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互聯網金融洗牌後,想要盈利需要攻克哪些問題?

2007年國外網路借貸平臺模式引入中國以來, 國內P2P網路借貸平臺蓬勃發展、百花齊放, 首家P2P網路借貸平臺在上海成立。

但由於我國的公民信用體系並不健全, 平臺與平臺之間缺乏聯繫和溝通, 只是沖著高收益而去, 而資金需求者則奔著套現而去。 作為網貸公司本身, 由於開設的初衷只是為了牟利, 其組織架構中缺乏專業的信貸風險管理人員, 不具備貸款風險管理的知識、資質, 因此很難把握和處理好平臺運營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 產生大量的壞賬, 最終出現逾期、壞賬、詐騙、跑路等不良貸款的滋生,

最終不能支撐公司運營而倒閉。

2014年進入規範監管為主的政策調整期, 國家表明了鼓勵互聯網金融(ITFIN)創新的態度, 並在政策上對P2P網路借貸平臺給予了大力支持, 使很多始終關注網路借貸平臺而又害怕政策風險的企業家和金融巨頭開始嘗試進入互聯網金融(ITFIN)領域,

組建自己的P2P網路借貸平臺。

隨著各項監管政策的逐步落地, 行業准入門檻大幅提升, 平臺發展愈加規範, 眾多小平臺因承擔不起合規成本或是市場空間被壓縮而選擇退出, 行業將有可能邁入“剩者為王”的階段, 存活下來的平臺更加容易實現盈利。

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 一些平臺逐漸具備了核心競爭力, 打下了持續盈利的基礎, 這樣的平臺有一些共性, 平臺的設立目標是為實體經濟提供源頭活水, 在資產獲取中傾向于先進製造業、小微企業等。 其次, 平臺的運行能夠切實降低融資成本, 讓資金可獲得性不斷提高。

雖說多數盈利向好, 但風控甚憂, 平臺淨利潤並不高, 95家披露盈利資料的平臺中有44%的淨利潤增幅未超10%。 從P2P網貸盈利水準看, 行業處於“微利”狀態, 54家淨利潤率為正的平臺淨利潤率中位數為11.5%, 具體來看, 24家P2P網貸企業淨利率在10%以下, 其中19家淨利潤率低於5%, 6家在10%至15%之間, 8家平臺淨利潤低在15%至20%, 其餘16家淨利潤率超過20%。

網貸行業經過深度洗牌,

進入規範發展的軌道後, 如何做大做強成為全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規模關是說交易規模要足夠大, 超過行業盈虧平衡點;

獲客關是說客戶基礎足夠豐富, 依靠存量客戶即可維持正常運轉;

風控關是說風控模型要足夠有效, 壞賬率水準低於行業平均水準。

之前網貸平臺的業務模式太重, 難以實現盈利。 這也足以解釋為何前幾年網貸不能盈利就是因為“模式太重”。 此後在新的監管框架下, 如還不能實現盈利, 就是管理上的缺陷, 是經營策略上的問題, 遲早要被市場拋棄。 網貸平臺的盈利點是建立在風控的基礎之上的。 只有對平臺對借款人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 讓借款人好借好還, 防範集中違約或者風險的集體爆發, 就能帶來盈利點。

除了具備核心競爭力以外, 運營規範也是網貸企業能夠盈利的保證, 平臺如果能夠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進行產品創新、資產開拓、加強大資料風控力度(與協力廠商資料風控公司合作, 對接風控通道, 補充資料資源), 即使目前還沒有盈利, 未來的潛力也值得期待。

億美軟通大資料服務深入信用評估、消費金融及O2O等領域,深化“大資料+”服務,通過通過深挖資料價值,助理企業更好地完成風險控制,打擊欺詐行為,提供資訊核驗、反欺詐、信貸風控等全場景資料服務,説明企業發掘更多資料價值,全面提升決策與風險控制能力,展現全新商業機會。先後為京東金融、FICO、融360、拍拍貸、借貸寶、宜信、手機貸、招商銀行、哈爾濱銀行、華夏銀行、佰仟金融、現金巴士、閃銀、你我貸、支付寶、陸金所等金融企業提供專業的一體化大資料風控解決服務方案,説明企業對客戶風險進行不同組合和多維度評估,做出信心決策並針對資料進行專業分析和處理,以報告的形式展示單體或群體使用者的特徵,有效評估使用者消費和信用情況。

未來的潛力也值得期待。

億美軟通大資料服務深入信用評估、消費金融及O2O等領域,深化“大資料+”服務,通過通過深挖資料價值,助理企業更好地完成風險控制,打擊欺詐行為,提供資訊核驗、反欺詐、信貸風控等全場景資料服務,説明企業發掘更多資料價值,全面提升決策與風險控制能力,展現全新商業機會。先後為京東金融、FICO、融360、拍拍貸、借貸寶、宜信、手機貸、招商銀行、哈爾濱銀行、華夏銀行、佰仟金融、現金巴士、閃銀、你我貸、支付寶、陸金所等金融企業提供專業的一體化大資料風控解決服務方案,説明企業對客戶風險進行不同組合和多維度評估,做出信心決策並針對資料進行專業分析和處理,以報告的形式展示單體或群體使用者的特徵,有效評估使用者消費和信用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