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來了,散戶為主的時代即將遠去?

這是一件對中國股市投資者結構有深遠影響的事件。

9月8日, 首批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獲批。

這個東西, 是曾經造就美國一代中產的財富配置路徑。

現階段的中國股市, 正處在從散戶為主向機構投資主導的轉換期。

公募FOF(下簡稱FOF)的獲批入場, 會極大地加速這一進程。

FOF是悅濤之前提到的基金組合的其中一種形式, 核心是資產配置, 將募集資金投向基金而不是直接買入股票。

它解決的, 是散戶面對市場裡3000多檔股票和4000多檔基金時的“選擇困難綜合症”。

對躺在銀行裡的幾十萬億活期存款, 和想參與股市不得其門的普通投資人來說, FOF或基金組合服務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資產配置出路。

一個國家的國民財富, 必然需要與這個國家的企業共同成長。

①國內基金業的痛點

FOF要解決的問題, 和中國基金業面臨的痛點, 大致是對應的。

中國股市投資的現狀:散戶為主,

但一盈二平七虧;公募基金年化平均收益16%以上, 但基民大多數仍然虧損。

悅濤總結過中國基民的兩大特點:

1、持倉數量少:近七成投資者僅申購一檔基金。

2、短線操作:80%的投資者持有單檔基金不超過3個月就清倉走人。

這種現狀的原因在於, 普通投資者沒有能力篩選和辨識基金。 缺乏判斷力、信任感和持續性。

也和基金業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有關。

還是上一個中國基金業的基本面:

截至2017年06月30日, 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公司達117家, 公募基金數量4355只, 資產規模總計10.07萬億。

其中貨幣基金接近6萬億。 股票型基金在過去十年裡規模幾乎零增長。

股票型公募基金大多數的特點是:波動大、重視短期排名, 穩定性低。

雖然長期來看是跑贏大市的。

但對用戶來說:

從買入的時候就不知道邊界在哪裡:是激進還是保守?風控、止盈止損、倉位元、配置, 該怎麼安排?沒有認知就無法承受波動, 無法預知未來, 普遍淪為短炒。

此外, 基金的風格、定位、管理人能力、道德風險、人員變動、公司決策……太多因素的影響。 普通人幾乎沒有可能選擇到一款他能判定的“好基金”。

缺的就是一個篩選、定位和對長期走勢的確定性。

FOF則解決了投資者對穩定性、長期性的需求。

FOF投資多隻公募基金本身一定程度能做到分散投資風險, 首先解決穩定性需求。

此外, 從操作上, 省略了用戶篩選基金的環節, 不再需要為單品的確定性擔憂;從定位上, FOF支持中長期穩健投資理念, 讓他們放棄了不切實際的短期高回報預期。

②FOF是國民財富覺醒的過程

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 無處不透露著國家支援實體經濟的信號。 現階段國家經濟增速放緩, 推出FOF, 相信自有其深意。

追溯FOF的起源, 它的誕生和發展背景有兩個:

1、散戶的退出和機構投資者的壯大;

2、美國退休金計畫的推出和資產配置的需求。

100年前的美國股市, 比現在的中國股市還亂, 散戶充斥著一夜暴富夢, 在市場上被坑蒙拐騙, 少數人利用資訊不對稱甚至直接內幕交易操控市場獲利。

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 美股超過93%的部分直接為美國家庭持有。 但經歷了60年代-70年代的美國經濟滯漲和石油危機之後, 散戶投資者數量大減, 開始把資金投向共同基金。

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誕生了FOF,

但直到1990年代, 才開始發展壯大。

兩個原因:

1、1987年的慘重股災, 把散戶教育清醒了。 他們開始考慮配置不同種類的基金, 規避系統性風險。

2、美國開啟了401(K)計畫, 該計畫為美國私人企業的養老金計畫, 主要使用雇員與雇主共同繳納養老金的模式。 養老金為長線投資資金, 是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代表, 其對風險高度敏感, 而FOF分散風險、追求穩健收益的屬性與養老金的追求不謀而合。

到今天, 美國FOF規模占整個共同基金市場的11%。 整個基金市場規模近20萬億美元, 50%以上的家庭投資基金, 基金資產占美國家庭總資產的40%。

總的來說, FOF的理想方向, 是國民財富覺醒的過程, 這件事的本質是確立一個機制, 讓國民財富能夠以最理性、均衡的方式配置到各類成長性資產, 共同成長。

美國FOF、基金組合投資高速發展,其實也讓國內金融行業看到了探索的曙光。

③基金組合服務已先行一步

另外,在交易成本方面,由於涉及到雙重收費(FOF管理人和所投基金),綜合費率明顯高於單一的公募基金。所以發展較緩。

還有一類基金組合投資代表是基金組合服務,它目前由具備專業資質的協力廠商金融機構提供,比如悅濤之前提到的薛掌櫃。《悅濤對話薛掌櫃:基金組合服務能否“拯救”基金業?》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雖同為基金組合投資,但最大的區別在於公募FOF是產品,基金組合服務提供的是專業增值服務。

公募FOF與基金組合服務的對比:

就投資實力上,以薛掌櫃為代表的基金組合服務,2006年成立國內首家基金組合研究院,次年推出國內首個基金組合服務,經過10年研究與實戰,4次服務反覆運算升級,取得了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的成績。

