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2017金雞百花獎提名名單已出,能否再造國民電影盛宴?

文編:陳爍

北京文博會開幕, “文化+”激發“雙創”活力!聚焦文創, 這些看點不容錯過!關注公眾號“文化產業新聞”, 回復“文博會”, 聚焦文創, 看文化產業熱點。

去年被大眾嘲笑的金雞百花獎9月13日在呼和浩特拉開帷幕, 84部優秀影片將角逐19個獎項, 金雞百花獎此次能否重回大眾心中中國電影三大獎地位, 能否再次為國民送上電影盛宴?值得期待!

根據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署光在13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 本屆金雞獎將評選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共19個獎項,

由原先的的不記名投票制改為實名制投票。 將有國產新片推薦展映、金雞國際影展、臺灣影展、港澳影展、少數民族影展參與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影展, 電影節期間還將舉辦中國電影高峰論壇、中國電影科技論壇、中國電影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影協電影教育和產業發展委員會年會三大主題論壇。

金雞百花指什麼?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1981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因當年屬中國農曆雞年, 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 該獎邀請了國內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以及電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金雞獎評獎委員會,

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內地電影界最權威和最專業的電影獎。 金雞獎的評選範圍具有區域性, 2005年前提名影片和電影工作者必須為中國內地籍, 2005年後將港澳籍電影工作者納入評選範圍, 但憑藉提名的影片製片方必須有中國內地參與。 金雞獎的目的是獎勵突出的影片和電影界人員, 每項可有多於一個的獲獎者。

大眾電影百花獎

簡稱百花獎,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 由於其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 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 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與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 獎盃為銅質鍍金花神。 百花獎于1962年建立, 1963年後中斷, 1980年恢復。 從2005年起, 金雞獎和百花獎隔年舉辦, 因此亦有合稱金雞百花獎。 此外,

大眾電影百花獎, 簡稱百花獎, 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 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 由於其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 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 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與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 獎盃為銅質鍍金花神。 百花獎于1962年建立, 1963年後中斷, 1980年恢復。

從實至名歸到備受爭議

有人說, 現在的金雞百花電影節, 已經完全淪為明星和媒體的自我狂歡。 真正愛好電影的人, 如果要選擇好看的電影, 奧斯卡和金球獎是典型的觀片指南;如果要選擇看藝術水準稍高的電影, 坎城威尼斯柏林都是顯著的標誌;如果要看貼近更多人審美趣味的, 香港的金像和臺灣的金馬也會給出片單。而那個曾經受到萬眾矚目的金雞和百花,似乎正一步步拉開自己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輝煌時期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的選票刊登在《大眾電影》上,吸引了全民的普遍參與,人們對於評獎十分真誠,會在反復斟酌後投上自己最為莊嚴的一票。這種樸實的心態完全不同於如今的“買獎”之態,獎項也能夠大致保持公正,這使得金雞百花獎在業內頗具前瞻性,在後來的大約10年間,樹立了專業化的權威地位。但是,近年來,金雞百花顯出老態龍鍾,因為喜歡下雙黃蛋,平衡獎項而喪失了公信力, 不僅迷失了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也在權威性上大打折扣,變成了保守的“老好人”。

由於缺少了“含金量”,金雞百花電影節在近年來遭受了冷嘲熱諷。其實,金雞百花也曾經嘗試過一些有新意的措施,比如,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2005年開始分家,使得偏於專業性的金雞獎與大眾化的百花獎項性格特徵更為明顯。而在2006年,百花獎首次設置觀眾終評評委,由101名觀眾評委組成的終評委員會,在百花電影節期間對10部候選片目進行再次觀摩和充分討論。但是,這些措施不僅沒有讓金雞百花重振士氣,反而因為細節的不到位而讓金雞百花再度陷入危機。2006年,著名影星張瑜就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質疑這個大眾評選是否是“作秀”,並抨擊其不規範、不透明的規則會造成暗箱操作。當時,在群眾投票階段名列第一的她在頒獎現場大眾評委的手中卻莫名地敗北。

