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吳湘雲:花是收拾你目光的容器

“江南敘事·花”藝術展參展藝術家 吳湘雲

錢曉征, “江南敘事·花”藝術展總策劃。 可一集團總經理, 可一美術館館長, KEYIART可一藝術衍生品品牌創始人。

錢曉征:提到花, 您最先想到的是什麼花?

吳湘雲:世間的每一朵。

錢曉征:為什麼?

吳湘雲:我腦子裡的花一朵朵開出來, 芍藥、牡丹, 蓮花、連翹, 杜鵑、紫薇, 臘梅、丁香, 八寶、美人蕉, 老鴉嘴、玄胡索等等, 可以像相聲中的報菜名一口氣報上一大段。 大如盆碗小似米粒兒的,

開得氣勢喧嘩的, 開得精緻含蓄的, 非得給我開成一個花花世界才甘休。

錢曉征:您最喜歡什麼花?

吳湘雲:芍藥。

錢曉征:您對芍藥有什麼特殊感受?

吳湘雲:《紅樓夢》裡有一段“湘雲醉臥芍藥圃”。 在四五月的春天, 花園裡走著一個醉醺醺的姑娘。 姑娘被暖風吹著, 找一石椅或一處平坦的湖石, 攏一些芍藥落花, 枕上, 或直接撲倒在落花上睡去, 輕起的鼾聲和著嗡嗡的蜜蜂聲。 芍藥輕薄的花瓣在微風中像蝴蝶的翅翼翻飛, 花瓣灑落在湘雲的身上翻落進夢裡。 這一幅同時擁有華彩喜悅和傷春物哀的畫, 不能畫也不必畫, 一畫就實就俗。

錢曉征:理解了, 您就是湘雲。 關於花, 您還有哪些記憶?

吳湘雲:最早對植物和花的認識是在小學時候。

老師帶著全班學生, 背著鋪蓋去山裡采了一個星期的草藥。 我認識了鴨蹠草、七葉一枝花、紫蘇、金剛藤、杜鵑等。 今天回頭看, 這可以算是一堂田野式的植物課, 同時對山水、溪流瀑布有了實體感官儲備, 為以後欣賞山水畫和花鳥畫做了藍本鋪墊。

錢曉征:您每年會去古林公園寫生, 為此您寫過一本《古林白描日誌》, 可見您對花不僅是喜愛, 更是您藝術創作的物件和源泉。 生活中, 您養花嗎?

吳湘雲:我在花盆裡種過太陽花, 又叫午時花。 種過鳳仙花。 把鳳仙花采了搗碎加上明礬敷在指甲上, 用布包起, 一夜過後指甲就紅了。 我開心得不得了。 學畫以後, 某天守著一盆水仙花不敢睡覺, 大概還有淚眼婆娑的可能。

畫了幾支水仙, 畫了幾顆雨花石, 還題了一句詩。 這分明是中了“只恐夜深花睡去”的“毒”。

錢曉征:中了花毒, 必是花癡, 如此, 在您的生活中, 一定發生過很多與花有關的故事。

吳湘雲:七十年代初, 被稱為“陶都”的地方, 陶器滿眼都是, 瓦松也不少, 花草卻不多。 在我們花樣年華的時候沒有人談論“花”, 在談論“螺絲釘”。 但這都擋不住一群少女對美的嚮往。 不知是誰從哪裡傳來一種做梅花的方法, 把蠟燭放容器裡點火化開, 放入洋紅顏料, 用試管底部圓弧的部位輕輕蘸一下蠟汁, 放進冷水裡, 一片梅花瓣就做好了, 然後在樹枝上纏了棉花的地方一片片用蠟把花瓣粘上。 當我看著自己做的遠看可以亂真的梅花插在花瓶裡,

真是高興得不得了。 真梅花大概是八十年代初來到南京去梅花山才見到, 還留下一張一本正經站那裡寫生的照片。

錢曉征:您算得上是花的知音。 對“花”這個詞彙, 您怎麼解讀?

