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半導體產業到達風口?集微半導體峰會給出前行中的思考

2017集微半導體峰會

2017集微半導體峰會今日亮相廈門海滄。 此次峰會集聚超過100家國內外半導體公司CEO, 200家參會企業, 50家半導體主流投資機構。 旨在促進半導體企業與資本之間的交流, 暢談當下半導體行業現狀, 共話行業美好未來。

並購中的陣痛, 聚焦行業反壟斷

就在昨日,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否決中資企業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案, 中國商務部在例行發佈會上進行回應, 稱對敏感領域投資進行安全審查,

是一國的合法權利, 但不應成為保護主義的工具。 據記者瞭解, 這是27年來, 美國總統第四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外資收購交易, 且四次都與中國有關。 在本次峰會上, 國家商務部反壟斷局處長尹燕玲就指出, 半導體產業近幾年並購不斷, 在業內人士關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的同時, 也要多關注行業記憶體在的壟斷問題。

尹燕玲表示, 今年恰逢中國反壟斷法頒佈十周年,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三大反壟斷執法轄區之一。 有統計顯示, 國家反壟斷局依法審理案件1936件, 其中半導體企業有關的占40%。 商務部反壟斷局秉承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原則, 以反壟斷法公平地適用於所有企業, 無論境內外企業一視同仁。 反壟斷法保護的是市場競爭, 而不是競爭者。 既要保護好智慧財產權, 又要防止智慧財產權的濫用。 總而言之, 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反壟斷的根本目的是保護、推動創新。

“中國半導體之父”的經驗和思考

在峰會籌辦期間, 集微網收集百家CEO的一致建議,

授予張汝京博士“終身貢獻獎”, 以感謝張汝京博士在中國半導體業中近17年的耕耘, 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成就了中國大陸半導體的基石。 峰會現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為張汝京博士頒獎。 被譽為中國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博士在峰會現場回顧了自己自1974年進入半導體行業以來的職業歷程。

目前, 國內半導體晶片廠分佈多位於東部沿海地區, 逐漸向中、西部開展, 遍地開花是否產能過剩?張汝京對此持樂觀態度。 他認為, 2016年國內生產晶片還不到需求量的15.3%, 目前的增產遠未達到飽和的地步。 即使產能過剩, 國內市場可以借鑒處理太陽能和LED晶片、照明產業的經驗來化解, 通過兼併重組和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解決。 當下行業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 不是市場, 而是人才。 張汝京建議, 最好的方法是引進國外的“老師傅”, 積極培育國內新手, 壯大自己的人才儲備庫, 設立真正有效的激勵機制, 由此形成長期的良性迴圈。 在技術來源於法律保障方面, 張汝京建議從國外合作夥伴處引進技術,吸收、消化、同時積極開發自己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最終有足夠的專利和授權的IP保護自己。 還要注意安排有經驗的技術專利、智慧財產權及法務團隊來排除外部不良干擾。

張汝京認為,中國半導體企業在面對海外並購案時,機會與挑戰並存。一方面為了快速的獲得產能、技術、市場、人才、專利保護等,找到好機會和標的公司,收購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雖然有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對中國的出資方設限,但還是有一些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可以開展並購。注意不要“打草驚蛇”,以免因樹大招風而引起別人過度防範。或者換個思路,可以聯合友好的國外公司,先並購,再協商。並購後還需注意不同文化的融合,當地法律的約束等。

積體電路產業的海滄特色

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總經理王匯聯以《結合區域資源,助力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差異化路徑,夯實積體電路產業基礎工業體系》為題為與會嘉賓來了精彩報告。中國半導體看似站在風口了,能飛得起來嗎?在王匯聯看來,積體電路技術轉移的“雁型模式”與中國的發展節奏不吻合。所謂雁形模式理論,是指依據技術差距論,對於早期模仿國可能向後進模仿國發展貿易,形成與創新國相關對應的理論格局。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發展積體電路產業是必然的,符合經濟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積體電路上市公司(設備和材料)研發投入平均值 2.14億,占營收12%,製造公司平均值6.47億占營收8%,均處於較低水準。資本屬性決定了基金需要回報,而積體電路投資規模大、回報週期長,但中國的IPO市場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王匯聯指出,我們要學會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善用地方政府資源。他還表示,廈門海滄積體電路產業未來將以製造業為先,夯實積體電路基礎工業體系,以成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佈局中的重要承載區為重心,發展具有廈門海滄特色的積體電路產業集聚區。

在本次峰會上,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宣佈正式啟動,共76家聯盟理事成員。中國半導體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創新發展、反壟斷等問題也無法忽視。但無論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都沒人能阻止它的到來。就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來看,未來可期。

關注通信世界請長按

微信號:CWW-weixin

《通信世界》旗下公眾號

最新丨行業丨資訊

關於通信世界

一個全媒體綜合服務平臺

由工業和資訊化部主管,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

是中國通信產業的前瞻媒體

張汝京建議從國外合作夥伴處引進技術,吸收、消化、同時積極開發自己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最終有足夠的專利和授權的IP保護自己。 還要注意安排有經驗的技術專利、智慧財產權及法務團隊來排除外部不良干擾。

張汝京認為,中國半導體企業在面對海外並購案時,機會與挑戰並存。一方面為了快速的獲得產能、技術、市場、人才、專利保護等,找到好機會和標的公司,收購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雖然有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對中國的出資方設限,但還是有一些對中國友好的國家可以開展並購。注意不要“打草驚蛇”,以免因樹大招風而引起別人過度防範。或者換個思路,可以聯合友好的國外公司,先並購,再協商。並購後還需注意不同文化的融合,當地法律的約束等。

積體電路產業的海滄特色

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總經理王匯聯以《結合區域資源,助力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差異化路徑,夯實積體電路產業基礎工業體系》為題為與會嘉賓來了精彩報告。中國半導體看似站在風口了,能飛得起來嗎?在王匯聯看來,積體電路技術轉移的“雁型模式”與中國的發展節奏不吻合。所謂雁形模式理論,是指依據技術差距論,對於早期模仿國可能向後進模仿國發展貿易,形成與創新國相關對應的理論格局。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發展積體電路產業是必然的,符合經濟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積體電路上市公司(設備和材料)研發投入平均值 2.14億,占營收12%,製造公司平均值6.47億占營收8%,均處於較低水準。資本屬性決定了基金需要回報,而積體電路投資規模大、回報週期長,但中國的IPO市場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王匯聯指出,我們要學會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善用地方政府資源。他還表示,廈門海滄積體電路產業未來將以製造業為先,夯實積體電路基礎工業體系,以成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佈局中的重要承載區為重心,發展具有廈門海滄特色的積體電路產業集聚區。

在本次峰會上,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宣佈正式啟動,共76家聯盟理事成員。中國半導體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創新發展、反壟斷等問題也無法忽視。但無論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都沒人能阻止它的到來。就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來看,未來可期。

關注通信世界請長按

微信號:CWW-weixin

《通信世界》旗下公眾號

最新丨行業丨資訊

關於通信世界

一個全媒體綜合服務平臺

由工業和資訊化部主管,人民郵電出版社主辦,

是中國通信產業的前瞻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