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孫郁鄭州講“魯迅”

本報訊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 魯迅是繞不開的話題。 現在大眾認為的魯迅, 是當年的真實魯迅嗎?昨晚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原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郁先生做客“松社我來講”, 為綠城讀者帶來正確的魯迅“打開方式”。

1988年碩士畢業後, 孫郁開始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工作, 因從小建立的對魯迅的感情, 他去了編輯內部刊物《魯迅研究動態》, 隨機開啟了伴隨一生的魯迅研究。 很多人對魯迅貼上了“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標籤, 而孫郁認為, “魯迅逝世後, 不同階層對魯迅的描述不同。 從革命立場、民族解放、新文化建設的立場上看,

魯迅稱得上是這‘三家’, 但任何結論都不可能把一個人完全概括, 都是走近一部分。 其實, 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塑造魯迅, 他的日常生活, 大家瞭解的少。 他的精神生活, 往往符號化, 世俗社會之外的符號, 變成了一個標籤。 ”

孫郁認為, 從中國現代知識份子心靈史的角度看, 魯迅不斷與黑暗搏鬥、不斷懷疑, 也不斷失敗;在理性和非理性, 確切性和非確切性之間徘徊猶豫, 悲涼的氛圍濃厚。 好在現在有一些劇碼, 開始擺脫魯迅的既有標籤, 展示生活中動人的一面, “一般談魯迅都是從文學層面。 其實他對金石學、考古學乃至美術等方面也很有研究, 他對漢語語言的豐富和創造力也值得學習和研究。

孫郁還講到, 通過研究, 他還發現魯迅與河南的頗多淵源。 如魯迅在1913年寫一篇文章說得就是河南南陽出土的漢代造像, 他收藏了很多;當時河南辦的《豫報》, 魯迅也收集了很多報紙, 看到從古老的中原發出的現代聲音, 魯迅十分感動;還有河南翻譯家曹靜華的諸多譯作, 就是在魯迅的建議下翻譯的, 對魯迅喜愛版畫的愛好, 曹靜華也在國外給他搜尋……

孫郁還透露, 《魯迅全集》每年能賣出一萬多套甚至兩三萬套, 這在國內同類作家中是罕見的。

研究魯迅, 對今天的人有什麼意義?孫郁的話簡潔而有力:“魯迅宣導, 人要成為自己、不要成為別人。 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 我想這就是研究魯迅的意義所在。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