吳湘雲:花給人的直觀感覺是好看、漂亮、美, 常常用來形容美麗的女子。 用植物學的說法, 花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花托、花瓣、花蕊都是植物在招蜂引蝶為了授粉, 目的是結果產生種子。 說到這裡, 要說一下“地球第一花”在哪裡。 這朵來自白堊紀的花叫“遼寧古果”, 現在正掛在雞鳴寺隔壁“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牆上, 一支分叉的小草, 頂端結著一個開花後的小果, 是1998年在中國遼西發現的被子植物, 為世界至今發現最早的花。 一億多年前的花很小, 那時還沒有人什麼事, 開句玩笑,人是被花看著進化的。等到人看花的時候,培植、嫁接、基因,這人為進化的花樣就越來越多了,何止萬紫千紅。生活中離不開花,糧食、蔬菜、水果處處是花。

錢曉征:您也常用詩歌來表現花,“花”在詩歌、繪畫等藝術中,有很多象徵意義,您如何理解“花”的象徵意義?

吳湘雲:花出現在歌謠裡,《詩經》裡的《桃夭》就把桃花比作美麗女子,並寄以宜室宜家結果繁衍的希望。花可以有一部形狀、顏色、香味分門別類植物學的原典。因為人的心情、心理、比喻、衍生在花中投射,在詩歌、文學、戲曲、電影和宗教等方面頻頻出現,可以整理出另一部屬於花的人類學的大辭典。例如:十二花神、十二釵、十二花魁;蓮花與埃及、蓮花與佛教、百合玫瑰與基督教、蘭花與伊斯蘭教;花與詩歌以及中外詩人對花的不同抒寫......甚至可以有花與愛情、花與姓名、花與星座。真要整理這套“花”的辭書不知要弄花多少雙眼睛呢(此處老花眼竊笑一下)。花,曾有著名的美學先生說:古時“花”通“華”,中華可能曾以“花”為圖騰。

錢曉征:花,一直是您藝術創作的重要物件。

吳湘雲:是的。自從學習花鳥畫開始,花一直是我繪畫的物件,繪畫有寫真的、變體的以及2008年開始畫的《生命的界分和連結》系列。

錢曉征:是因為喜愛花,花更適合你表達的語言?

吳湘雲:這麼多年一直畫與花有關的畫,只能認為這是適合我表達的語言,或者說這是我想說給自己和他人聽的話。對美好的嚮往及對美好瞬息即逝的永恆定格以持之以恆的行動證明。

錢曉征:有人認為:傳統繪畫中,山水、人物和花鳥,其中花鳥畫成就最高,您認同嗎,為什麼?

吳湘雲:自晉以後,花鳥畫從人物畫背景中獨立出來,徐熙、黃筌、崔白、趙昌、趙佶、林椿、李迪、錢選、林良、呂紀和徐渭等等把花鳥畫推向了完善的境界,這種高度只給後來者留了一條絕處逢生的窄縫。這樣反推,可以認同。

錢曉征:您的花鳥畫,有人評價,有一種神性,您如何定位您的作品?

吳湘雲:我不確定自己作品有神性,不過我喜歡神性年代的雕刻、壁畫和故事,今天看它們可能覺得不科學不合理,但很有趣。先祖們用想像力營造了一個空間,把想得通的想不通的問題扔進裡面,在實在的空間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日子。就像今天我們喜歡科幻的東西,同樣也是我們造了一個地方放希望和恐懼的。

錢曉征:你從事花鳥畫創作多少年?這些年,你不斷在求變,推動你不斷求變的動力是什麼?

吳湘雲:從學習到現在四十年,畫了有三十多年了。求變的動力是尋找合適的表達方式,不想重複自己。

錢曉征:此次參加以“花”為展覽主題,您的參展作品是什麼樣?

吳湘雲:為了這次“花”展,我特意畫了三幅較大的畫,前後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不知效果如何,很期待。

錢曉征:作品的寓意?

吳湘雲:作品的寓意還是“生命的界分和連結及喜悅”。想表達人類與環境存在的美好脆弱的密切關係。繪出生物之間互相依存詼諧喜樂的聯絡圖。

錢曉征:關於“江南與花”,您如何理解這兩者之間的聯繫?

