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當初只想多賺點錢送孩子留學,如今夢想實現還附送一個上市公司

點擊收看賽隆藥業董事長蔡南桂專訪視頻

全景商學院至今已經採訪過近60家上市公司創始人, 創業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有的是想施展自己的專業才能, 有的是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有的是在老工廠危難時力挽狂瀾, 還有的一開始就有一個上市的大目標……然而, 本次專訪的賽隆藥業董事長蔡南桂創業的原因卻很簡單、樸素:只想多賺點錢送孩子去國外留學。

“當時想著賺夠200萬就好, 夠送孩子留學, 還能剩下一點錢養老。 ”蔡南桂說。 如今, 他的小夢想實現了, 女兒今年在美國拿到法學博士學位,

兒子最近也去了美國讀大學。

除此之外, 這個小夢想還附送了一個大驚喜:他一手創辦的賽隆藥業成功上市, 上市首日蔡南桂直接持股市值接近10億元, 遠超當初定的200萬的“小目標”。

全景商學院對蔡南桂進行專訪, 他精力充沛, 語速極快, 非常健談

“麗珠是我的母校”

蔡南桂出生于湖南一個農民家庭, 曾祖父是私塾先生。 或許是受曾祖父的影響, 蔡南桂特別熱愛學習。 十幾歲時, 他就考上了湖南中醫學院(即現在的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藥系。 上大學的第一天, 他就特別想考研究生、讀博士, 但他也很清楚, 作為農民的兒子, 自己沒有條件繼續深造。 不到20歲的他一畢業便很懂事地參加了工作, 賺錢養家。

蔡南桂大學畢業照片

蔡南桂畢業後被分配到岳陽製藥二廠。 上個世紀80年代初, 大學生不多, 很受工廠器重, 蔡南桂剛進廠就做上了車間主任。 在這裡, 他將學校裡的理論知識和製藥實踐結合起來, 慢慢深入製藥領域。

90年代初, 南下風潮正熱。 岳陽製藥二廠要調配一部分人才到珠海支援麗珠醫藥, 蔡南桂是其中一員。

“去珠海之前我曾經跟著銷售到廣州做一些市場推廣的工作, 發現廣州人每天都可以吃蝦, 早茶非常好吃, 我就很喜歡南方。 此外, 麗珠當時已經是一個很有名的大國企, 是中國醫藥行業的驕傲, 我非常嚮往。

”蔡南桂說, “所以, 我就很開心地來到了珠海, 加入了麗珠集團。 ”

1992年, 蔡南桂作為高級人才被引進珠海, 拿到中級職稱, 29歲便被評為副教授級別的高級工程師。

“那時一般人到珠海需要有邊防證, 但我當時就有戶口本了。 記得有一年春節回來, 在火車上要查邊防證, 我就亮出了我的戶口本。 結果邊檢人員問, 這些都是你的家人嗎?我就說, 是啊是啊, 我身邊四五個人都跟著一起過了。 我是特別自豪的!”

身為麗珠人, 蔡南桂也感到無比驕傲。 “90年代初, 麗珠就有一個多億的利潤, A股、B股同時上市, 走到馬路上, 只要說是麗珠人, 大家都會很羡慕, 作為麗珠員工我很自豪!”

蔡南桂(左)在麗珠集團員工運動會上

蔡南桂最初到麗珠做的是車間主任, 分管生產相關事務。 “每年年底的時候, 我一定要親自貼完封條我才放心下班, 上班的時候我一定要檢查一遍, 沒有問題, 打開封條我才放心。 而且我那時還說了一句話, ‘我提上這個崗位三年沒有品質問題, 才算是達到我的目標。 ’後來也確實實現了。 ”蔡南桂說,“為了搞好工作,我四年沒有回家過春節。”

在麗珠的工作經歷使蔡南桂獲得巨大的成長,富有進取心的他也一路升職加薪:從部門領導提拔到子公司的副廠長,又從副廠長做到集團品質部長,分管30多家分子公司的產品品質,直接向總裁彙報。

“我抓產品品質非常嚴格,不能容忍出現一點問題。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說過一句話‘醫生可能只管一條人命,但藥品卻關係到千萬條人命。’一旦一批藥品出問題,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在麗珠的10年,蔡南桂學到了大醫藥企業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架構,對他影響很大。“麗珠是我的 ‘母校’,特別是麗珠第一任董事長徐孝先先生,他的遠見卓識和人格魅力十分讓我欽佩,我一直把他作為自己的榜樣。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麗珠,不會有今天的賽隆,也不會有我的今天。”

