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徐崢、吳京、王寶強到李晨,明星為什麼爭著轉做導演?

近幾年, 中國內地影壇刮起了明星當導演的風潮, 單純說內地明星的話, 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徐崢, 憑藉《泰囧》在2012年收入12.67億元票房,

國產片最高票房紀錄保持了3年, 一直到2015年被《捉妖記》的24億元成績打破。 不管怎麼說, 徐崢做導演都是風光無限, 之後的《港囧》還收入了16億元票房, 也是成績耀眼。 港臺那邊明星當導演的故事真是源遠流長, 本文暫且不表, 以後專門再寫。

內地不僅僅是徐崢, 在徐崢之前有姜文《讓子彈飛》、徐靜蕾《杜拉拉升職記》等演員的成功轉型當導演, 徐崢之後也有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陳思誠《唐人街探案》、鄧超《分手大師》、吳京《戰狼》系列、大鵬《煎餅俠》、王寶強《大鬧天竺》等眾多的成功案例, 而且明星當導演的熱潮似乎沒有退潮的趨勢, 反而越來越熱。

且不說還在熱映的票房巨無霸《戰狼2》由吳京自導自演, 今年國慶檔還有李晨自導自演《空天獵》、大鵬自導自演《縫紉機樂隊》將映, 未來還有很多明星轉型做導演的電影在路上, 為什麼明星爭著轉做導演?而且很多明星導演的電影經常能票房大賣?這種現象對於電影工業而言是否健康?

為什麼明星爭著轉做導演?

現在是中國電影特別熱鬧的時候, 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票房可能會突破50億, 目標小一點, 過5億也是有可能的。 電影這麼好賣, 但好導演太少, 雖然電影院校每年畢業那麼多導演系的學生, 但年輕人畢竟是年輕, 讓電影公司給他們1000萬、2000萬去拍電影, 是讓電影公司覺得很冒險的事情。

所以, 電影公司也願意把資金投入到有經驗、或者是有號召力的導演身上, 即便是一個“新導演”。 我這裡說的新導演, 就是像徐崢、吳京、李晨這樣的明星, 他們雖然沒有導演過電影, 但至少參與了多年的影視劇拍攝, 私底下可能也實際操作或者學習過導演的工作, 現場執導經驗並不缺, 他們顯然要比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或者新人導演更容易讓投資方放心。

導演人選不少, 但明星本身就自帶號召力, 他們轉型做導演就已經是新聞了, 這對於一部電影而言是有足夠的宣傳力度。 加上現在好劇本少, 明星又有很強的傾述和表達欲望, 他們更願意掌握主動權, 在市場這麼好的前提下, 明星當導演也是市場環境所造就的。

畢竟我們不像是好萊塢, 有那麼多成熟的商業片導演。

為什麼明星導演的電影經常能票房大賣?

鄧超《分手大師》6.65億元票房

大鵬《煎餅俠》11億元票房

徐崢《港囧》16億元票房

王寶強《大鬧天竺》7.58億元票房

吳京《戰狼2》56億元票房(還在上映)

從幾個簡單的資料就能看到, 很多明星當導演的電影作品,票房收入是很驚人的。吳京甚至憑藉《戰狼2》拿下了中國內地影史總冠軍!直接把《速度與激情7》、《美人魚》等中外超級賣座大片打敗,表現相當可怕。

為什麼明星們的導演作品能這麼猛?其實因為每部電影的出品年份和上映環境不同,還有每部電影的題材不同,電影賣座是有很多利好因素的。總體來說,這些明星電影成功是因為把握住了觀眾和市場的脈搏,他們明白觀眾喜歡看什麼,而且他們的電影娛樂化包裝足夠出色,加上本身到位的市場行銷,例如大鵬宣傳《煎餅俠》就跑了全國30座城市的路演,《縫紉機樂隊》增加到了50座。還有吳京幾乎是拼命去完成《戰狼》系列,第一部把自己房子都押出去籌錢拍戲。

明星對於自己導演的電影用心用力,而且他們很清楚知道主流的年輕觀眾喜歡什麼,因為像吳京、王寶強、大鵬這些導演本身也就是30~40歲的年紀,算是青年人,瞭解年輕人的想法,把握潮流,電影語言也更容易被大眾所青睞,票房才造就了一個個紀錄。

演員做導演這種現象對於電影工業而言是否健康?

明星演員當導演在全世界都屢見不鮮,畢竟明星有號召力,有經驗,讓他們去當導演,對於市場前景而言是相對保險。

但是,明星當導演不能也不會成為導演群體的主要血液來源,廣大導演群體還是要依靠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畢竟學習4年,再到現場實習幾年不等,這樣的導演更容易專心于導演這個崗位。

現在明星演員當導演成為熱潮,是當下特點環境所致,或許過了幾年,就沒有那麼多明星想做導演了,說到底,導演責任重大,專心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最是最佳選擇。

崔汀/文

很多明星當導演的電影作品,票房收入是很驚人的。吳京甚至憑藉《戰狼2》拿下了中國內地影史總冠軍!直接把《速度與激情7》、《美人魚》等中外超級賣座大片打敗,表現相當可怕。

為什麼明星們的導演作品能這麼猛?其實因為每部電影的出品年份和上映環境不同,還有每部電影的題材不同,電影賣座是有很多利好因素的。總體來說,這些明星電影成功是因為把握住了觀眾和市場的脈搏,他們明白觀眾喜歡看什麼,而且他們的電影娛樂化包裝足夠出色,加上本身到位的市場行銷,例如大鵬宣傳《煎餅俠》就跑了全國30座城市的路演,《縫紉機樂隊》增加到了50座。還有吳京幾乎是拼命去完成《戰狼》系列,第一部把自己房子都押出去籌錢拍戲。

明星對於自己導演的電影用心用力,而且他們很清楚知道主流的年輕觀眾喜歡什麼,因為像吳京、王寶強、大鵬這些導演本身也就是30~40歲的年紀,算是青年人,瞭解年輕人的想法,把握潮流,電影語言也更容易被大眾所青睞,票房才造就了一個個紀錄。

演員做導演這種現象對於電影工業而言是否健康?

明星演員當導演在全世界都屢見不鮮,畢竟明星有號召力,有經驗,讓他們去當導演,對於市場前景而言是相對保險。

但是,明星當導演不能也不會成為導演群體的主要血液來源,廣大導演群體還是要依靠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畢竟學習4年,再到現場實習幾年不等,這樣的導演更容易專心于導演這個崗位。

現在明星演員當導演成為熱潮,是當下特點環境所致,或許過了幾年,就沒有那麼多明星想做導演了,說到底,導演責任重大,專心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最是最佳選擇。

崔汀/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