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國銀行理財市場指數報告(2017年8月)

導讀

在6月、7月年中效應對銀行理財市場的衝擊、調節過後, 2017年8月的銀行理財市場整體表現更為穩定。 價格指數及風險指數都維持了較為穩定的變遷趨勢;財富指數則繼續穩步攀升, 凸顯低風險產品的財富增值價值。

從具體產品表現來看, 封閉式及開放式產品的走勢變化仍然表現出了一定的差異。 封閉式產品的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19點至110.08點;而開放式產品的價格指數則上漲了0.84點, 至99.16點。 一升一降之間, 兩類產品的價格差異再一次被拉近, 具有更高流動性的開放式產品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全國銀行理財市場指數報告

(2017年08月)

18月市場綜述

銀行理財收益穩中有升, 整體風險或將加速下降

在6月、7月年中效應對銀行理財市場的衝擊、調節過後, 2017年8月的銀行理財市場整體表現更為穩定。 價格指數及風險指數都維持了較為穩定的變遷趨勢;財富指數則繼續穩步攀升, 凸顯低風險產品的財富增值價值。

全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微幅上漲, 環比上漲0.22點, 整體上漲幅度為0.20%。 對於銀行理財來說, 資金面的變化對於理財產品定價有較強的影響。 在連續兩月的淨投放後, 8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有明顯趨緩跡象, 淨回籠額達4080億元, 過大的收縮致使資金面顯現偏緊跡象。 不過考慮到SLF、PSL、國庫現金定存等工具對於流動性的補充,

8月的資金面仍然保持相對的中性穩健, 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呈現相對平穩的變化則可以理解。

從具體產品表現來看, 封閉式及開放式產品的走勢變化仍然表現出了一定的差異。 封閉式產品的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19點至110.08點;而開放式產品的價格指數則上漲了0.84點, 至99.16點。 一升一降之間, 兩類產品的價格差異再一次被拉近, 具有更高流動性的開放式產品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從2017年上半年走勢來看, 銀行理財風險一致延續了下行表現, 而6月年中考核的臨近促使整體風險有小幅反彈。 但在年中考核後, 整體風險又迅速進入相對穩定的下行通道, 截止8月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為102.83點, 環比下滑0.61點。 雖然2017年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持續下行,

但整體下行幅度並不明顯, 從1月的106.08點到8月的102.83點也不過下滑了3.06%。 相較於2016年債災爆發前的92.98點仍然相距甚遠。 但考慮到上半年金融亂象整治對於市場及行業的衝擊均較大, 因此在下半年市場逐步消化了監管要求後, 整體風險或將迎來更為明顯的下行變化。

8月財富指數繼續呈現平緩上漲態勢, 環比上漲0.39點至106.87點, 漲幅為0.36%, 凸顯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疊加的穩定性, 能較好的幫助投資者達成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

央行在最新的貨幣政策指出, 擬於2018年一季度評估時起, 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 同時, 證監會有關方面正醞釀貨基新規,

限制或禁止貨幣基金對部分商業銀行同業存單的投資, 對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貨基投向同一銀行的存款、同業存單與債券的額度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此番監管政策出臺, 意圖十分明顯, 央行從“供給端”控制大型銀行的同業存單供給, 證監會限制貨幣基金從“資金來源端”控制中小銀行同業存單的資金來源。 在同業負債及同業存單規模占比進一步受限的情況下, 促使銀行負債端結構繼續調整, 未來零售理財市場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在金融去杠杆持續推進的背景下, 嚴監管使銀行仍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 “資產荒”正轉為“負債荒”。 對於銀行來說, 轉向主動管理, 讓理財業務回歸本源, 加快推進淨值型產品、FOF與MOM業務佈局,
是值得堅持的發展方向, 而這也是與監管層的監管導向相一致的。

2銀行理財各類型指數展示

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微幅上揚, 不同開放類型產品價格指數變化差異明顯。 2017年8月, 全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微幅上漲, 環比上漲0.22點, 整體上漲幅度為0.20%。 對於銀行理財來說,資金面的變化對於理財產品定價有較強的影響。在連續兩月的淨投放後,8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有明顯趨緩跡象,淨回籠額達4080億元,過大的收縮致使資金面顯現偏緊跡象。不過考慮到SLF、PSL、國庫現金定存等工具對於流動性的補充,8月的資金面仍然保持相對的中性穩健,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呈現相對平穩的變化則可以理解。

