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什麼是活股,什麼是死股?

NICE

人的性格千差萬別, 有的人天性活躍, 有的人則內向沉默。

股票也會和人一樣有自己的個性, 有的股票活潑好動, 上躥下跳;有的股票“沉默是金”, 一年之中也難得有表現機會。 股票的這種個性可稱之為“股性”。 總體而言, 股票的股性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 股性“活”的股票。 由於這類股票要麼有大機構、基金進駐, 要麼業績優良, 要麼有炒作題材等, 所以, 每當股市有行情時它們往往率先啟動, 即使在大盤低迷之時也常常會有所表現。 毫無疑問, 股性活躍的股票總是最受投資者的青睞。

第二種, 股性“死”的股票。

由於這類股票要麼盤子較大, 要麼業績太差, 要麼群眾基礎不好等, 所以這類股票股性表現“呆滯”, 每當股市有行情時它們也總是慢半拍, 而且也是一閃而過;如果大市低迷, 它們更會率先下挫。 很顯然, 股性“死”的股票往往遭到投資者的冷遇。

第三種, 介於股性“死”和“活”之間的股票。 這類股票是跟隨大盤而動的“羊群股”, 走勢隨波逐流, 股性不“死”不“活”。 應該說這類股票才是滬深兩市股票的主體, 它們既不會領先於大盤提前反應, 也不會落後於大盤行情。

當然, 我們應當用發展的眼光、辯證的眼光看待不同股票的股性。 隨著我國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 廣大投資者素質的不斷提高, 很多股票的股性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儘管“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 但“移”還是可以“移”的。 例如, 一些本來股性“死”的股票, 正在逐漸“活”起來, 而一些股性曾經十分活躍的股票由於諸多原因正變得“死”起來。

對於散戶來說, 要多買入股性“活”的股票, 儘量不要去碰那些股性“死”的呆股。 因為股性越活。 機會就越多;而股性越死, 機會就越少。

在2006年的資源股行情中, 劉先生一直關注寧波東睦和寶新能源。

寧波東睦平穩有餘, 波動較小, 在2006年的三四月間, 兩檔股票在4~5元運行, 不相上下, 有時寧波東睦的價格還要高於寶新能源。 但是, 寶新能源量能較足, 在5~6元波動, 上躥下跳。

在大盤走勢非常穩健時, 它們的K線圖則是陰陽相間, 似有向上突破的樣子。 劉先生把它們比較了一下, 寧波東睦盤子不足1億元;寶新能源是重組股,

股性較活。 由於劉先生對江浙一帶市場經濟發達的認識, 主觀地認為它們的股票業績較好, 市場形勢較好, 資訊更加流暢, 炒作可能性較大, 市場人氣容易調動, 便在5.30元價位吃進寧波東睦20000股, 也把一腔熱情押在了它的身上。

沒想到, 在劉先生買進寧波東睦以後, 它一如蝸牛, 無論大勢怎樣上漲, 都徘徊不前, 甚至到了時而退卻的地步。 而寶新能源動如脫兔, 從5元一直拉到12元, 經過5個月的整理後, 這檔股票漲到了27.00元。 劉先生懊悔萬分, 粗略地算了一下, 僅此一筆與10萬元左右(按12元的價格計算)的利潤擦肩而過。 不僅如此, 寧波東睦則反而套牢0.03元, 劉先生悔恨不已。 誰讓自己不選“活股”而選“死股”呢?

“股性”如此重要, 那麼投資者該怎樣識別股性是否“活”呢?一般來說,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1)利用成交量來判斷股性。 從成交量的大小變化可以感覺到股性的活躍程度, 在有主流資金關照的股票中上漲和下跌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 時不時的大手筆成交更能顯示股性的活躍, 而在同一價位區域內連續巨量成交則是一種強烈的信號。

(2)利用均線來識別股性。 股性非常活躍的超強勢股中, 上升時股價往往連5日均線都靠不著, 而貼著5日均線的上攻走勢的股票已是難得, 同樣沿著10日均線上漲的也是相當可取。 問題是在均線的支撐力度方面我們關注得不是太仔細。 有的能堅守均線陣地, 有的則時不時退居下一道防線,

從中我們完全可以觀察到趨勢的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