吳湘雲:無論是地域的江南還是文化的江南,它處在一個四季分明的地帶,既不酷熱又不極寒。一年四季都有花開,從梅花、迎春、桃花、牡丹、芍藥…菊花、桂花、臘梅花,還有婆婆納、薺菜花、蒲公英,樹有樹花草有草花。有花相伴,江南就溫潤,日子也富實,吟個詩弄幅畫唱個曲,成了標配。

錢曉征:大自然之中的“花”,和藝術作品中的花,您如何理解這兩者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吳湘雲:大自然中的花是藝術作品的元素,就好比是一種文字,用文字寫成一片文章,完成一幅畫。畫裡的花是“文字”組合以後的花,包含了作者的意向和表達,是一種藝術再現。

錢曉征:您如何理解“花”藝術展?

吳湘雲:江南四月,桃紅柳綠,櫻花如雪,踏春遊春襟戀花香。自古以來,上巳天文人墨客曲水流觴吟詩作畫,如今,以“花”為名南北藝術家共聚可園,在展覽館展出“花”,因花而欣喜,因花引向關注大自然,走向大自然。“花”會給我們什麼驚喜呢?期待藝術家的“花”與自然界的花在江南盛開,交相輝映。

錢曉征:“江南敘事·花”藝術展,三十多位參展藝術家,有水墨、油畫、版畫,有雕塑、裝置、影像、攝影等。在這樣的群展中,請用一句話概括您的參展作品。

吳湘雲:三張畫了花的花紙。

錢曉征:在您的作品中,花是什麼?

吳湘雲:花是收拾你目光的容器。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藝術展 參展藝術家吳湘雲作品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一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一 局部圖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二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二 局部圖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三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三 局部圖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本期對話參展藝術家:

吳湘雲,“江南敘事·花”藝術展參展藝術家,居南京。最近幾年創作“生命的界分和連結”系列作品,最近出版《古林白描日誌》。喜歡畫畫寫寫走走看看。

本期對話嘉賓:

錢曉征,“江南敘事·花”藝術展總策劃。可一集團總經理,可一美術館館長,KEYIART可一藝術衍生品品牌創始人。

延伸閱讀: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藝術展

總 策 劃 | 錢曉征

藝術顧問 | 李小山 蘇新平

策 展 人 | 林書傳 湯宇

視覺支援 | 許靜

視覺設計 | 劉乃瑜

主辦單位 | 可一美術館

學術支持 |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協辦單位 | 江蘇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 鎮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句容市文化旅遊局 現代快報·藝加文投 大雷集團 半城讀書會

媒體支持 | 媒體支持: CCTV《寫意人生》欄目 中國美術報 雅昌藝術 《藝術市場》雜誌 交匯點·昆蟲記 藝事薈 大美術雜誌 騰訊房產南京站 《樓事》雜誌 《遠方的家》雜誌 《讀天下》雜誌

贊助支持 | 獅王傳媒

展覽位址:江蘇省南京市仙林東寶華山西麓環山路1號可園·藝墅/可一美術館

開幕時間:2017年4月1日下午14點

參展藝術家(按照姓名的拼音排序):

陳輝 陳琦 叢偉 馮且 范揚 黃河 何玲 劉偉冬 劉兵 劉國夫 劉麗萍 羅荃木 蘇澄 單鼎凱 沈勤 蘇新平 孫良 武宏 吳思駿 吳湘雲 許靜 徐弘 許翔 于方 喻慧 楊明 姚媛 周京新 朱建忠 趙勤 張權 張月 祝延存 朱贏椿 張正民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 藝術展

開幕式流程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藝術展

4月1日下午14點

在可一美術館一樓展廳,舉行開幕儀式

1

簽到

時間:14:00-14:30

地點:可一美術館一樓

流程:嘉賓簽到、湖邊下午茶、茶歇

參觀KEYIART藝術衍生品

2

開幕式

時間:14:30-15:30

地點:可一美術館一樓

流程:句容市領導 致歡迎辭

省市領導 致賀辭

參展藝術家代表及藝術顧問致辭

3

觀展

時間:15:30-16:30

地點:可一美術館二樓、三樓

流程:觀賞“江南敘事·花”藝術展

4

賞花

時間:16:30-17:00

流程:乘坐以玫瑰花裝點的房車,遊覽可園

可一美術館 外景

可一美術館 外景

可一美術館KEYI Art Museum

南京仙林東寶華山西麓環山路1號可園

Xianlin District(East),Nanjing City.

