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萌讀《道德經》五四:人生貴在有追求,求名為利慮長久

《道德經》五十四章

老聖人的處世理念也好, 治世理念也罷。 其出發點離不開終極目標:自然, 長久。

自然這個東西很難說清楚: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誰又能說哪些是自然的, 哪些是不自然的呢?但是長久卻是很容易理解的。

天下熙熙攘攘, 名利來往, 這也是自然存在的。

名利應該是常言的人為事為業的根本出發點吧!為名也好, 為利也罷, 人皆有之。 追名也好, 求利也罷, 若能以長久為出發點, 倒也應該善行據多吧!

保長久之道, 即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 亦是保長久之道。

若人求名求利而不以長久為出發點, 恐惡事據多已。

能以長久為出發點, 此思維是識自然之道的動力, 識道而尊道, 是法則約束之行, 亦是長久之行。 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所謂的自由是因為尊法從而才有的自由。

識道似緩, 行道亦似緩, 然有個詞叫:剩著為王。

還有兩個詞:急不可待, 急不可耐。 一個急字可能便是禍亂的開始, 忙著活?還是忙著死?人一生下來便開始走向死亡, 是急著活?還是急著死?

當然, 這世界很奇妙, 名利之外, 還有很多東西是人們常常追求的, 德、愛、義、情、真、仁……, 說也說不完。 但不管為何, 將這些以長久為出點去追求, 也是沒有什麼毛病的, 也是善行據多的。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以為自己是以長久為出發點的, 然而報怨, 悲劇……等等一些人皆厭之的事還是時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呢?問題出在了哪裡呢?

試問:長有多長?久有多久?

是啊, 有長就有短, 有久就有暫。 都是相對而言的概念,

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人與人所認為的長是不同的, 人與人所認識的久也是不同的, 這大概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吧!

老聖人心大啊, 是立足天地之長久為長久看問題的。 相對于天地之長久, 世間之事也就沒有什麼長短可論的了。

故老聖人講法, 講道, 講長久, 還是從自然出發, 其引點也就是一些普遍常見的自然現象。 其根本還是在於認知, 長不是長, 短不短, 識短可以見長, 識長自然明短。

立心天地論天地長久之道法, 立心天下論天下長久之道法。

以千年為長久, 尋萬年之道, 行千年之功事;以百年為長久, 尋千年之道, 行百年之功事;以一年為長久, 尋十年之道, 行一年之功事;以一月為長久, 尋一年之道, 行一月之功事;以一日為長久, 尋一月之道, 行一日之功事。 老聖人以天地為長久, 尋天地本源之道, 行無為無不為, 自然而然。

行于大道, 唯施是畏, 不畏則入盜之歪門——萌解《道德經》五三

萌解《道德經》四九: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萌讀《道德經》四五:大成若缺, 大盈若沖;躁勝寒,靜勝熱

萌讀《道德經》四一:不笑不足以為道,明道若昧,建德若偷

萌解《道德經》三二:水火暴虐而出,如神般受敬畏,受敬仰,卻只為賓客

萌解《道德經》三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

萌解《道德經》三十:兵強天下,荊棘叢生;刀戈之後,必有凶年

大盈若沖;躁勝寒,靜勝熱

萌讀《道德經》四一:不笑不足以為道,明道若昧,建德若偷

萌解《道德經》三二:水火暴虐而出,如神般受敬畏,受敬仰,卻只為賓客

萌解《道德經》三八章:夫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

萌解《道德經》三十:兵強天下,荊棘叢生;刀戈之後,必有凶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