從不同類型產品的價格指數來看,封閉式及開放式理財產品價格指數變化有明顯差異。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為110.08點,環比下滑0.19點;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為99.16點,環比上行0.84點。從封閉式及開放式的收益表現來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延續了7月的上行表現,8月繼續穩步上漲;而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的價格指數則基本與上月持平。在央行“削峰填谷”熨平流動性的態度下,中短期內市場流動性投放將保持相對的動態平衡,促使整體流動性處於中性平穩狀態。這種態度傳導至銀行理財市場則必然使得銀行理財價格指數維持相對平穩的走勢。在此前提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將較難再現大幅上行表現。

從風險指數看,8月,全國銀行理財市場風險指數相比上月下滑0.61點至102.83點。隨著監管環境及流動性環境的逐步穩定,銀行理財風險指數的變化將更為平穩,且隨著監管進程的持續推進,整體風險緩步下滑的表現可期。從具體風險來看,各類風險變化有明顯差異。本月央行公開市場投放後力度減弱後,價格波動風險指數迅速回應上漲;而基礎資產傳導風險在資產表現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則大幅下降;相對而言,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則維持了相對平穩的走勢。

全國財富指數相較7月環比上漲0.39點至106.87點,上漲幅度與上月持平,凸顯銀行理財財富增值效應的穩健性。

3銀行理財價格指數

銀行理財產品的價格指數反映了產品收益率的漲跌情況,我們可從整體表現及分類指數來對地區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變化進行分析。

銀行理財價格指數走勢

全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微幅回升。與2017年上半年全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持續上行的表現不同的是,7、8月份價格指數上漲幅度明顯放緩。理財價格指數走勢趨緩如此明顯,除了與上半年理財產品價格上漲過快,所剩的上行空間不大外,也與年中央行調節市場流動性有一定的關係。從近期央行的態度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整體貨幣政策將更加富有彈性,保證市場流動性維持穩健、中性的表現。雖然8月流動性在SLF、PSL、國庫現金定存等工具的對沖下仍然維持相對平穩的表現,但較6、7月仍然略微偏緊,也促使該月價格指數微幅上漲。預計近期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或將保持相對平穩的走勢,在105點附近震盪。

各類型價格指數走勢

除整體價格指數外,還可以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兩個方面觀察各類型價格指數的走勢,有利於投資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

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持續上行。8月,全國範圍內封閉式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的差異化表現更為明顯。其中,封閉式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19點至110.08點;開放式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84點至99.16點。從2017年6月開始兩類指數的變化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呈現了較為平穩的下行表現;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則延續了上半年的走勢,持續上行。封閉式理財產品價格指數的下滑與上半年末的沖高有較大關係,隨著近期收益的逐步調整,預計未來價格指數走勢會與開放式產品趨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擁有更高流動性的開放式產品價格指數持續上漲喻示著此類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持續提升,未來或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選擇此類產品。

4銀行理財風險指數

銀行理財風險指數走勢

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是由目標銀行承擔的隱形風險、價格波動風險以及投資於基礎資產傳遞風險三類風險加權所得,主要反映了銀行理財市場的整體風險狀況。該指數越大說明對應市場的風險也越高,反之則風險越低。

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小幅下滑。從2017年上半年走勢來看,銀行理財風險一致延續了下行表現,而6月年中考核的臨近促使整體風險有小幅反彈。但在年中考核後,整體風險又迅速進入相對穩定的下行通道,截止8月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為102.83點,環比下滑0.61點。雖然2017年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持續下行,但整體下行幅度並不明顯,從1月的106.08點到8月的102.83點也不過下滑了3.06%。相較於2016年債災爆發前的92.98點仍然相距甚遠。但考慮到上半年金融亂象整治對於市場、對於行業的衝擊均較大,因此在下半年市場逐步消化了監管要求後,整體風險或將迎來更為明顯的下行變化。當然,由於央行對於流動性的調節更加富有彈性,因此短期內風險指數回落至2016年水準並不太可能。

銀行理財各類風險展示

一般而言,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主要是指剛性兌付前提下銀行為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提供的隱性背書所帶來的風險;價格波動風險指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後無法按照預期收益率兌付的風險;而基礎資產傳導風險即為由投資的基礎資產傳遞而來的風險。

