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津銀監局王文剛:建議設立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基金

中國網財經9月14日訊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金融街論壇”於今日舉行, 主題為“全球經濟變革下的金融改革與風險防控”。 天津銀監局副局長王文剛在會上表示, 各相關部門應該共同推動京津冀金融一體化, 例如國家層面可以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 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基金等等。

王文剛表示, 在過去的這三年中, 我本人也有幸參加過CF40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問題的研究, 也有一些個人的體會, 今天我就結合我的本職工作, 尤其是作為銀監局的代表, 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如何發揮金融的引領作用,

談一些個人的觀點。 我主要想從怎麼看、怎麼做、怎麼想各談三點意見。

王文剛表示, 怎麼看, 就是怎樣充分認識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意義, 我重複強調這麼三層意思。

1、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具備全球視野。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 我們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 主要的理論依據就是剛才周主任講到的, 我國要努力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其實有的專家也梳理過, 目前已經有的五個世界級城市群裡, 他們認為重要已經有了一個, 要打造第二個。 正如美國一樣, 美國已經有了兩個世界級城市群, 我個人理解, 這就是我們大安全觀具體的實施, 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國際視野,

也就是要站在月球看地球, 站在世界看中國, 站在中國看京津冀。

2、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必須體現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落實國家發展戰略新的發展模式, 這個模式就是要通過協同的方式發展區域經濟。 要解決均衡性、緊密性、協調性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就必須要扎扎實實地落實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新的發展理念。

3、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必須啟動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活水。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我們今天的主題“推動區域金融改革”, 我個人認為這個區域就是京津冀區域,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這正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所謂的協同就是打破一畝三分地的固有思想, 要實現“1+1>2”,

“1+1+1>3”的協同效果, “1+1>2”就是金融+實體大於金融+實體, “1+1+1>3”就是金融+實體+戰略要大於金融+實體+戰略, 當然還有北京+河北+天津要大於京津冀, 這是我們協同要達到的效果, 這是我講的第一方面, 怎麼來看待我們的重要意義。

王文剛表示, 天津銀監局是怎麼做的, 就是怎樣通過過去三年的實踐把握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三個著力點。

天津銀監局在過去的三年中始終堅持京津冀一盤棋的思維, 落實中央對天津的三大任務, 以此為著力點來全面推進, 取得突破。

1、堅持以服務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為首要任務, 完善區域產業結構佈局。

2、堅持以打造天津一基地三區”為核心內容, 加快實現城市戰略定位。

3、堅持以深化天津自貿區改革為重要引擎,

推動三地不斷擴大對外開放。

王文剛表示, 下一步應該怎樣去想, 應該怎樣思考, 也有這麼三點建議。

1、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 推進京津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這個也是落實國家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第一點, 服務實體經濟, 我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實體經濟方面要抓住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推進京津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本身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 從一開始就是向制度要空間, 向改革要紅利, 就是要將市場成本降下來, 要將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下來, 要將天津、河北的產業短板補齊。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就要摒棄傳統粗放的發展模式,

落實新發展理念, 加大金融產品創新的力度, 加快金融業協調發展的進程, 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提高京津冀金融開放程度,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支援和保障。

2、始終堅持底線思維, 防範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受內外部環境因素和行政區劃限制的影響,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協同發展面臨五大風險, 第一個是產業轉移、企業搬遷、跨區經營的風險, 主要是企業主體變更的時候, 有可能發生金融債務的風險, 企業搬遷後面臨市場環境變化導致的信用評級下降, 融資成本升高等經營性風險。 二是去產能過程中, 不良貸款產生的風險,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重化工產業基地和過剩產能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 在經濟下行和區產能的背景下,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風險不容忽視。三是流動性風險,經過我們監管部門的壓力測試,京津冀區域部分法人銀行存在流動性比例不達標,潛在現金流缺口等問題。四是交叉性金融風險,由於地區之間和行業之間的政策差異,導致監管套利行為,造成風險跨地區、跨行業轉移。五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面對這京津冀協同發展時代特徵有關的五大風險,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金融機構和金融機構之間,以及政府部門之間要建立區域協作和資訊共用機制,加強風險的預判和處置。

3、始終堅持競合理念,深化京津冀金融改革。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區域經濟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三地金融業應該把握這次歷史機遇,在協同發展中深化金融改革,以金融改革來推動協同發展。京津冀三地金融業的發展應當按照中央賦予的區域功能定位來部署,也就是按照強化北京的金融管理,天津的金融創新運營,河北的金融後臺服務功能的具體要求,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如何共同推動京津冀金融一體化,王文剛最後提出了三點建議:

1、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一行三會”等金融管理部門要統籌出臺金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國家層面的政策指導和統一部署,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協同機制,明確京津冀三地監管部門監管協同的內容和各自的角色定位。

2、金融機構要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內外部協同合作,內部層面,金融機構可以探索設立京津冀分行或總行層面設立領導小組,京津冀事業部。外部方面,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銀行貸款、聯合授信共同參與政府投資基金等方式開展合作。

3、各相關部門應該共同推動京津冀金融一體化,例如國家層面可以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基金等等。

在經濟下行和區產能的背景下,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風險不容忽視。三是流動性風險,經過我們監管部門的壓力測試,京津冀區域部分法人銀行存在流動性比例不達標,潛在現金流缺口等問題。四是交叉性金融風險,由於地區之間和行業之間的政策差異,導致監管套利行為,造成風險跨地區、跨行業轉移。五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面對這京津冀協同發展時代特徵有關的五大風險,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金融機構和金融機構之間,以及政府部門之間要建立區域協作和資訊共用機制,加強風險的預判和處置。

3、始終堅持競合理念,深化京津冀金融改革。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區域經濟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三地金融業應該把握這次歷史機遇,在協同發展中深化金融改革,以金融改革來推動協同發展。京津冀三地金融業的發展應當按照中央賦予的區域功能定位來部署,也就是按照強化北京的金融管理,天津的金融創新運營,河北的金融後臺服務功能的具體要求,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實現錯位協同發展。

如何共同推動京津冀金融一體化,王文剛最後提出了三點建議:

1、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一行三會”等金融管理部門要統籌出臺金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國家層面的政策指導和統一部署,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協同機制,明確京津冀三地監管部門監管協同的內容和各自的角色定位。

2、金融機構要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內外部協同合作,內部層面,金融機構可以探索設立京津冀分行或總行層面設立領導小組,京津冀事業部。外部方面,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銀行貸款、聯合授信共同參與政府投資基金等方式開展合作。

3、各相關部門應該共同推動京津冀金融一體化,例如國家層面可以設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基金等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