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3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昨開幕《湄公河》《潘金蓮》成奪獎熱門

昨日第3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呼和浩特開幕,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發現, 昨晚的開幕式上知名演員寥寥無幾, 開幕晚會以歌舞表演為主,

這似乎也暗合了金雞百花電影節吸引力不足的尷尬。 記者採訪中, 多位元業內人士均表示, 儘管電影節影響力減弱是不爭事實, 但金雞獎對中小城市電影文化的普及、對中國電影的百花齊放仍有獨特的貢獻;金雞獎也應拋卻痼疾, 努力迎合電影市場, 才能擺脫“只有閉幕紅毯值得看”的尷尬。

《湄公河》有“最佳相”, 馮小剛有望拿導演獎

本屆金雞獎最佳影片在《七月與安生》《老炮兒》《血戰湘江》《我不是潘金蓮》《湄公河行動》中展開爭奪, 而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曹保平(《烈日灼心》)、程耳(《羅曼蒂克消亡史》)、管虎(《老炮兒》)、鄭大聖(《村戲》)爭奪最佳導演。 兩大重要獎項中, 只有《湄公河行動》和《我不是潘金蓮》兩部電影重合, 成為奪獎最大熱門。

2016年國慶檔上映的《湄公河行動》, 出人意料地拿到近12億票房, 被譽為主旋律題材“改造”成商業電影的標杆之作。 而在兩年前的上屆金雞獎中, 同樣是經典主旋律改編成商業片的《智取威虎山》就奪得最佳影片, 主旋律題材電影市場化、落地化一直是評委專家們多年呼籲的。 最佳導演方面, 馮小剛被公認最有希望。 “小剛炮”此前5次入圍金雞才拿過1次, 在他參加過的各大頒獎中“命中率”牢牢墊底, 這次馮導有望翻身雪恥。

鄧超、範冰冰想拿獎, 得翻兩座“金馬”大山

最佳男演員獎項集結了鄧超(《烈日灼心》)、包貝爾(《陸垚知馬俐》)、馮小剛(《老炮兒》)、塗們(《告別》)、廖凡(《師父》)5位優秀演員, 相比之下, 鄧超在《烈日灼心》中貢獻出教科書般的表演,

在收穫上海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後, 此次有望首次捧得金雞。 女演員方面, 白百何“攤上事兒”了, 宋佳的電影屬於喜劇片, 恐難入專家法眼, 相比之下範冰冰在《潘金蓮》中的表演, 已經為她得到國際電影節的認可, 且出道多年的她從未染指金雞, 此次獲獎可作為鼓勵。 不過, 鄧超、範冰冰要想收穫首尊金雞, 需要翻越兩尊“金馬”大山:馮小剛和周冬雨分別憑此次的入圍角色, 拿到過金馬獎最佳男、女演員, 對角色的塑造也得到了公認的好評, 他們將成為鄧超、範冰冰最大的競爭對手。

金雞獎只剩紅毯值得看?當改痼疾仍有意義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誕生已近40年, 影響力逐漸走弱已成不爭事實。 有業內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意義, 更多地轉向中小城市“藝術惠民”, “每個省市都有獨特的電影文化, 本屆金雞獎重點宣傳的就是內蒙古少數民族電影, 以及內蒙古籍電影人才, 金雞百花電影節走向中小城市, 對中國電影的‘百花齊放’有其貢獻。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專家電影獎, 金雞獎的評選十分嚴格, 甚至多屆出現獎項空缺, “像馮小剛在百花獎提名10次, 拿獎8次, 但金雞獎提名5次, 只拿過1次;徐帆提名6次全部失手。 這樣的嚴格標準, 也會吸引很多電影人努力沖獎。 ”有業內人士直言, 金雞獎堅守自身風格無可厚非, 但也應努力適應飛速發展的電影市場, “多搞更接地氣的活動, 杜絕屢次出現的雙黃蛋, 別淪為大眾口中‘只有閉幕紅毯值得看’的尷尬局面。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關力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