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不服不行,他從服裝大亨到佈局電池,最後成為金融大鱷身價翻幾倍

“起於服裝, 立于金融”, 不做“裁縫”, 更願意做金融家——鄭永剛

“中國服裝業30年改革史, 繞不過一個鄭永剛。 ”一位服裝界業內人士一語道破了鄭永剛在中國服裝業地位。

1989年, 剛過而立之年的鄭永剛成為一家瀕臨倒閉的服裝廠的廠長, 打出杉杉品牌。 2002年來連年榮登“中國企業500強”。

鄭永剛軍人出身, 1976年, 18歲的他高中畢業後參軍, 雖然只有三四年時間, 但部隊的痕跡長久地刻在他日後的征程中。 中國企業家有一個“軍人部落”, 如聯想的柳傳志、華為的任正非、萬科的王石、雙星的汪海、慧聰的郭凡生, 都當過軍人或上過軍校。

1989年, 剛過而立之年的鄭永剛成為一家瀕臨倒閉的服裝廠的廠長, 打出杉杉品牌, 在彼時人們剛解決溫飽問題, 即生存需求被滿足的第一時間, 預判到隨著社會尊重需求時代的到來, 消費者對高端服飾的需要, 前瞻性提出以高端為核心的品牌發展戰略。

借助著全新的行銷理念, 鄭永剛讓杉杉品牌從商品短缺和單一的服裝行業現狀中脫穎而出, 成為彼時人們對高級男裝的直接聯想。 “杉杉西服, 不要太瀟灑”, 已成為杉杉留給一個時代的經典記憶。

自1996年始, 連續7年位於中國服裝市場佔有率第一名, 最高時獨佔市場37.4%的份額。

時針指向2014年, 當中國服裝行業整體陷入從未經歷過的低谷時, 杉杉已成為產融結合的多元化國際企業, 但鄭永剛對杉杉乃至整個服裝行業仍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愫。

此前鄭永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感情最深的肯定是服裝, 在我有生之年, 可以再提升就再繼續提升。 ”鄭永剛對中國服裝充滿信心的同時也指出了問題的關鍵:“中國在製造方面已經達到了頂峰。 中國的服裝無論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 還是引進的高級定制, 跟世界名牌沒有任何區別。 核心問題還是品牌, 還有全民對時尚的意識。 ”這些問題或許要靠新一代的服裝人來解決。

1997年服裝產業最火的時候, 鄭永剛卻看到了危機。

外資大品牌會陸續進來, 而中國企業的品牌力遠遠不夠, 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去提升。 所以, 他離開寧波到了上海, 在服裝之外找到了“第二曲線”——鋰電材料。

剛做鋰電材料時, 很多人都覺得鄭永剛瘋了。

不過鄭永剛很幸運, 接觸到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技術, 當時還只是一項科研課題, 離產業化還有很長距離。 他不是科學家, 但他嗅到了產業前沿的美妙氣息, 開始推進負極材料的產業化, 拓展正極材料和電解液業務。

2007年第一代蘋果手機發佈, 鋰電池行業進入爆發期。 2014年電動汽車興起, 進入第二個爆發期。

按照規劃, 到2020年, 中國要達到年生產200萬台新能源汽車的規模, 國內新能源車保有量要達到500萬台, 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回顧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征戰歷程, 鄭永剛說:“鋰電池市場很大, 競爭也很激烈。 要實現價值最大化, 必須進行全產業鏈佈局, 比如正極材料的上游是碳酸鋰, 電解液的上游是六氟磷酸鋰, 杉杉在碳酸鋰、六氟磷酸鋰方面都有佈局, 因此可以控制原材料風險。 又比如從2015年開始,杉杉將產業鏈往下游延伸,從動力電池PACK到動力總成、新能源整車、儲能以及新能源車運營。經過努力,已經形成價值鏈的閉環。

杉杉集團在鄭永剛的帶領和佈局下,發展成為集鋰電材料、能源汽車、時尚服裝、金融等產業於一體的多元化產業集群。鄭永剛同時還對健康、旅遊、文化等行業頗有興趣。

鄭永剛曾對媒體坦言:“靠服裝賺錢的時代早已過去,我更希望大家稱呼我為金融家。”鄭永剛認為,目前全球消費品均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服裝作為一個低門檻行業,競爭激烈,難以做大,即便是創始人已經成為日本首富的優衣庫未來也未必會基業長青。

2016年胡潤中國富豪榜,鄭永剛以90億元身家,排名366位。

又比如從2015年開始,杉杉將產業鏈往下游延伸,從動力電池PACK到動力總成、新能源整車、儲能以及新能源車運營。經過努力,已經形成價值鏈的閉環。

杉杉集團在鄭永剛的帶領和佈局下,發展成為集鋰電材料、能源汽車、時尚服裝、金融等產業於一體的多元化產業集群。鄭永剛同時還對健康、旅遊、文化等行業頗有興趣。

鄭永剛曾對媒體坦言:“靠服裝賺錢的時代早已過去,我更希望大家稱呼我為金融家。”鄭永剛認為,目前全球消費品均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服裝作為一個低門檻行業,競爭激烈,難以做大,即便是創始人已經成為日本首富的優衣庫未來也未必會基業長青。

2016年胡潤中國富豪榜,鄭永剛以90億元身家,排名366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