銀行理財各類風險指數環比變化差異較大。相比於7月各類風險較為近似的走勢,8月各類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的變化差異極大。其中,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環比下滑0.1點至102.15點。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相對穩定的走勢凸顯出市場上理財產品的整體定價較為接近,波動並不大。相對於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的穩定表現,價格波動風險在連續兩月的大幅下滑後,迎來了較為明顯的上揚表現,環比上漲達12.78點。價格波動風險在近期較為激烈的變化與近期流動性調節有較強的關聯,在8月由於公開市場工具資金投放力度下滑,致使資金面略微收緊,價格波動風險隨之回應並出現上行表現。在央行目前較為動態的流動性調節機制下,價格波動風險指數的震盪或將較為頻繁,但整體下行趨勢仍會維持。在價格波動風險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基礎資產傳導風險在8月大幅下滑,環比下滑9.85點,至85.12點。基礎資產傳導風險的大幅下滑主要得益於基礎市場的穩定表現,隨著監管繼續加強金融機構的穿透管理力度,違規操作等行為將明顯減少,基礎資產傳導風險也會繼續維持在低位。

5銀行理財財富指數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財富指數反映的是投資者在一段時間內的累計收益。

全國財富指數穩定上行。由於銀行理財通常以預期收益的形式發行,因此收益與時間呈現正相關關係。銀行理財市場財富指數隨時間推移持續上行,僅有單月增幅差異的變化。2017年8月,財富指數達106.87點,較7月增長0.39點,環比上漲幅度為0.36%,較上月增幅有所減小。從投資者角度而言,投資銀行理財穩定的財富增長曲線,有利於投資者對自身資產的保值及增值。根據存續期是否開放來看,封閉式產品財富指數始終高於開放式產品,顯示出產品流動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邏輯。這一結論也體現在不同期限的封閉式產品財富指數有所不同:產品期限越長,流動性越差,財富指數越高,即收益越高。對於投資者,可結合自身的流動性和收益需求選擇相應的理財產品,從而實現財富增值。

重要聲明

本報告中的資料和資訊均來源於各機構公開發佈的資訊,我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資料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構成對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保證對做出的任何建議不會進行任何變更。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投資損失、風險與糾紛,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普益標準”。我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於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對於銀行理財來說,資金面的變化對於理財產品定價有較強的影響。在連續兩月的淨投放後,8月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有明顯趨緩跡象,淨回籠額達4080億元,過大的收縮致使資金面顯現偏緊跡象。不過考慮到SLF、PSL、國庫現金定存等工具對於流動性的補充,8月的資金面仍然保持相對的中性穩健,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呈現相對平穩的變化則可以理解。

從不同類型產品的價格指數來看,封閉式及開放式理財產品價格指數變化有明顯差異。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為110.08點,環比下滑0.19點;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為99.16點,環比上行0.84點。從封閉式及開放式的收益表現來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延續了7月的上行表現,8月繼續穩步上漲;而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的價格指數則基本與上月持平。在央行“削峰填谷”熨平流動性的態度下,中短期內市場流動性投放將保持相對的動態平衡,促使整體流動性處於中性平穩狀態。這種態度傳導至銀行理財市場則必然使得銀行理財價格指數維持相對平穩的走勢。在此前提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將較難再現大幅上行表現。

從風險指數看,8月,全國銀行理財市場風險指數相比上月下滑0.61點至102.83點。隨著監管環境及流動性環境的逐步穩定,銀行理財風險指數的變化將更為平穩,且隨著監管進程的持續推進,整體風險緩步下滑的表現可期。從具體風險來看,各類風險變化有明顯差異。本月央行公開市場投放後力度減弱後,價格波動風險指數迅速回應上漲;而基礎資產傳導風險在資產表現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則大幅下降;相對而言,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則維持了相對平穩的走勢。

全國財富指數相較7月環比上漲0.39點至106.87點,上漲幅度與上月持平,凸顯銀行理財財富增值效應的穩健性。

3銀行理財價格指數

銀行理財產品的價格指數反映了產品收益率的漲跌情況,我們可從整體表現及分類指數來對地區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變化進行分析。

銀行理財價格指數走勢

全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微幅回升。與2017年上半年全國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持續上行的表現不同的是,7、8月份價格指數上漲幅度明顯放緩。理財價格指數走勢趨緩如此明顯,除了與上半年理財產品價格上漲過快,所剩的上行空間不大外,也與年中央行調節市場流動性有一定的關係。從近期央行的態度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整體貨幣政策將更加富有彈性,保證市場流動性維持穩健、中性的表現。雖然8月流動性在SLF、PSL、國庫現金定存等工具的對沖下仍然維持相對平穩的表現,但較6、7月仍然略微偏緊,也促使該月價格指數微幅上漲。預計近期銀行理財價格指數或將保持相對平穩的走勢,在105點附近震盪。

