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盲人鋼琴調律師楊康:在音符中躍動光明人生

圖為楊康正在調律。 王育民攝

□通訊員王育民 徐雲楠

記 者 湯潤清

春暖花開的日子, 行走于唐山市路北區光明路北段, 經常會聽到悠揚的鋼琴聲。

在一家名叫“添翼鋼琴城”的琴行裡, 我們尋到了琴聲之源。 鋼琴前, 一個小夥子一會兒熟練地彈奏著音符, 一會兒又將止音帶塞進琴弦的縫隙, 之後一手在對應的琴鍵上敲彈著, 認真地用耳朵辨別著音準, 一手握著調琴扳手不住地控制著弦軸的鬆緊, 以便調整至最佳狀態。

這個小夥子叫楊康, 今年31歲, 是一位盲人鋼琴調律師。

楊康一出生也曾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但6歲時, 他的視力突然下降, 後來被確診長了一種叫作“視網膜母細胞腫瘤”的惡性腫瘤。 為了保住性命, 11歲時, 楊康無奈選擇了摘除雙眼眼球, 從此, 徹底失去了原本光明的世界。

痛苦、絕望, 不言而喻地充斥在楊康幼小的心靈中。 在母親楊鳳環的鼓勵下,

楊康進入了唐山市特教學校。 在這裡, 他與鋼琴結下了不解之緣。

剛開始學琴, 十分困難。 楊康說:“正常人都是邊看樂譜邊彈琴, 而什麼都看不見的我, 只能先聽人讀譜再寫成盲文譜, 從小節到句, 從句再到段, 然後在心裡將整篇譜子背下來。 ”練習彈奏, 更是困難, 楊康只能憑感覺去找每一個琴鍵的位置。

憑藉多年的努力和練習, 2002年, 楊康以專業成績滿分考取了北京聯合大學首屆鋼琴調律系, 開始向難度更大的調律師邁進。 遠離家鄉、遠離父母的楊康, 全心投入在了琴房裡。

“要想在社會中生存下去, 就必須掌握一門本領, 鋼琴調律對於我很難, 所以我要付出更多。 ”回憶往事, 楊康依舊不忘支撐他堅持下去的信念。 楊康幾乎將除了吃飯睡覺以外的所有時間都花在琴房裡,

風雨無阻。 一架鋼琴有200多根琴弦, 8000多個零件, 要將所有的零件摸熟背透, 對於健全人來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把各個零件的位置調得絲毫不差, 楊康一遍遍地摸索位置, 一次次地拆裝零件。 他的手磨出了水泡, 起了繭子。 “作為一名合格的調律師, 耳朵必須十分敏銳, 每個音都務必做到最准。 ”為了練習同音弦調律, 一個琴鍵被楊康敲擊上萬次, 才能找到感覺, 做到準確分辨。

功夫不負有心人, 楊康成功考取了高級鋼琴調律師的資格證書, 通過了鋼琴九級水準的認證, 在2004年的一次鋼琴公開賽上獲得了北京賽區青年組的金獎, 2008年還參加了北京殘奧會的開幕式演出……

如今, 在母親的幫助下, 楊康開了一家鋼琴城, 既出售、出租鋼琴, 又兼顧鋼琴教學、調律。 “鋼琴對於我來說, 不只是一種謀生的方式, 更是尋找人生光明的眼睛。 ”楊康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