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票質押新規要防止風險“地下化”和“隱形化”

股票質押新規是為了防止風險, 所以, 必須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風險隱藏和轉移, 避免引發新的風險!

股票質押新規

滬深交易所日前發佈《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2017年徵求意見稿)》,

突出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要求, 強化股票質押的風險管理, 制定了單檔股票質押比例不超過50%, 質押率上限不超過60%等“紅線”。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提供的資料, 截至9月11日, 兩市共有122只個股的質押股票占總股本的比例超過50%, 8只個股質押股權比例超過70%。 應當說, 突破質押“紅線”的上市公司數量並不是很多, 占比也不是很大。 即便如此, 這些質押比例偏高的公司, 仍然可能是市場的一大風險源。 特別是在市場不是很穩定, 空頭比多頭影響力更大的情況下, 出現風險的概率也更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 管理層為了化解可能存在的風險, 從政策上鼓勵上市公司做強做優實業、做好主業,

避免過度質押導致資金體外迴圈, 影響上市公司健康發展, 出臺了股票質押新規, 設置了股票質押的“紅線”。 應當說, 是完全符合當前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的, 也是有利於市場穩定和上市公司健康運行的。

很顯然, 新規對多數上市公司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即便是質押比例超過50%的公司, 也未必就構成威脅, 關鍵要看上市公司的運行狀況、質押資金的用途、股票在市場的的表現。 因為, 新規採取的是新老劃斷的原則, 亦即已經突破“紅線”的, 並沒有要求立即回到“紅線”之內。 自然, 運行狀況較好、市場表現比較穩定的公司, 就不會受到影響。 相反, 那些原本就市場表現搖搖晃晃、經營狀況也不樂觀、且質押比例超過50%的公司,

情況可能就要危險一點、影響也要大一點。 一旦市場出現下跌, 或者個股出現問題, 都會使現行的質押格局被打破, “紅線”被進一步突破。 到時候, 如果控股股東拿不出錢來補倉, 問題就複雜了。

股票質押新規

由於很多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質押,

是為了募集資金用於專案投資、技術孵化、收購股權等, 並有可能在這些項目、技術等做成功後, 注入到上市公司, 做大做強做優上市公司。 新規出臺後, 毫無疑問會增加這些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 導致這些上市公司必須通過其他管道募集資金, 繼而增加融資成本。 如此一來, 對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做優會不會產生影響, 是一種考驗。 不僅如此, 相關的上市公司, 會不會通過股權“保管”、“託管”等方式, 到地下金融組織、民營投資機構等獲取資金, 使上市公司風險“地下化”和“隱形化”。 不僅如此, 此類融資方式, 融資成本也會很高。

所以, 面對股票質押新規出臺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有關方面要密切關注, 要在最大限度發揮新規作用、展現新規魅力的同時,

盡可能地減少可能出現的問題。 質押新規, 必須以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為目標, 讓上市公司自覺規範運行。 如果每家上市公司都能清楚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正確把握好投資、運營和管理等方面的關係, 揚長避短, 發揮優勢、避免劣勢, 能夠在做好主業、做強優勢產品、做優技術的基礎上擴大生產能力、提升市場佔有率, 並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技術研發、產品研製和股權收購、資產重組等, 企業的發展才會更有活力、更有市場競爭力。

股票質押新規

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 一些超過或接近質押“紅線”的上市公司, 其通過質押獲取的資金, 並沒有用於做強做優做好主業上, 也沒有用於相關或相近產業、產品、股權的收購上, 而被用於其他方面了,有的甚至被轉移。如此一來,先規範、再放開,就顯得更為重要,避免出了大問題後再去清理和整改。從這個角度來看,縱然新規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但從總體上講,是利遠大於弊。而可能出現的“弊”,只要在政策上稍稍把握好,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其中,預防上市公司利用股權變相質押,導致風險“地下化”和“隱形化”,是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tanhaojun1962

而被用於其他方面了,有的甚至被轉移。如此一來,先規範、再放開,就顯得更為重要,避免出了大問題後再去清理和整改。從這個角度來看,縱然新規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但從總體上講,是利遠大於弊。而可能出現的“弊”,只要在政策上稍稍把握好,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其中,預防上市公司利用股權變相質押,導致風險“地下化”和“隱形化”,是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

譚浩俊【原創】

更多精彩文章,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tanhaojun196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