No.1,Huanshan Road,Baohua Mountain(West),KEYI Art Zone

週二至周日10:00--17:00 週一閉館在南京,您可選擇以下行車路線到達可一美術館:

1、出玄武湖隧道,沿312國道東行25公里,至寶華鎮鎮政府,右轉。右手可見道旗指引。

2、出中山門,上滬寧高速,沿仙林大道東行15公里左右,到仙林翠穀,左轉。左手可見道旗指引。

3、乘地鐵2號線到經天路站下,您可以提前致電:025--68035556、025--68035557,可一美術館將安排專車在經天路站,接送您至目的地。

可一美術館

可一美術館位於可園的中心位置,依山傍水,展廳面積4000平米,展線800米,以輕設計重空間的理念,確保室外空間與自然融為一體,室內空間則更為開放和自由。

可一美術館的發展目標,是有計劃地整體策劃、推廣江南最優秀的藝術家,同時致力於發掘扶持年輕藝術家,關注藝術院校的藝術力量。可一美術館與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聯合舉辦“時·區:當代高校青年教師的創作與探索”;與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等高校簽訂“大學生實習基地”;“江蘇省青年人才創新基地可一基地”正式掛牌等一系列青年人才培訓計畫。可一美術館未來發展將跟蹤大學生、青年群體,關注他們的學習、創業,並提供發展平臺。

可一美術館自開辦起,孜孜以求自身發展模式,以自主研發KEYIART系列藝術衍生品,尋找民營美術館的自身造血功能。

可一美術館依託可園的綜合資源,以“江南敘事”為主題,立足可一藝術村,面向全國,開展收藏與展覽的規範運作,並將藝術衍生。作為有著江南文化底蘊的文化機構,在傳承與拓展具有江南特質的文化圖景上,可一美術館抱有理想與使命。

開句玩笑,人是被花看著進化的。等到人看花的時候,培植、嫁接、基因,這人為進化的花樣就越來越多了,何止萬紫千紅。生活中離不開花,糧食、蔬菜、水果處處是花。

錢曉征:您也常用詩歌來表現花,“花”在詩歌、繪畫等藝術中,有很多象徵意義,您如何理解“花”的象徵意義?

吳湘雲:花出現在歌謠裡,《詩經》裡的《桃夭》就把桃花比作美麗女子,並寄以宜室宜家結果繁衍的希望。花可以有一部形狀、顏色、香味分門別類植物學的原典。因為人的心情、心理、比喻、衍生在花中投射,在詩歌、文學、戲曲、電影和宗教等方面頻頻出現,可以整理出另一部屬於花的人類學的大辭典。例如:十二花神、十二釵、十二花魁;蓮花與埃及、蓮花與佛教、百合玫瑰與基督教、蘭花與伊斯蘭教;花與詩歌以及中外詩人對花的不同抒寫......甚至可以有花與愛情、花與姓名、花與星座。真要整理這套“花”的辭書不知要弄花多少雙眼睛呢(此處老花眼竊笑一下)。花,曾有著名的美學先生說:古時“花”通“華”,中華可能曾以“花”為圖騰。

錢曉征:花,一直是您藝術創作的重要物件。

吳湘雲:是的。自從學習花鳥畫開始,花一直是我繪畫的物件,繪畫有寫真的、變體的以及2008年開始畫的《生命的界分和連結》系列。

錢曉征:是因為喜愛花,花更適合你表達的語言?

吳湘雲:這麼多年一直畫與花有關的畫,只能認為這是適合我表達的語言,或者說這是我想說給自己和他人聽的話。對美好的嚮往及對美好瞬息即逝的永恆定格以持之以恆的行動證明。

錢曉征:有人認為:傳統繪畫中,山水、人物和花鳥,其中花鳥畫成就最高,您認同嗎,為什麼?

