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原創短文:重讀《阿Q正傳》之感想

晚上閒聊無事, 想尋一本書來打發時間, 碰巧書架底下翻到一本封面發黃的,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 便靠在沙發隨意看看, 在無知自覺中, 又被“阿Q精神"吸引住了我的興趣。

魯迅先生在此書中, 注重解剖了清末民初中國社會的魂靈思想。 而他筆下的阿Q是一個卑怯, 懦弱, 也善於自高自大, 在又憨又傻中, 還是幾分狡滑的可憐蟲。 魯迅先生在他身上刻化出社會底層的老百姓之特證, 就是“阿Q精神”。

對於阿Q這個人物, 魯迅先生是以“哀其不幸, 怒而不爭”的形式來進行描寫的。 阿Q本質上一個淳樸而又老實的農民, 但因社會的陰暗腐朽, 就造就了他的精神病態的心理。 當他受人欺負淩辱時, 他總是一句話“小子打老子”, 算是對他精神上的我自安慰, 回過頭他可去欺負調戲小尼姑。 他也盲目糊塗的喊著鬧革命了, 造反了, 可臨了要殺他的頭時, 連革命是什麼都不知道,

這充分體現阿Q的無知和他的可悲可憐。 這也是魯迅先生對封建落後社會, 對愚味無知群體的深刻批露。

阿Q的精神勝利法, 是對冷漠無情而又險惡的社會環境, 是給予自已精神寄託的一種方式。 顯然“阿Q精神”, 在許多人眼內是不認可的, 是不被肯定的。

但是“阿Q精神”並不是一概而論, 一無是處, 也許在某種程度上, 它可以啟發我們驅除失敗受挫的陰影, 樹立起信心。

在當下社會中, 激烈殘酷的竟爭無處不有, 在職場中有幾個能成為真正的佼佼者和人上人, 可其餘的人都只能敗下陣來。 可這時“阿Q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與高手過招, 既是失敗也是提升自己的一次機會”。 所以“阿Q精神”就是給人保持一種良好狀態。 其實, 在大城市節奏緊張的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中, 每天人們何常又不是處在這種精神狀態之中。

從書的封面照上, 在魯迅先生的憂慮沉悶的眼神裡, 可以看出他一片憂國憂民的情懷, 也壓抑著他對當時社會的許多無奈。 只能用他那尖銳的筆峰, 對這世態炎涼的黑暗社會, 進行有力的揭露批駁和評擊發洩, 用呐喊來喚醒民眾。

我最欣賞魯迅先生的這一句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也是他自已一生人格品質的真實寫照。 半夜的鐘聲, 把我從看書與思緒中敲醒, 不早了該休息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