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但楚霸王烏江自刎後卻被秦人割了腦袋

秦始皇統一六國, 統一貨幣、度量衡、修建長城等。 用後人的眼光來看秦朝肯定是有巨大成就和貢獻的, 但是當時的秦國雖然是一統天下了, 卻在後面的統治中, 尊崇法家思想, 奉行嚴刑峻法, 奴役天下百姓, 最終激起民怨, 比如說有名的孟姜女哭長城, 陳勝吳廣起義等等。 都能反映當時的暴政帶給百姓的痛苦。

楚南公曾神預言:楚有三戶, 亡秦必楚, 16年後, 預言得以驗證。 其實“楚雖三戶, 亡秦必楚”的說法最早見於《史記》項羽本紀。 在西楚霸王項羽的帶領之下, 楚軍可謂是一路勢如破竹, 可以說一路上秦軍的主力基本上都是項羽滅掉的, 而漢高祖劉邦反而撿了一個便宜, 順利繞開秦軍主力一路高歌開進咸陽。 這讓項羽很生氣。 因此在這之後才有了楚漢相爭。

其實早在這之前秦始皇就非常重視楚地的安定, 這也是與楚國自身的實力有關。 春秋戰國幾百年, 楚國都是諸侯強國, 疆域遼闊, 物產豐富, 軍隊很強, 後來被秦滅國, 對於楚人來說他們是相當不服。 另外楚國人性情豪放, 所以說他們非常不齒秦國人的作為, 在楚懷王事件中, 秦國兩次自毀信用, 秦人的卑鄙和無恥傷害了楚人。 對於楚國人而言,

秦國人是只會使用陰謀詭計, 是奸詐小人作為。

楚雖三戶, 亡秦必楚, 可以說秦朝的滅亡確實和楚國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是後來項羽戰敗之後在烏江自刎, 項羽的腦袋卻是由秦人王翳砍下, 因此有了秦雖一戶, 亡楚必秦的說法 。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