為賺錢送子女留學下海創業

說起蔡南桂下海創業的理由,竟是如此簡單樸素:想賺點錢送孩子留學。

蔡南桂從小熱愛學習,特別羡慕那些上清華、北大,或者讀博士、留學的。“高中同學就有留德博士,我非常非常羡慕他。但我也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農民的孩子,沒辦法。所以我就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希望能把孩子培養成博士,送到國外留學。”

雖然已經當上麗珠集團的品質部長,但他的工資只有3600元左右,要想送兒女讀博、出國,還是非常困難。蔡南桂就跟老婆商量辭職創業,“如果我們能掙夠200萬就好了,一個孩子60萬左右去國外讀書,我們還能剩下幾十萬養老。”

他的想法得到了太太的支援,於是,2002年珠海賽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原來在麗珠的同事蔡赤農(現賽隆藥業副董事長、總經理)也加入賽隆,分管銷售工作。但公司成立起來了,具體做什麼專案卻不知道。

“我們沒有資金,規模上比不上別人;我們也沒有在市場上打拼過,所以也不能從銷售幹起。製藥企業能不能長足發展,還要看核心科技,所以,經過討論,我們決心從實驗室做起,然後又確定了藥品的研發方向。”蔡南桂說,“我們幾個人就坐在一起喝茶,邊喝邊聊,慢慢方向就清晰了,就是這杯茶開啟了賽隆的征程。”

2005年,賽隆藥業創業早期合影

當時中國藥品行業非常特殊,要有GMP證書和生產線:首先要有藥廠,建設一個藥廠再快也要兩三年,一條生產線就要千萬資金;藥廠建成後要通過審批拿到許可證,這個時候才是正式的藥廠了;每一款藥品都要到國家藥監總局註冊報備產品;研發的常規週期要3年左右,如果是國外沒有的新藥最起碼要5到7年。這意味著從開始到最終投入市場,最起碼要10年時間。

但蔡南桂沒有選擇這種傳統模式,而是走國外比較先進的路子:研發藥品,持有藥品技術,然後找藥品生產企業加工生產,這樣就不需要建廠了,可以省下一大筆資金,節約時間。

“研發藥品必須要有生產線其實是不科學的,建廠過多會導致產能過剩,而且不利於藥品研發創新。”蔡南桂說,“雖然那時政策沒有明朗,但我覺得這是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所以我就做了。”

和蔡南桂有共識的還有賽隆藥業的合作夥伴,原山西普德藥業的董事長胡成偉先生。“他說,我就主要幹一件事,就做很大的藥廠,做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你們所有的藥品品種全都放到我這來生產。”蔡南桂說,“我們一拍即合,就開始做了,這也算是一種緣分吧。雖然當時政策還沒有那麼明朗,但我們認為這是對的,我們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然後合作。這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事實證明蔡南桂這條路是對的。近些年,全國人大已經授權國務院,試點改革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廣東是試點地區之一。改革之後,新研發的藥品委託加工就可以了,不用再建設廠房。

2款新藥帶出2個小高峰

雖然這種委託加工的方式大幅降低藥品上市的週期,但藥品研發還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直到2005年,賽隆藥業都沒有收入。

“最開始的4年真的挺難的,沒有收入還要給員工發工資。”蔡南桂說,“當然了,那時的研發成本也沒有現在這麼高,而且研發是我的強項,工藝、化驗……這些我能做的都自己做了,可以少請幾個人,我可以不拿工資嘛。”

2005年,在蔡南桂的帶領下,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研發成功,並獲得生產批件。賽隆藥業委託山西普德藥業加工生產,目前雙方共同持有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新藥證書。

2006年,由於藥品性能穩定,市場推廣力度大,很快在全國暢銷,賽隆藥業的營收也從幾十萬一下子飆升到一千多萬。

“說到這裡還有一個笑話。2005年我們的營收只有幾十萬,2006年年初的時候,蔡赤農蔡總在制定年度銷售計畫的時候說,我們今年的營收目標要達到一千萬,當時沒人敢相信。他這麼提,我當然很開心,但我心裡也沒底,從幾十萬到一千萬,對我們來說畢竟是一件大事。”蔡南桂說,“結果2006年我們的營收真的達到了一千萬,還超額完成了20%。”

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和節苷脂注射液(GM1注射液)

