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鋰電池已經非“理性”了!

新能源車

週一A股市場表現較為強勢。 但是從熱點個股來看, 鋰電池概念個股已經出現非理性現象。 A股新鋰電池概念在上漲一倍之後依舊表現瘋狂,

就已經不是用理性所能解釋的。 週一鋰電池概念出現集體漲停潮, 如果說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還有業績可以鼓吹, 那麼西藏礦業和鹽湖股份等品種完全缺乏基本面支撐, 只是因為有鋰礦就漲的邏輯很滑稽。 市場正在局部走向癲狂, 一般癲狂之後往往是一地雞毛。

A股機構最推崇的新能源汽車龍頭——特斯拉, 在6月下旬創出新高依賴表現一直不如人意, 倒是A股的徒子徒孫表現倡狂。 事實上, 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遠不如預期, A股的炒作更多是純粹投機, 缺乏基本面的支持下, A股相關個股自娛自樂。 在中國歷史上, 政策面一味支持行業往往速死, 如單晶矽為首的光伏產業, 在政策刺激下最終產業過剩屬於合理範疇;國內新能源汽車缺乏核心競爭力,

重複光伏產業的走勢是大概率事件。

上市公司核心價值在於公司管理。 目前大多上市公司不具備公司管理上的優勢, 給予超高估值是不理性的。 這是一個經濟過剩的年代, 剩者為王的邏輯註定大多個股成為行業王者奠基石。 從這一邏輯可以推理出外資選股的合理性, 而神秘資金透露出來的倉位更像是大忽悠。

中國不是一個靠資源出口的國家, 目前A股佔據成交金額前二十的個股之中, 超過一大半是資源類等原材料類上市公司。 這樣扭曲的成交, 說明市場資金出現嚴重錯配, 資料表明, 在市場資金大量錯配之後, 市場往往醞釀著較大風險。 道理很簡單,

再多的錢投向垃圾公司, 也不可能產生黃金效應。

預計週二大盤維持震盪格局。 目前市場主線邏輯很混亂, 依靠神秘資金背後操縱來影響價格和指數畢竟不能久遠。 週一午後, 滬鋁的走勢和A股鋁業股同步表演, 這樣堂而皇之的操縱一再出現, 說明市場距離成熟還遠。 撥亂反正之路漫漫, 央行把外匯風險準備金從20%降到0,是糾錯的開始;任何國家的管理層都不願意看見自身競爭力下降, 而人民幣連續升值和大宗商品快速漲價正在侵蝕出口企業利潤。 在成熟市場, 上游企業大多是出於低估值區域, 而下游企業相對估值較高, 這是因為兩者之間的技術含量不是一個等級。 A股恰恰相反, 這樣的估值差異可能就是海外資金眼中的投資機會。

外資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投資意願, 更多的消費類龍頭被外資囊入懷中如家電類之中美的集團和格力電器;以及消費電子的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

長期來看, A股向國際化靠攏將是必然, 從現在開始, 投資者的儘量以國際化的視野去配置標的, 這樣才會掌控一定的主動權。 建議短線操作以高拋低吸為主, 中長期逢低加大佈局三季報業績超預期品種, 特別是其中行業優質龍頭股, 後市將會享有額外溢價。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建議, 具體買賣請自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