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京東正式佈局房產電商平臺 與阿裡之戰越來越激烈!

前不久, 馬雲搭建杭州智慧房屋租賃平臺, 進軍租房市場, 如今劉強東直接做房產電商。 9月13日, 有市場消息稱, 京東已正式成立房地產業務部, 開始佈局房產電商平臺。 據悉, 京東也在多個求職網站上發佈了包括行銷推廣、運營經理等房地產業務方面的工作崗位。

京東真的是要做房地產了。 據媒體報導, 京東挖來原搜狐網副總裁、搜狐焦點總經理曾伏虎主持工作, 任房產業務部總經理。 前期, 京東在全國多個城市拿下價值不菲的土地, 截至2017年8月, 京東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東莞、武漢、成都、瀋陽、濟南、青島、宿遷、昆山、肇慶、合肥、西安、鄭州、廈門、泉州、海南、南昌、臨洮等逾20個城市拿到或簽約土地超過10000畝。

根據京東2016年財報披露, 截至2016年底, 京東已在全國15個城市拿下390萬平方米土地, 合5850畝。

京東二季度營收932億元, 同比增長43.6%, 去年同期同比增長41.3%, 也高於一季度增長39.8%。 淨利潤減少3.8億元, 去年同期為減少1.3億元。 今年以來, 劉強東轉變口風, 設立京東“淨利潤必須進入(全球前500強的)TOP10”的目標。 可以看到, 京東近期的動作, 除投資和發展新業務, 擴大營收規模外, 也在深化現有業務, 增加自身盈利點。 房地產就是一個不錯的項目。

如今的房產電商平臺早已走過最初的繁華, 進入發展陣痛中。 以最早的一批電商平臺為例, 安居客被收購, 房天下遭遇轉型困境,

而後來者愛屋吉屋、房多多、Q房網等也遭遇多重利空消息。 京東此時介入房產電商領域, 原因是何?目前市場出現很大變化, 開發商在行銷層面遇到很多困難。 而且政策調整可能會是長期的, 轉變模式進行新的嘗試才是出路, 這也是京東選擇這個時候進入房產電商市場的原因。 曾伏虎如是說, 我們會從新房入手, 未來會向二手房、租房、文旅地產、海外地產等業務擴展。

京東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

京東做房地產有自己的優勢, 京東本是做電商起家。 首先京東有龐大的用戶基礎, 據京東2017第二季度財報顯示, 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2.583億, 較去年同期的1.881億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37%。 京東使用者規模差不多是阿裡的二分之一,

但後者增速只有5-10%左右。 所以從長遠來看, 京東無論是使用者規模, 還是交易規模都有可能超過阿裡巴巴。

京東第二季度完成訂單量為5.912億, 與上年同期的4.189億相比增長41%。 通過移動端管道完成訂單量約占總完成訂單量的80%, 同比增長42%。 龐大優質的用戶基礎, 可以為京東房地產專案引流, 從而刺激交易。

京東佈局房地產, 劉強東的野心有多大?

京東不僅僅是活躍用戶增長, 增長的還有交易總額(GMV)。 京東第二季度財報顯示, 二季度交易總額(GMV)為2348億元, 同比增長46%。 如果使用行業內主要友商(阿裡)的近似統計方式, 京東2017年第二季度交易總額(GMV)為3353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達到了46%。 而阿裡巴巴2017財年GMV同比增速為22%。 GMV快速增長, 並顯著縮小了主要競爭對手阿裡巴巴的差距至2倍。 此前,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最近接受美國theinformation的採訪, 被問及對京東的評價時說:“京東真不是競爭對手, 阿裡規模是京東六七倍的體量。 ”而阿裡巴巴2017財年交易額(GMV)為3.6萬億, 按照阿裡的同一口徑的GMV比較, 阿裡規模只是京東的兩倍而已了,

而這只是時隔一年。 京東交易額大幅增長,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京東目前主要收入靠自營業務, 賺利差, 這與阿裡和亞馬遜等業務比較多元電商相比, 京東利潤空間較薄。 此刻京東佈局房地產業務, 正是探索多元化發展。 目前京東正在慢慢蠶食阿裡的市場份額, 京東佈局房地產專案如果成功, 將交易總額(GMV)將進一步增長。

從今年開始,阿裡和京東真正的進入到爭奪中國電商一哥的階段!京東活躍使用者數量及交易總額持續增長,京東和阿裡差距正逐步縮小,阿裡電商一哥地位正在受到挑戰。換個角度來看,京東也將面臨更多來自阿裡的激烈競爭。不管是京東或者阿裡獲勝,兩家電商相互競爭,都有利於中國電商行業高速發展。

從今年開始,阿裡和京東真正的進入到爭奪中國電商一哥的階段!京東活躍使用者數量及交易總額持續增長,京東和阿裡差距正逐步縮小,阿裡電商一哥地位正在受到挑戰。換個角度來看,京東也將面臨更多來自阿裡的激烈競爭。不管是京東或者阿裡獲勝,兩家電商相互競爭,都有利於中國電商行業高速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