此外,2011年的影帝孫淳和影后娜仁花,還有最佳導演陳力,都是冷得不能再冷的冷門,不管是賣座大片《唐山大地震》,還是口碑佳片《鋼的琴》,統統做了冷板凳,重要獎項都被主旋律影片奪走。到了2013年,馮小剛帶著他的厲兵秣馬之作《一九四二》八項提名領跑金雞,卻徹底敗給了陳可辛的《中國合夥人》,最佳導演和最佳故事片都與馮小剛擦肩而過。2014年的百花獎,趙薇當選最佳導演,是用《致青春》打敗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

從頭到尾看一眼最近金雞百花獎的獲獎名單,我們就能看到其規律:主旋律一定要嘉獎,熱門明星也需要嘉獎,豬肉難分,眾口難調,最後端出一盤怪味菜,也顧不得大眾能不能消化得了。

2017,呼和浩特,新的征程 儘管眾說紛紜,但是金雞百花依然在業內有著極高地位。2017年9月13日,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呼和浩特開幕。13日晚,本屆電影節將在烏蘭恰特歌劇院舉行開幕式。

電影節期間,84部影片將角逐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兒童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科教片、最佳戲曲片,以及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導演處女作、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美術、最佳音樂、最佳剪輯等19個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最佳紀錄片提名中有曾經刷屏爆紅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和《我們誕生在中國》等。

獎項名稱

候選名單

最佳故事片提名

七月與安生》

《老炮兒》

《血戰湘江》

《我不是潘金蓮》

《湄公河行動》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

《七兒娘》

《告別》

《塔洛》

《原上》

《搬遷》

最佳兒童片提名

《山那邊有匹馬》

《烏珠穆沁的孩子》

《夢開始的地方》

《豬太狼的夏天》

最佳戲曲片提名

《山村母親》

《傳奇狀元倫文敘》

《珍珠塔》

《乾坤福壽鏡》

《穆桂英掛帥》

最佳科教片提名

《人鼠之戰——農村綜合滅鼠行動》

《沙漠種出高產稻》

《美麗鄉村環保行動——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

《首星揭秘》

最佳紀錄片提名

《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

《那歲月刻骨銘心》

《我們誕生在中國》

《我在故宮修文物》

《海龍屯》

《喜馬拉雅天梯》

最佳美術片提名

《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

《大魚海棠》

《馬小樂之玩具也瘋狂》

《搖滾藏獒》

《熊出沒·奇幻空間》

最佳編劇提名

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

李保羅《村戲》

黃丹、馮夢瑤、梁爽《搬遷》

管虎、董潤年《老炮兒》

最佳導演提名

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

鄭大聖《村戲》

曹保平《烈日灼心》

程耳《羅曼蒂克消亡史》

管虎《老炮兒》

導演處女作獎提名

文章《陸垚知馬俐》

宋灝霖《豬太狼的夏天》

曾國祥《七月與安生》

最佳男主角提名

鄧超《烈日灼心》中飾辛小豐

包貝爾《陸垚知馬俐》中飾陸垚

馮小剛《老炮兒》中飾六爺

塗們《告別》中飾父親

廖凡《師父》中飾陳識

最佳女主角提名

白百何《捉妖記》中飾霍曉嵐

閆妮《搬遷》中飾柳春燕

宋佳《陸垚知馬俐》中飾馬俐

範冰冰《我不是潘金蓮》中飾李雪蓮

周冬雨《七月與安生》中飾安生

最佳男配角提名

於和偉《我不是潘金蓮》中飾鄭眾

王千源《解救吾先生》中飾張華

朱亞文《陸垚知馬俐》中飾趙奔

孫維民《血戰湘江》中飾林德水

張譯《追凶者也》中飾董小鳳

張輝《搬遷》中飾馬建民

最佳女配角提名

艾麗婭《告別》中飾母親

吳彥姝《搬遷》中飾馬家老太太

張慧娟《村戲》中飾路小芬

蔣雯麗《師父》中飾鄒館長

焦俊豔《陸垚知馬俐》中飾方灰灰

最佳攝影提名

丁豫《解救吾先生》)