公司的另一款主打藥品是GM1注射液,這是一種從豬腦髓中提取出的藥品,提取純度達97%的單一成份,雜質不能大於0.5%,技術難度非常高。

“這個品種,從實驗室拿出的的東西是合格的,沒有問題的,但投入到大規模生產,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蔡南桂回憶說,“為此我傾注了大量的精力,白天黑夜地想解決辦法,曾經一度失眠。”

2009年,GM1注射液審批通過,賽隆藥業與西南藥業合作形成了規模生產,光GM1注射液一項就給賽隆藥業帶來上億營收。GM1注射液的成功也帶動了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的銷售,當年的企業總利潤達到五六千萬。——GM1注射液的成功研發帶出賽隆藥業第二個發展小高峰。

目前,賽隆藥業已經形成了以腦保護劑為龍頭,兼顧消化藥和抗生素的業務格局。其中GM1注射液和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是由賽隆研發的主導產品,採用協力廠商合作模式生產。賽隆藥業擁有核心技術工藝,由合作方獲取生產批文,公司負責合作產品的全國總經銷。

此外,賽隆藥業還獨立研發了GM1原料藥、注射用泮托拉唑鈉、米力農原料藥及注射液等多個藥物品種,在神經系統藥物、質子泵抑制劑、新型抗生素取得一定成績。

無心插柳啟動上市計畫

2012年,合作夥伴山西普德藥業計畫要上市,對賽隆藥業進行盡調。普德藥業的董事長跟蔡南桂關係特別好,就把券商的朋友介紹給他認識。

“我也想學一些知識,讓券商幫忙看看公司有沒有問題,對公司健康發展也有好處,就這樣起了一個頭。”蔡南桂說,“這是典型的開弓沒有回頭箭。我經常開玩笑說,都是被他們推著上市的。”

2014年到2016年,賽隆藥業的營收分別達到1.78億元、2.37億元、2.5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2819.08萬、6331.79萬、6124.87萬。經過嚴苛的IPO審批,2017年9月12日,賽隆藥業在深交所敲響上市鐘聲,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2017年9月12日,賽隆藥業在深交所敲響上市鐘聲

說起創業的經驗,蔡南桂毫不猶豫地說“人才!”

“這麼多年下來,就算我再有能力,沒有那麼多精力,我能幹成什麼?哪一件事情不需要員工一點一點做出來?所以我特別感謝我們的員工。每年年終總結大會,我們管理層都要向員工真誠地90度鞠躬表示感謝。”

“人才不僅要引進來,還要留得住。這跟談女朋友是一樣的,首先要講誠信,承諾過的要兌現;其次要發自內心地善待員工。”

賽隆藥業成立了4家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是珠海橫琴新區賽隆聚智投資有限公司、珠海橫琴新區賽捷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珠海橫琴新區賽博達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珠海橫琴新區賽普洛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從倉管員、司機到管理層均有持股,覆蓋生產、研發、後臺管理各個條線。公司還在岳陽為員工買了公寓樓,讓員工先“安居”再“樂業”。

“上市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更好地引進人才。相對于普通公司,上市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員工走出去也更有面子。比如,‘丈母娘問,你在哪工作呀?——我在上市公司工作!’這不更有面子?”蔡南桂笑著說。

長沙賽隆鳥瞰圖

賽隆藥業旗下的長沙賽隆神經節苷脂科技有限公司和華容湘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從事食品、保健食品的生產銷售和飲料食品生產銷售。雖然目前產品剛剛上市,但飽含著蔡南桂未來的夢想和期待。

“目前公司的主打藥品是面向中老年人的,除了研發生產藥品治療疾病,我還想開發健康的食品、飲料,幫助人們在沒有生病的時候預防,提高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一個是製藥,一個是保健食品,這是未來公司發展的兩個方向。”

上一個15年,蔡南桂為了給孩子賺留學費用創立公司,如今不僅子女學業有成,而且還贈送了一份上市的大禮;下一個15年,這個小夢想又會給他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蔡南桂說,“為了搞好工作,我四年沒有回家過春節。”

在麗珠的工作經歷使蔡南桂獲得巨大的成長,富有進取心的他也一路升職加薪:從部門領導提拔到子公司的副廠長,又從副廠長做到集團品質部長,分管30多家分子公司的產品品質,直接向總裁彙報。