各類型價格指數走勢

除整體價格指數外,還可以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兩個方面觀察各類型價格指數的走勢,有利於投資者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

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持續上行。8月,全國範圍內封閉式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的差異化表現更為明顯。其中,封閉式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下滑0.19點至110.08點;開放式產品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84點至99.16點。從2017年6月開始兩類指數的變化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價格指數呈現了較為平穩的下行表現;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則延續了上半年的走勢,持續上行。封閉式理財產品價格指數的下滑與上半年末的沖高有較大關係,隨著近期收益的逐步調整,預計未來價格指數走勢會與開放式產品趨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擁有更高流動性的開放式產品價格指數持續上漲喻示著此類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持續提升,未來或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選擇此類產品。

4銀行理財風險指數

銀行理財風險指數走勢

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是由目標銀行承擔的隱形風險、價格波動風險以及投資於基礎資產傳遞風險三類風險加權所得,主要反映了銀行理財市場的整體風險狀況。該指數越大說明對應市場的風險也越高,反之則風險越低。

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小幅下滑。從2017年上半年走勢來看,銀行理財風險一致延續了下行表現,而6月年中考核的臨近促使整體風險有小幅反彈。但在年中考核後,整體風險又迅速進入相對穩定的下行通道,截止8月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為102.83點,環比下滑0.61點。雖然2017年全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持續下行,但整體下行幅度並不明顯,從1月的106.08點到8月的102.83點也不過下滑了3.06%。相較於2016年債災爆發前的92.98點仍然相距甚遠。但考慮到上半年金融亂象整治對於市場、對於行業的衝擊均較大,因此在下半年市場逐步消化了監管要求後,整體風險或將迎來更為明顯的下行變化。當然,由於央行對於流動性的調節更加富有彈性,因此短期內風險指數回落至2016年水準並不太可能。

銀行理財各類風險展示

一般而言,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主要是指剛性兌付前提下銀行為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提供的隱性背書所帶來的風險;價格波動風險指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後無法按照預期收益率兌付的風險;而基礎資產傳導風險即為由投資的基礎資產傳遞而來的風險。

銀行理財各類風險指數環比變化差異較大。相比於7月各類風險較為近似的走勢,8月各類型銀行理財風險指數的變化差異極大。其中,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環比下滑0.1點至102.15點。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相對穩定的走勢凸顯出市場上理財產品的整體定價較為接近,波動並不大。相對於銀行承擔的隱性風險的穩定表現,價格波動風險在連續兩月的大幅下滑後,迎來了較為明顯的上揚表現,環比上漲達12.78點。價格波動風險在近期較為激烈的變化與近期流動性調節有較強的關聯,在8月由於公開市場工具資金投放力度下滑,致使資金面略微收緊,價格波動風險隨之回應並出現上行表現。在央行目前較為動態的流動性調節機制下,價格波動風險指數的震盪或將較為頻繁,但整體下行趨勢仍會維持。在價格波動風險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基礎資產傳導風險在8月大幅下滑,環比下滑9.85點,至85.12點。基礎資產傳導風險的大幅下滑主要得益於基礎市場的穩定表現,隨著監管繼續加強金融機構的穿透管理力度,違規操作等行為將明顯減少,基礎資產傳導風險也會繼續維持在低位。

5銀行理財財富指數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財富指數反映的是投資者在一段時間內的累計收益。

全國財富指數穩定上行。由於銀行理財通常以預期收益的形式發行,因此收益與時間呈現正相關關係。銀行理財市場財富指數隨時間推移持續上行,僅有單月增幅差異的變化。2017年8月,財富指數達106.87點,較7月增長0.39點,環比上漲幅度為0.36%,較上月增幅有所減小。從投資者角度而言,投資銀行理財穩定的財富增長曲線,有利於投資者對自身資產的保值及增值。根據存續期是否開放來看,封閉式產品財富指數始終高於開放式產品,顯示出產品流動性越高,收益越低的邏輯。這一結論也體現在不同期限的封閉式產品財富指數有所不同:產品期限越長,流動性越差,財富指數越高,即收益越高。對於投資者,可結合自身的流動性和收益需求選擇相應的理財產品,從而實現財富增值。

重要聲明

本報告中的資料和資訊均來源於各機構公開發佈的資訊,我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及引用資料、資料的客觀與公正,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構成對買賣的出價或詢價,也不保證對做出的任何建議不會進行任何變更。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投資損失、風險與糾紛,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我公司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普益標準”。我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於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