石欒《陸垚知馬俐》

呂松野《塔洛》

孫明《大唐玄奘》

杜傑《羅曼蒂克消亡史》

邵丹《村戲》

最佳錄音提名

安巍《陸垚知馬俐》

安韶峰《勇士》

吳江《我不是潘金蓮》

祝岩峰《羅曼蒂克消亡史》

晁君《大唐玄奘》

黃錚《火鍋英雄》

最佳美術提名

李健威《捉妖記》

李健威《湄公河行動》

武明《大唐玄奘》

曹安俊《刻在石磨上的勳章》

韓忠《羅曼蒂克消亡史》

最佳音樂提名

王曉鋒《大唐玄奘》

葉小鋼《開羅宣言》

劉思軍《一紙婚約》

竇鵬《老炮兒》

最佳剪輯提名

丁晟《解救吾先生》

許宏宇、李點石、檀向媛、周肖林《七月與安生》

李永一《烈日灼心》

陳祺合、潘雄耀、彭正熙《破風》

廖慶松、宋冰《塔洛》[

電影節排程:

9月13日

電影《一個導演的最後五天》新片發佈會

中國電影高峰論壇

電影《大雪冬至》觀眾見面會

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新聞發佈會

《呼和浩特與中國電影》圖書首發式

電影 《一紙婚約》新片首映式

電影《紫薇飄香》觀眾見面會

中國電影高峰論壇

電影文學論壇

少數民族電影展開幕式 展映《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港澳影展開幕式 展映《功夫瑜伽》

呼和浩特市主要領導會見來賓

電影節開幕式

9月14日

中國電影科技論壇開幕式

電影《五彩天邊》新聞發佈會

電影《三變》首映式暨觀眾見面會

電影大師對話青年導演

電影《血狼犬》觀眾見面會——關注生態環境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高峰論壇;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劇本徵集表彰活動

中國電影論壇閉幕式暨市學生影評大賽頒獎儀式

“一帶一路”中外電影交流研討會

臺灣影展開幕式;展映《無言的山丘》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展——內蒙古電影題材之夜

9月15日

中國電影產業創新與工業體系構建峰會

電影《寶貝特攻》主創見面暨新聞發佈會

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及新聞發佈會

電影《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觀眾見面會

電影《敦煌不了情》主創見面會暨新聞發佈會

電影《營救汪星人》新片推介發佈會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提名者表彰儀式

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影展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展映影片

9月16日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者與媒體見面會

今日分享

《白夜追凶》

一場滅門慘案,讓原本逍遙浪蕩的關宏宇成了在逃的通緝嫌犯。身為刑偵支隊隊長的雙胞胎哥哥關宏峰,誓要查出真相,但出於親屬回避的原則,警隊禁止關宏峰參與滅門案的調查工作,關宏峰義憤辭職。調任了代支隊長的周巡處於破案壓力,也為了追尋關宏宇的下落,他設計讓離職的關宏峰以“編外顧問”的身份繼續參與各大重案要案的調查,而警隊所有人都被隱瞞了。由於罹患“黑暗恐懼症”,白天和黑夜出現在警隊的“顧問關宏峰”,其實是由孿生兄弟二人白夜分飾,性格迥異的兄弟兩人在警隊中馬腳不斷,背負著隨時被周巡及各路人馬發現的危險,一路偵破了各種大案要案,目的只是想伺機調閱滅門案的案卷查出真相,以還清白。

推廣:牛曉曦

文化產業新聞:

終於盼來你了,文化產業新聞專注文創行業動態,爆款原創文廣受好評,你還觀望不加入?讓我們一起見證由“小白”到“老司機”的蛻變,不做內容搬運工,只做內容生產者!微信關注 “文化產業新聞”投稿,讓你的文章上頭條!

香港的金像和臺灣的金馬也會給出片單。而那個曾經受到萬眾矚目的金雞和百花,似乎正一步步拉開自己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金雞百花電影節的輝煌時期是在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的選票刊登在《大眾電影》上,吸引了全民的普遍參與,人們對於評獎十分真誠,會在反復斟酌後投上自己最為莊嚴的一票。這種樸實的心態完全不同於如今的“買獎”之態,獎項也能夠大致保持公正,這使得金雞百花獎在業內頗具前瞻性,在後來的大約10年間,樹立了專業化的權威地位。但是,近年來,金雞百花顯出老態龍鍾,因為喜歡下雙黃蛋,平衡獎項而喪失了公信力, 不僅迷失了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也在權威性上大打折扣,變成了保守的“老好人”。