“我抓產品品質非常嚴格,不能容忍出現一點問題。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說過一句話‘醫生可能只管一條人命,但藥品卻關係到千萬條人命。’一旦一批藥品出問題,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在麗珠的10年,蔡南桂學到了大醫藥企業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架構,對他影響很大。“麗珠是我的 ‘母校’,特別是麗珠第一任董事長徐孝先先生,他的遠見卓識和人格魅力十分讓我欽佩,我一直把他作為自己的榜樣。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麗珠,不會有今天的賽隆,也不會有我的今天。”

為賺錢送子女留學下海創業

說起蔡南桂下海創業的理由,竟是如此簡單樸素:想賺點錢送孩子留學。

蔡南桂從小熱愛學習,特別羡慕那些上清華、北大,或者讀博士、留學的。“高中同學就有留德博士,我非常非常羡慕他。但我也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農民的孩子,沒辦法。所以我就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希望能把孩子培養成博士,送到國外留學。”

雖然已經當上麗珠集團的品質部長,但他的工資只有3600元左右,要想送兒女讀博、出國,還是非常困難。蔡南桂就跟老婆商量辭職創業,“如果我們能掙夠200萬就好了,一個孩子60萬左右去國外讀書,我們還能剩下幾十萬養老。”

他的想法得到了太太的支援,於是,2002年珠海賽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原來在麗珠的同事蔡赤農(現賽隆藥業副董事長、總經理)也加入賽隆,分管銷售工作。但公司成立起來了,具體做什麼專案卻不知道。

“我們沒有資金,規模上比不上別人;我們也沒有在市場上打拼過,所以也不能從銷售幹起。製藥企業能不能長足發展,還要看核心科技,所以,經過討論,我們決心從實驗室做起,然後又確定了藥品的研發方向。”蔡南桂說,“我們幾個人就坐在一起喝茶,邊喝邊聊,慢慢方向就清晰了,就是這杯茶開啟了賽隆的征程。”

2005年,賽隆藥業創業早期合影

當時中國藥品行業非常特殊,要有GMP證書和生產線:首先要有藥廠,建設一個藥廠再快也要兩三年,一條生產線就要千萬資金;藥廠建成後要通過審批拿到許可證,這個時候才是正式的藥廠了;每一款藥品都要到國家藥監總局註冊報備產品;研發的常規週期要3年左右,如果是國外沒有的新藥最起碼要5到7年。這意味著從開始到最終投入市場,最起碼要10年時間。

但蔡南桂沒有選擇這種傳統模式,而是走國外比較先進的路子:研發藥品,持有藥品技術,然後找藥品生產企業加工生產,這樣就不需要建廠了,可以省下一大筆資金,節約時間。

“研發藥品必須要有生產線其實是不科學的,建廠過多會導致產能過剩,而且不利於藥品研發創新。”蔡南桂說,“雖然那時政策沒有明朗,但我覺得這是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所以我就做了。”

和蔡南桂有共識的還有賽隆藥業的合作夥伴,原山西普德藥業的董事長胡成偉先生。“他說,我就主要幹一件事,就做很大的藥廠,做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你們所有的藥品品種全都放到我這來生產。”蔡南桂說,“我們一拍即合,就開始做了,這也算是一種緣分吧。雖然當時政策還沒有那麼明朗,但我們認為這是對的,我們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然後合作。這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事實證明蔡南桂這條路是對的。近些年,全國人大已經授權國務院,試點改革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廣東是試點地區之一。改革之後,新研發的藥品委託加工就可以了,不用再建設廠房。

2款新藥帶出2個小高峰

雖然這種委託加工的方式大幅降低藥品上市的週期,但藥品研發還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直到2005年,賽隆藥業都沒有收入。

“最開始的4年真的挺難的,沒有收入還要給員工發工資。”蔡南桂說,“當然了,那時的研發成本也沒有現在這麼高,而且研發是我的強項,工藝、化驗……這些我能做的都自己做了,可以少請幾個人,我可以不拿工資嘛。”

2005年,在蔡南桂的帶領下,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研發成功,並獲得生產批件。賽隆藥業委託山西普德藥業加工生產,目前雙方共同持有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新藥證書。

2006年,由於藥品性能穩定,市場推廣力度大,很快在全國暢銷,賽隆藥業的營收也從幾十萬一下子飆升到一千多萬。

“說到這裡還有一個笑話。2005年我們的營收只有幾十萬,2006年年初的時候,蔡赤農蔡總在制定年度銷售計畫的時候說,我們今年的營收目標要達到一千萬,當時沒人敢相信。他這麼提,我當然很開心,但我心裡也沒底,從幾十萬到一千萬,對我們來說畢竟是一件大事。”蔡南桂說,“結果2006年我們的營收真的達到了一千萬,還超額完成了20%。”