今年8月7日,薛掌櫃推出第五代基金組合服務。它從4000多檔基金產品中精選出4-6只優質基金構建投資組合,專家團隊根據宏觀經濟和市場行情變化進行策略優化,為投資者實現中長期穩健收益。此外,參與門檻為1萬元起,隨進隨出,也滿足了投資者流動性的需求。

和產品化的FOF不同,它提供基金配置的服務,不收取通道費用。而是在投資者實現的年化收益達到服務費起征點(年化7%-9%左右)以上的超額部分提取20%的服務費。

在安全性方面,相關國家牌照齊全,投資者交易結算資金由工行全程監管,新三板掛牌企業。薛掌櫃所屬平臺已穩健運營19年,也算比較靠譜了。

而在美國,FOF也有相當部分是引入協力廠商投資顧問的模式進行管理。事實證明,FOF和基金組合服務,是兩種會長期並存、互補的大類資產配置方式。

二者本質上其實都是,規避單一資產短期風險,分享優質資產的長期紅利。

④國民財富配置格局將大變

無論基金組合服務,還是FOF進場,都是對應現階段中國居民財富配置的失衡。

中國人在房子上配的比例太高,在股權市場上配置的又太低。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和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資料,中國家庭的房產在總資產中占比高達65%,美國僅為36%。

在金融資產上,中國居民的配置又明顯不足:僅為12.4%。

存款和現金在家庭金融資產中又佔據主導地位,占比達到五成,反映出當前我國金融資產配置過度傾向於儲蓄存款,而在其他金融產品配置上則明顯偏低。

從圖中明顯可見,居民直接對股市的投資,明顯超過對基金的配置。

無論對房產和金融資產上,還是對股市的投資方式上,居民財富都是存在錯配。

錯配的風險是:過度依賴單一資產(房產)、對股市沉迷於短炒。

居民財富與基金資產的大規模對接,是遲早要進行的。實際上是把國民財富與社會優質企業的成長綁定。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將開啟專業化投資理財時代,國民財富管理的格局,即將大變。

----------------------------------------------

在這裡,解毒新經濟

長摁下圖,關注悅濤

共同成長。

美國FOF、基金組合投資高速發展,其實也讓國內金融行業看到了探索的曙光。

③基金組合服務已先行一步

另外,在交易成本方面,由於涉及到雙重收費(FOF管理人和所投基金),綜合費率明顯高於單一的公募基金。所以發展較緩。

還有一類基金組合投資代表是基金組合服務,它目前由具備專業資質的協力廠商金融機構提供,比如悅濤之前提到的薛掌櫃。《悅濤對話薛掌櫃:基金組合服務能否“拯救”基金業?》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雖同為基金組合投資,但最大的區別在於公募FOF是產品,基金組合服務提供的是專業增值服務。

公募FOF與基金組合服務的對比:

就投資實力上,以薛掌櫃為代表的基金組合服務,2006年成立國內首家基金組合研究院,次年推出國內首個基金組合服務,經過10年研究與實戰,4次服務反覆運算升級,取得了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1.3%的成績。

今年8月7日,薛掌櫃推出第五代基金組合服務。它從4000多檔基金產品中精選出4-6只優質基金構建投資組合,專家團隊根據宏觀經濟和市場行情變化進行策略優化,為投資者實現中長期穩健收益。此外,參與門檻為1萬元起,隨進隨出,也滿足了投資者流動性的需求。

和產品化的FOF不同,它提供基金配置的服務,不收取通道費用。而是在投資者實現的年化收益達到服務費起征點(年化7%-9%左右)以上的超額部分提取20%的服務費。

在安全性方面,相關國家牌照齊全,投資者交易結算資金由工行全程監管,新三板掛牌企業。薛掌櫃所屬平臺已穩健運營19年,也算比較靠譜了。

而在美國,FOF也有相當部分是引入協力廠商投資顧問的模式進行管理。事實證明,FOF和基金組合服務,是兩種會長期並存、互補的大類資產配置方式。

二者本質上其實都是,規避單一資產短期風險,分享優質資產的長期紅利。

④國民財富配置格局將大變

無論基金組合服務,還是FOF進場,都是對應現階段中國居民財富配置的失衡。

中國人在房子上配的比例太高,在股權市場上配置的又太低。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和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資料,中國家庭的房產在總資產中占比高達65%,美國僅為36%。

在金融資產上,中國居民的配置又明顯不足:僅為12.4%。

存款和現金在家庭金融資產中又佔據主導地位,占比達到五成,反映出當前我國金融資產配置過度傾向於儲蓄存款,而在其他金融產品配置上則明顯偏低。

從圖中明顯可見,居民直接對股市的投資,明顯超過對基金的配置。

無論對房產和金融資產上,還是對股市的投資方式上,居民財富都是存在錯配。

錯配的風險是:過度依賴單一資產(房產)、對股市沉迷於短炒。

居民財富與基金資產的大規模對接,是遲早要進行的。實際上是把國民財富與社會優質企業的成長綁定。

FOF和基金組合服務將開啟專業化投資理財時代,國民財富管理的格局,即將大變。

----------------------------------------------

在這裡,解毒新經濟

長摁下圖,關注悅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