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QFII繼續增持食品飲料行業 健康發展態勢吸睛

截至二季度末, QFII股票持倉狀況和行業情況資料顯示, 食品飲料行業連續兩個季度保持QFII持倉市值第一名。 相比第一季度, 持倉市值增加24.17億元, 增加幅度為12.38%。

為何QFII如此看好我國食品飲料行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經梳理發現, 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 食品工業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並加大科研創新力度, 因此在產銷、利潤等方面均保持增長, 發展健康平穩。

QFII偏愛食品飲料行業持倉市值遠超其它行業

Wind資料顯示, QFII持股中, 機械設備、食品飲料連續22個季度位居QFII持股市值前兩名的行業。 食品飲料已經連續兩個季度維持第一名。

不僅如此, 2016年前三季度, 食品飲料行業始終保持在QFII持倉的第一位。

從整體來看, 排名第一的食品飲料行業持倉市值為219.48億元, 比2017年第一季度的195.31億元, 增加24.17億元, 增加幅度為12.38%, 對比大盤跌幅, 出現增持跡象。 此類行業此前曾在2017年第一季度被小幅增持。

2017年第二季度持股的上市公司家數為19家, 比2017年第一季度的14家, 增加5家。 其中, 桃李麵包、水井坊、海大集團、湯臣倍健被增持。 另外, 本季度QFII“前十”持股的持股比例都在3%以上, 桃李麵包、水井坊赫然在列。

回顧日前披露結束的食品行業2017年中報,

相關上市公司表現靚麗, 不管是白酒還是大眾品, 業績持續改善趨勢明確。 從細分行業來看, 白酒的景氣週期和食品的環比改善趨勢仍將持續。

2017上半年, 營收增速排名前三的子行業包括食品綜合、白酒和調味品, 增速分別為36.06%、21.02%和15.31%;淨利潤增速排名前三的子行業為食品綜合、啤酒和白酒, 增速為32.06%、20.75%及19.90%。 機構對板塊的重倉配置占比繼續提升, 6月末食品飲料行業占機構重倉的3.85%, 茅臺、五糧液、伊利、老窖等四隻個股進入機構重倉榜單的前20名。

國聯證券分析認為, 消費升級依舊是近兩年的主線邏輯, 其中白酒行業更是被長期看好。 自去年以來, 白酒行業逐步復蘇的態勢不斷被業績所驗證, 而且業績的高增長具有延續趨勢,

一二線白酒業績和股價屢屢創出新高, 在淡季需求動銷依舊較好。 另外, 乳製品的提價幅度略低於調味品, 三四線的消費需求有所增長, 此外, 消費者對於短保和低溫鮮奶的品質要求較高, 各區域企業具有優勢。

食品工業發展勢頭向好整體增速提升明顯

食品和飲料行業受到QFII增持, 與食品工業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關係密切。 工業和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組織編寫的《2016年度食品工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 2016年, 在剛性需求和消費升級的推動下, 食品工業保持了健康平穩發展, 效益、投資、對外貿易持續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瞭解到, 在“十三五”確立科技創新總體思路後, 國家發改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關於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明確提出要完善創新服務體系,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推動產業發展。 重點圍繞食品加工製造、營養健康等主要領域, 依靠科技進步推動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同時, 食品企業通過積極探索, 智慧製造發展迅速。 “互聯網+”工業的新型生產模式, 對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 生產經營模式也經歷了加快轉型。

因此, 全國食品工業發展勢頭向好, 整體增速提升明顯。 資料顯示, 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2%。 高於全國工業增速1.2個百分點。 三大行業中, 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6.1%, 食品製造業增長8.8%, 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8.0%。 41494家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1萬億元, 同比增長6.5%,高出全部工業1.6個百分點。食品工業實現利潤總額7247.8億元,同比增長6.1%。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乳業龍頭整合小品牌的速度正在加速,體現在二季度體現在伊利、蒙牛報表上。過去多年的消費低迷壓制,小乳業品牌生存的持續緊張,導致小品牌的曝光度持續減少,管道投放能力持續收縮,而大品牌的資金實力保持了其產品不斷創新,品牌持續曝光,管道持續下沉,在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回升超預期後,這種對比得到了體現,行業內大品牌將全面進入份額收穫期。