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和節苷脂注射液(GM1注射液)

公司的另一款主打藥品是GM1注射液,這是一種從豬腦髓中提取出的藥品,提取純度達97%的單一成份,雜質不能大於0.5%,技術難度非常高。

“這個品種,從實驗室拿出的的東西是合格的,沒有問題的,但投入到大規模生產,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蔡南桂回憶說,“為此我傾注了大量的精力,白天黑夜地想解決辦法,曾經一度失眠。”

2009年,GM1注射液審批通過,賽隆藥業與西南藥業合作形成了規模生產,光GM1注射液一項就給賽隆藥業帶來上億營收。GM1注射液的成功也帶動了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的銷售,當年的企業總利潤達到五六千萬。——GM1注射液的成功研發帶出賽隆藥業第二個發展小高峰。

目前,賽隆藥業已經形成了以腦保護劑為龍頭,兼顧消化藥和抗生素的業務格局。其中GM1注射液和注射用腦蛋白水解物是由賽隆研發的主導產品,採用協力廠商合作模式生產。賽隆藥業擁有核心技術工藝,由合作方獲取生產批文,公司負責合作產品的全國總經銷。

此外,賽隆藥業還獨立研發了GM1原料藥、注射用泮托拉唑鈉、米力農原料藥及注射液等多個藥物品種,在神經系統藥物、質子泵抑制劑、新型抗生素取得一定成績。

無心插柳啟動上市計畫

2012年,合作夥伴山西普德藥業計畫要上市,對賽隆藥業進行盡調。普德藥業的董事長跟蔡南桂關係特別好,就把券商的朋友介紹給他認識。

“我也想學一些知識,讓券商幫忙看看公司有沒有問題,對公司健康發展也有好處,就這樣起了一個頭。”蔡南桂說,“這是典型的開弓沒有回頭箭。我經常開玩笑說,都是被他們推著上市的。”

2014年到2016年,賽隆藥業的營收分別達到1.78億元、2.37億元、2.5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2819.08萬、6331.79萬、6124.87萬。經過嚴苛的IPO審批,2017年9月12日,賽隆藥業在深交所敲響上市鐘聲,正式登陸資本市場。

2017年9月12日,賽隆藥業在深交所敲響上市鐘聲

說起創業的經驗,蔡南桂毫不猶豫地說“人才!”

“這麼多年下來,就算我再有能力,沒有那麼多精力,我能幹成什麼?哪一件事情不需要員工一點一點做出來?所以我特別感謝我們的員工。每年年終總結大會,我們管理層都要向員工真誠地90度鞠躬表示感謝。”

“人才不僅要引進來,還要留得住。這跟談女朋友是一樣的,首先要講誠信,承諾過的要兌現;其次要發自內心地善待員工。”

賽隆藥業成立了4家員工持股平臺,分別是珠海橫琴新區賽隆聚智投資有限公司、珠海橫琴新區賽捷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珠海橫琴新區賽博達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珠海橫琴新區賽普洛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從倉管員、司機到管理層均有持股,覆蓋生產、研發、後臺管理各個條線。公司還在岳陽為員工買了公寓樓,讓員工先“安居”再“樂業”。

“上市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更好地引進人才。相對于普通公司,上市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更大一些,員工走出去也更有面子。比如,‘丈母娘問,你在哪工作呀?——我在上市公司工作!’這不更有面子?”蔡南桂笑著說。

長沙賽隆鳥瞰圖

賽隆藥業旗下的長沙賽隆神經節苷脂科技有限公司和華容湘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從事食品、保健食品的生產銷售和飲料食品生產銷售。雖然目前產品剛剛上市,但飽含著蔡南桂未來的夢想和期待。

“目前公司的主打藥品是面向中老年人的,除了研發生產藥品治療疾病,我還想開發健康的食品、飲料,幫助人們在沒有生病的時候預防,提高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一個是製藥,一個是保健食品,這是未來公司發展的兩個方向。”

上一個15年,蔡南桂為了給孩子賺留學費用創立公司,如今不僅子女學業有成,而且還贈送了一份上市的大禮;下一個15年,這個小夢想又會給他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