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芯”聯產業,積微成著,集微半導體峰會掘金投資新機遇

小熊線上 熊大 | 2017年09月15日 .

“芯”聯產業, 積微成著, 集微半導體峰會譜寫中國半導體產業新篇章。 ......

2017年9月15日, 由集微網、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手機中國聯盟主辦, 集微網、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承辦的“集微半導體峰會”在廈門海滄舉行。 此次峰會以“‘芯’聯產業, 積微成著 ”為主題, 集聚了超過100家國內外半導體最優秀公司CEO, 50位政府領導/院士/學者/特邀嘉賓, 50家半導體主流投資機構, 150位券商分析師以及100家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大眾財經科技媒體, 暢談當下半導體行業現狀, 共話行業美好未來。

為何說舉辦這樣的半導體峰會迫在眉睫, 我們來看一組資料。 2017年, 全球晶片銷量同比增長13.9%, 其中面向中國市場銷售的晶片就增長了20.5%, 由此可見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半導體進口大國。 基於目前的半導體國情, 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也發出了倡議書。

聯盟宗旨主要為組織國內各類半導體產業資本和相關領域的優勢資源,

依託聯盟各成員單位在各自領域的資本、人才、專案和市場資源, 通過組織有效的合作, 實現優勢資源整合、資訊互通、資源互補、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資本的綜合效益, 促進聯盟成員間的合作, 共同發展, 進一步支持我國半導體產業高速發展。

聯盟目標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優勢互補、資訊共用、突破海外投資並購障礙, 破解產業發展中的投融資瓶頸, 支撐我國半導體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戰略目標。

架起企業與資本橋樑, 促進中國半導體產業創新進程

過去一年, 包括匯頂科技、兆易創新、富瀚微、聖邦股份、國科微、韋爾股份等多家積體電路公司登陸中國A股市場, 目前已上市IC設計公司超過20家, 有70家半導體和元器件行業的A股上市公司, 半導體以及手機產業鏈公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活躍。 中國IC概念股已經形成並將逐漸壯大。

此次峰會聚集了A股市場最具影響力的70大公募基金公司、20大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優秀的私募基金, 合計管理數萬億元資產規模。 據悉,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資產證券化率快速提升, 總市值近4000億元;自2016年初以來, 半導體行業通過A股資本市場實現220億元融資, 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納思達等公司借力A股市場的低融資成本實現蛇吞象的海外並購,

向行業之巔加速邁進。

以半導體為核心的中國電子產業正步入大發展的戰略變革期, 機構投資者近年來高度重視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機會, 在半導體公司的股權占比超過35%, 在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龍頭公司的占比更是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機構投資者在定增融資、提升的股票流動性和股價穩定性等方面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集微半導體峰會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半導體領域面向資本的行業領袖峰會, 峰會宗旨是希望在企業和資本之間構建起一座橋樑, 搭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非上市公司與投資機構的交流, 推動中國IC概念股的做大做強, 為快速提升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能力製造更多機會。

峰會亮點紛呈, 眾多大咖共話行業美好未來

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總經理王匯聯指出,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逐漸形成了京、津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新興的中西部地區和閩三角地區等產業區域,大基金的成立,更有效帶動了地方資本、社會資本。然而中國半導體看似站在風口了,飛得起來嗎?看似熱鬧不差錢的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企業依靠自身實力的研發投入、規模化投入嚴重不足,同時,在科技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然以傳統手段、方式(基金、科研專案)支援晶片產業,缺乏結構性突破,資源統籌能力弱。

張汝京博士指出,從樂觀的角度看,目前晶圓廠的增產遠未達到飽和的地步,未來若出現過剩的趨勢,可通過兼併重組整合,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等手段來化解。從謹慎的角度來看,遍地開花的結果很可能變成哀鴻遍野。他強調半導體產業是高投入、高風險、慢回報的行業,更需要有經驗的一流人才團隊。各地政府需冷靜、理智地來推展半導體產業。此外他對半導體人才的培育、技術來源與法律保障,海外並購等問題給出了建議。

峰會上,被業內譽為“中國半導體教父”的張汝京博士經業內人士一致評選認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向張汝京博士頒發了終身貢獻獎。

隨後的半導體產業圓桌論壇上,由集微網創始人、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擔任主持,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甯,高通中國董事長孟樸,恩智浦半導體中國區總經理鄭力,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帆,中芯聚源股權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孫玉望探討了中國IC概念股現狀及發展趨勢。

嘉賓一致認為,現階段中國IC企業整體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脆弱的特點,預計未來幾年的主題將是整合,中國IC概念股在未來十五年都大有可為。但是IC企業的發展不是為了大而大,而是要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以及更大的價值,半導體企業的需求與資本杠杆之間應水到渠成而有機結合。

綜合所見,與國際領先企業的合作對中國企業的幫助是非常有幫助的,但企業與外企合作的時候,不能簡單重複過去的“拿市場換技術”模式,或饑不擇食地重複接盤外部夕陽產業,浪費大量資源。企業重點應主要放在創新研發,將內部資源重整彙集,集中力量攻克技術瓶頸。

標籤:集微半導體峰會

眾多大咖共話行業美好未來

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總經理王匯聯指出,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逐漸形成了京、津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以及新興的中西部地區和閩三角地區等產業區域,大基金的成立,更有效帶動了地方資本、社會資本。然而中國半導體看似站在風口了,飛得起來嗎?看似熱鬧不差錢的中國積體電路產業,企業依靠自身實力的研發投入、規模化投入嚴重不足,同時,在科技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然以傳統手段、方式(基金、科研專案)支援晶片產業,缺乏結構性突破,資源統籌能力弱。

張汝京博士指出,從樂觀的角度看,目前晶圓廠的增產遠未達到飽和的地步,未來若出現過剩的趨勢,可通過兼併重組整合,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等手段來化解。從謹慎的角度來看,遍地開花的結果很可能變成哀鴻遍野。他強調半導體產業是高投入、高風險、慢回報的行業,更需要有經驗的一流人才團隊。各地政府需冷靜、理智地來推展半導體產業。此外他對半導體人才的培育、技術來源與法律保障,海外並購等問題給出了建議。

峰會上,被業內譽為“中國半導體教父”的張汝京博士經業內人士一致評選認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向張汝京博士頒發了終身貢獻獎。

隨後的半導體產業圓桌論壇上,由集微網創始人、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擔任主持,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甯,高通中國董事長孟樸,恩智浦半導體中國區總經理鄭力,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帆,中芯聚源股權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孫玉望探討了中國IC概念股現狀及發展趨勢。

嘉賓一致認為,現階段中國IC企業整體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脆弱的特點,預計未來幾年的主題將是整合,中國IC概念股在未來十五年都大有可為。但是IC企業的發展不是為了大而大,而是要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以及更大的價值,半導體企業的需求與資本杠杆之間應水到渠成而有機結合。

綜合所見,與國際領先企業的合作對中國企業的幫助是非常有幫助的,但企業與外企合作的時候,不能簡單重複過去的“拿市場換技術”模式,或饑不擇食地重複接盤外部夕陽產業,浪費大量資源。企業重點應主要放在創新研發,將內部資源重整彙集,集中力量攻克技術瓶頸。

標籤:集微半導體峰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