吳湘雲:自晉以後,花鳥畫從人物畫背景中獨立出來,徐熙、黃筌、崔白、趙昌、趙佶、林椿、李迪、錢選、林良、呂紀和徐渭等等把花鳥畫推向了完善的境界,這種高度只給後來者留了一條絕處逢生的窄縫。這樣反推,可以認同。

錢曉征:您的花鳥畫,有人評價,有一種神性,您如何定位您的作品?

吳湘雲:我不確定自己作品有神性,不過我喜歡神性年代的雕刻、壁畫和故事,今天看它們可能覺得不科學不合理,但很有趣。先祖們用想像力營造了一個空間,把想得通的想不通的問題扔進裡面,在實在的空間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日子。就像今天我們喜歡科幻的東西,同樣也是我們造了一個地方放希望和恐懼的。

錢曉征:你從事花鳥畫創作多少年?這些年,你不斷在求變,推動你不斷求變的動力是什麼?

吳湘雲:從學習到現在四十年,畫了有三十多年了。求變的動力是尋找合適的表達方式,不想重複自己。

錢曉征:此次參加以“花”為展覽主題,您的參展作品是什麼樣?

吳湘雲:為了這次“花”展,我特意畫了三幅較大的畫,前後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不知效果如何,很期待。

錢曉征:作品的寓意?

吳湘雲:作品的寓意還是“生命的界分和連結及喜悅”。想表達人類與環境存在的美好脆弱的密切關係。繪出生物之間互相依存詼諧喜樂的聯絡圖。

錢曉征:關於“江南與花”,您如何理解這兩者之間的聯繫?

吳湘雲:無論是地域的江南還是文化的江南,它處在一個四季分明的地帶,既不酷熱又不極寒。一年四季都有花開,從梅花、迎春、桃花、牡丹、芍藥…菊花、桂花、臘梅花,還有婆婆納、薺菜花、蒲公英,樹有樹花草有草花。有花相伴,江南就溫潤,日子也富實,吟個詩弄幅畫唱個曲,成了標配。

錢曉征:大自然之中的“花”,和藝術作品中的花,您如何理解這兩者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吳湘雲:大自然中的花是藝術作品的元素,就好比是一種文字,用文字寫成一片文章,完成一幅畫。畫裡的花是“文字”組合以後的花,包含了作者的意向和表達,是一種藝術再現。

錢曉征:您如何理解“花”藝術展?

吳湘雲:江南四月,桃紅柳綠,櫻花如雪,踏春遊春襟戀花香。自古以來,上巳天文人墨客曲水流觴吟詩作畫,如今,以“花”為名南北藝術家共聚可園,在展覽館展出“花”,因花而欣喜,因花引向關注大自然,走向大自然。“花”會給我們什麼驚喜呢?期待藝術家的“花”與自然界的花在江南盛開,交相輝映。

錢曉征:“江南敘事·花”藝術展,三十多位參展藝術家,有水墨、油畫、版畫,有雕塑、裝置、影像、攝影等。在這樣的群展中,請用一句話概括您的參展作品。

吳湘雲:三張畫了花的花紙。

錢曉征:在您的作品中,花是什麼?

吳湘雲:花是收拾你目光的容器。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藝術展 參展藝術家吳湘雲作品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一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一 局部圖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二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二 局部圖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三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吳湘雲 《看!那邊》之三 局部圖 175×93cm 紙本繪畫 2016年

本期對話參展藝術家:

吳湘雲,“江南敘事·花”藝術展參展藝術家,居南京。最近幾年創作“生命的界分和連結”系列作品,最近出版《古林白描日誌》。喜歡畫畫寫寫走走看看。

本期對話嘉賓:

錢曉征,“江南敘事·花”藝術展總策劃。可一集團總經理,可一美術館館長,KEYIART可一藝術衍生品品牌創始人。

延伸閱讀: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藝術展

總 策 劃 | 錢曉征

藝術顧問 | 李小山 蘇新平

策 展 人 | 林書傳 湯宇

視覺支援 | 許靜

視覺設計 | 劉乃瑜

主辦單位 | 可一美術館

學術支持 |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

協辦單位 | 江蘇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 鎮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句容市文化旅遊局 現代快報·藝加文投 大雷集團 半城讀書會

媒體支持 | 媒體支持: CCTV《寫意人生》欄目 中國美術報 雅昌藝術 《藝術市場》雜誌 交匯點·昆蟲記 藝事薈 大美術雜誌 騰訊房產南京站 《樓事》雜誌 《遠方的家》雜誌 《讀天下》雜誌

贊助支持 | 獅王傳媒

展覽位址:江蘇省南京市仙林東寶華山西麓環山路1號可園·藝墅/可一美術館

開幕時間:2017年4月1日下午14點

參展藝術家(按照姓名的拼音排序):

陳輝 陳琦 叢偉 馮且 范揚 黃河 何玲 劉偉冬 劉兵 劉國夫 劉麗萍 羅荃木 蘇澄 單鼎凱 沈勤 蘇新平 孫良 武宏 吳思駿 吳湘雲 許靜 徐弘 許翔 于方 喻慧 楊明 姚媛 周京新 朱建忠 趙勤 張權 張月 祝延存 朱贏椿 張正民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 藝術展

開幕式流程

“江南敘事·第四季·花”藝術展

4月1日下午14點

在可一美術館一樓展廳,舉行開幕儀式

1

簽到

時間:14:00-14:30

地點:可一美術館一樓

流程:嘉賓簽到、湖邊下午茶、茶歇

參觀KEYIART藝術衍生品

2

開幕式

時間:14:30-15:30

地點:可一美術館一樓

流程:句容市領導 致歡迎辭

省市領導 致賀辭

參展藝術家代表及藝術顧問致辭

3

觀展

時間:15:30-16:30

地點:可一美術館二樓、三樓

流程:觀賞“江南敘事·花”藝術展

4

賞花

時間:16:30-17:00

流程:乘坐以玫瑰花裝點的房車,遊覽可園

可一美術館 外景

可一美術館 外景

可一美術館KEYI Art Museum

南京仙林東寶華山西麓環山路1號可園

Xianlin District(East),Nanjing City.

No.1,Huanshan Road,Baohua Mountain(West),KEYI Art Zone

週二至周日10:00--17:00 週一閉館在南京,您可選擇以下行車路線到達可一美術館:

1、出玄武湖隧道,沿312國道東行25公里,至寶華鎮鎮政府,右轉。右手可見道旗指引。

2、出中山門,上滬寧高速,沿仙林大道東行15公里左右,到仙林翠穀,左轉。左手可見道旗指引。

3、乘地鐵2號線到經天路站下,您可以提前致電:025--68035556、025--68035557,可一美術館將安排專車在經天路站,接送您至目的地。

可一美術館

可一美術館位於可園的中心位置,依山傍水,展廳面積4000平米,展線800米,以輕設計重空間的理念,確保室外空間與自然融為一體,室內空間則更為開放和自由。

可一美術館的發展目標,是有計劃地整體策劃、推廣江南最優秀的藝術家,同時致力於發掘扶持年輕藝術家,關注藝術院校的藝術力量。可一美術館與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聯合舉辦“時·區:當代高校青年教師的創作與探索”;與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等高校簽訂“大學生實習基地”;“江蘇省青年人才創新基地可一基地”正式掛牌等一系列青年人才培訓計畫。可一美術館未來發展將跟蹤大學生、青年群體,關注他們的學習、創業,並提供發展平臺。

可一美術館自開辦起,孜孜以求自身發展模式,以自主研發KEYIART系列藝術衍生品,尋找民營美術館的自身造血功能。

可一美術館依託可園的綜合資源,以“江南敘事”為主題,立足可一藝術村,面向全國,開展收藏與展覽的規範運作,並將藝術衍生。作為有著江南文化底蘊的文化機構,在傳承與拓展具有江南特質的文化圖景上,可一美術館抱有理想與使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