由於缺少了“含金量”,金雞百花電影節在近年來遭受了冷嘲熱諷。其實,金雞百花也曾經嘗試過一些有新意的措施,比如,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2005年開始分家,使得偏於專業性的金雞獎與大眾化的百花獎項性格特徵更為明顯。而在2006年,百花獎首次設置觀眾終評評委,由101名觀眾評委組成的終評委員會,在百花電影節期間對10部候選片目進行再次觀摩和充分討論。但是,這些措施不僅沒有讓金雞百花重振士氣,反而因為細節的不到位而讓金雞百花再度陷入危機。2006年,著名影星張瑜就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質疑這個大眾評選是否是“作秀”,並抨擊其不規範、不透明的規則會造成暗箱操作。當時,在群眾投票階段名列第一的她在頒獎現場大眾評委的手中卻莫名地敗北。

此外,2011年的影帝孫淳和影后娜仁花,還有最佳導演陳力,都是冷得不能再冷的冷門,不管是賣座大片《唐山大地震》,還是口碑佳片《鋼的琴》,統統做了冷板凳,重要獎項都被主旋律影片奪走。到了2013年,馮小剛帶著他的厲兵秣馬之作《一九四二》八項提名領跑金雞,卻徹底敗給了陳可辛的《中國合夥人》,最佳導演和最佳故事片都與馮小剛擦肩而過。2014年的百花獎,趙薇當選最佳導演,是用《致青春》打敗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

從頭到尾看一眼最近金雞百花獎的獲獎名單,我們就能看到其規律:主旋律一定要嘉獎,熱門明星也需要嘉獎,豬肉難分,眾口難調,最後端出一盤怪味菜,也顧不得大眾能不能消化得了。

2017,呼和浩特,新的征程 儘管眾說紛紜,但是金雞百花依然在業內有著極高地位。2017年9月13日,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呼和浩特開幕。13日晚,本屆電影節將在烏蘭恰特歌劇院舉行開幕式。

電影節期間,84部影片將角逐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兒童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科教片、最佳戲曲片,以及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導演處女作、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美術、最佳音樂、最佳剪輯等19個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最佳紀錄片提名中有曾經刷屏爆紅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和《我們誕生在中國》等。

獎項名稱

候選名單

最佳故事片提名

七月與安生》

《老炮兒》

《血戰湘江》

《我不是潘金蓮》

《湄公河行動》

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

《七兒娘》

《告別》

《塔洛》

《原上》

《搬遷》

最佳兒童片提名

《山那邊有匹馬》

《烏珠穆沁的孩子》

《夢開始的地方》

《豬太狼的夏天》

最佳戲曲片提名

《山村母親》

《傳奇狀元倫文敘》

《珍珠塔》

《乾坤福壽鏡》

《穆桂英掛帥》

最佳科教片提名

《人鼠之戰——農村綜合滅鼠行動》

《沙漠種出高產稻》

《美麗鄉村環保行動——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

《首星揭秘》

最佳紀錄片提名

《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

《那歲月刻骨銘心》

《我們誕生在中國》

《我在故宮修文物》

《海龍屯》

《喜馬拉雅天梯》

最佳美術片提名

《大耳朵圖圖之美食狂想曲》

《大魚海棠》

《馬小樂之玩具也瘋狂》

《搖滾藏獒》

《熊出沒·奇幻空間》

最佳編劇提名

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

李保羅《村戲》

黃丹、馮夢瑤、梁爽《搬遷》

管虎、董潤年《老炮兒》

最佳導演提名

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

鄭大聖《村戲》

曹保平《烈日灼心》

程耳《羅曼蒂克消亡史》

管虎《老炮兒》

導演處女作獎提名

文章《陸垚知馬俐》

宋灝霖《豬太狼的夏天》

曾國祥《七月與安生》

最佳男主角提名

鄧超《烈日灼心》中飾辛小豐

包貝爾《陸垚知馬俐》中飾陸垚

馮小剛《老炮兒》中飾六爺

塗們《告別》中飾父親

廖凡《師父》中飾陳識

最佳女主角提名

白百何《捉妖記》中飾霍曉嵐

閆妮《搬遷》中飾柳春燕

宋佳《陸垚知馬俐》中飾馬俐

範冰冰《我不是潘金蓮》中飾李雪蓮

周冬雨《七月與安生》中飾安生

最佳男配角提名

於和偉《我不是潘金蓮》中飾鄭眾

王千源《解救吾先生》中飾張華

朱亞文《陸垚知馬俐》中飾趙奔

孫維民《血戰湘江》中飾林德水

張譯《追凶者也》中飾董小鳳

張輝《搬遷》中飾馬建民

最佳女配角提名

艾麗婭《告別》中飾母親

吳彥姝《搬遷》中飾馬家老太太

張慧娟《村戲》中飾路小芬

蔣雯麗《師父》中飾鄒館長

焦俊豔《陸垚知馬俐》中飾方灰灰

最佳攝影提名

丁豫《解救吾先生》)

