費者對於手機上的金融安全操作的不重視, 擅自進行了越權操作, 既欺騙了消費者, 又欺騙了金融機構, 一旦發現並證實, 理應承擔所有的責任;

也有人會批評上當的消費者。 雖然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 但是在啟用智慧手機上的第一天起, 就應該時刻告訴自己, 只要綁上了個人實名資訊之後的手機,

就是一隻比過去的錢包都要重要幾十倍的個人銀行。 在任何的環境之下, 對於其他人來操作自己的手機行為, 都要持一萬分的警惕之心。 即使你是對對方很信任, 即使是會被別人嘲笑很笨很土, 都一定要記住:不要讓別人操作你的手機, 不要聽著別人就直接下載某個APP, 更不要聽信別人叫你去點你根本沒搞明白的按鈕, 去告訴你所收到的任意一個短信驗證碼;

當然, 最關鍵的還是在在於推出任何一項新型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專案的機構, 既然你的項目是在互聯網或者是移動手機上可以進行操作, 那麼, 在整個產品的設計策劃階段, 就必須要意識到上面所說的“應用機構可能會有意無意地進行欺騙或越權操作”以及“消費者個人網路安全意識低下”這兩種最基本的現實情況,

在任何一項有可能會導致用戶經濟與財產發生損失的環節之下, 設計各種必要的防範措施與安全手段。

就好比越來越多的機構在給用戶發送手機驗證碼時, 都不忘加上一句“任何機構及人員向你索要驗證碼的行為都會是詐騙”。 雖然太多的人會選擇性地忽視, 但多這麼一句則要比沒有加這一句, 不知會提醒並減少掉多少有可能會上當之人啊!

金融原本就是一項嚴肅且核心化的業務, 任何對於方便、快捷的優化與革新都不能繞過安全這一關。 互聯網與金融的嫁接, 最關鍵、最首要的工作是讓它更加安全, 無論是消費者的安全、還是金融服務機構的安全。 只有在強化並提高了安全之後,方便與便捷才會真正具有意義。

只有在強化並提高了安全之後,方便與便捷才會真正具有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