2017年第二季度,肉製品行業重點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9.06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略有下降但仍然維持兩位數增長。受益於豬價、雞價下跌,肉製品行業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當季肉製品行業實現淨利潤12.39億元。

對於調味品行業,東北證券認為,受益餐飲回暖及產品結構升級,餐飲消費的回暖為調味品行業的加速帶來持續機會,海天、中炬、千和等均有較好的業績表現,預計行業營收增速將會維持在15%以上,在產品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下,毛利率有望繼續走高,淨利潤增速後續有望超過20%。

食品工業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助增工業增長率

利潤增長和樂觀的發展形勢不但吸引了境外投資機構的關注,也使食品工業為全國工業增長率做出了很大貢獻。2016年,食品工業貢獻率為10.7%。其中資產占全國工業的6.1%,主營業務收入占9.6%,利潤總額占10.5%。

整個食品工業呈現出市場產銷銜接基本穩定,食品消費價格漲幅擴大的景象。2016年,主要產品中的大部分產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全年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的產銷率分別是97.8%、97.2%和95.8%,與2015年同期相比分別持平、下降0.2個百分點和增長0.1個百分點。2016年全年食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6%,比上年擴大0.6個百分點。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的深化之年。食品工業將不斷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運用,加快推進轉型升級,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報告》預測,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深水區,與食品工業發展相關的投資審批等權力不斷下放,部分稅費不斷下調或取消,這些將激發行業內外投資食品工業的積極性,使食品工業投資保持合理水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面推進將釋放農業發展活力,提高食品工業的原料保障水準。

(責編:劉辛未)

同比增長6.5%,高出全部工業1.6個百分點。食品工業實現利潤總額7247.8億元,同比增長6.1%。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乳業龍頭整合小品牌的速度正在加速,體現在二季度體現在伊利、蒙牛報表上。過去多年的消費低迷壓制,小乳業品牌生存的持續緊張,導致小品牌的曝光度持續減少,管道投放能力持續收縮,而大品牌的資金實力保持了其產品不斷創新,品牌持續曝光,管道持續下沉,在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回升超預期後,這種對比得到了體現,行業內大品牌將全面進入份額收穫期。

2017年第二季度,肉製品行業重點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9.06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略有下降但仍然維持兩位數增長。受益於豬價、雞價下跌,肉製品行業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當季肉製品行業實現淨利潤12.39億元。

對於調味品行業,東北證券認為,受益餐飲回暖及產品結構升級,餐飲消費的回暖為調味品行業的加速帶來持續機會,海天、中炬、千和等均有較好的業績表現,預計行業營收增速將會維持在15%以上,在產品結構升級的大趨勢下,毛利率有望繼續走高,淨利潤增速後續有望超過20%。

食品工業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助增工業增長率

利潤增長和樂觀的發展形勢不但吸引了境外投資機構的關注,也使食品工業為全國工業增長率做出了很大貢獻。2016年,食品工業貢獻率為10.7%。其中資產占全國工業的6.1%,主營業務收入占9.6%,利潤總額占10.5%。

整個食品工業呈現出市場產銷銜接基本穩定,食品消費價格漲幅擴大的景象。2016年,主要產品中的大部分產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全年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的產銷率分別是97.8%、97.2%和95.8%,與2015年同期相比分別持平、下降0.2個百分點和增長0.1個百分點。2016年全年食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6%,比上年擴大0.6個百分點。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的深化之年。食品工業將不斷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運用,加快推進轉型升級,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報告》預測,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深水區,與食品工業發展相關的投資審批等權力不斷下放,部分稅費不斷下調或取消,這些將激發行業內外投資食品工業的積極性,使食品工業投資保持合理水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面推進將釋放農業發展活力,提高食品工業的原料保障水準。

(責編:劉辛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