石欒《陸垚知馬俐》

呂松野《塔洛》

孫明《大唐玄奘》

杜傑《羅曼蒂克消亡史》

邵丹《村戲》

最佳錄音提名

安巍《陸垚知馬俐》

安韶峰《勇士》

吳江《我不是潘金蓮》

祝岩峰《羅曼蒂克消亡史》

晁君《大唐玄奘》

黃錚《火鍋英雄》

最佳美術提名

李健威《捉妖記》

李健威《湄公河行動》

武明《大唐玄奘》

曹安俊《刻在石磨上的勳章》

韓忠《羅曼蒂克消亡史》

最佳音樂提名

王曉鋒《大唐玄奘》

葉小鋼《開羅宣言》

劉思軍《一紙婚約》

竇鵬《老炮兒》

最佳剪輯提名

丁晟《解救吾先生》

許宏宇、李點石、檀向媛、周肖林《七月與安生》

李永一《烈日灼心》

陳祺合、潘雄耀、彭正熙《破風》

廖慶松、宋冰《塔洛》[

電影節排程:

9月13日

電影《一個導演的最後五天》新片發佈會

中國電影高峰論壇

電影《大雪冬至》觀眾見面會

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新聞發佈會

《呼和浩特與中國電影》圖書首發式

電影 《一紙婚約》新片首映式

電影《紫薇飄香》觀眾見面會

中國電影高峰論壇

電影文學論壇

少數民族電影展開幕式 展映《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港澳影展開幕式 展映《功夫瑜伽》

呼和浩特市主要領導會見來賓

電影節開幕式

9月14日

中國電影科技論壇開幕式

電影《五彩天邊》新聞發佈會

電影《三變》首映式暨觀眾見面會

電影大師對話青年導演

電影《血狼犬》觀眾見面會——關注生態環境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高峰論壇;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劇本徵集表彰活動

中國電影論壇閉幕式暨市學生影評大賽頒獎儀式

“一帶一路”中外電影交流研討會

臺灣影展開幕式;展映《無言的山丘》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展——內蒙古電影題材之夜

9月15日

中國電影產業創新與工業體系構建峰會

電影《寶貝特攻》主創見面暨新聞發佈會

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及新聞發佈會

電影《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觀眾見面會

電影《敦煌不了情》主創見面會暨新聞發佈會

電影《營救汪星人》新片推介發佈會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提名者表彰儀式

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影展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展映影片

9月16日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暨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閉幕式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獎者與媒體見面會

今日分享

《白夜追凶》

一場滅門慘案,讓原本逍遙浪蕩的關宏宇成了在逃的通緝嫌犯。身為刑偵支隊隊長的雙胞胎哥哥關宏峰,誓要查出真相,但出於親屬回避的原則,警隊禁止關宏峰參與滅門案的調查工作,關宏峰義憤辭職。調任了代支隊長的周巡處於破案壓力,也為了追尋關宏宇的下落,他設計讓離職的關宏峰以“編外顧問”的身份繼續參與各大重案要案的調查,而警隊所有人都被隱瞞了。由於罹患“黑暗恐懼症”,白天和黑夜出現在警隊的“顧問關宏峰”,其實是由孿生兄弟二人白夜分飾,性格迥異的兄弟兩人在警隊中馬腳不斷,背負著隨時被周巡及各路人馬發現的危險,一路偵破了各種大案要案,目的只是想伺機調閱滅門案的案卷查出真相,以還清白。

推廣:牛曉曦

文化產業新聞:

終於盼來你了,文化產業新聞專注文創行業動態,爆款原創文廣受好評,你還觀望不加入?讓我們一起見證由“小白”到“老司機”的蛻變,不做內容搬運工,只做內容生產者!微信關注 “文化產業新聞”投稿,讓你的文章上頭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