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刻在葫蘆上的《富春山居圖》15米的剪紙畫 來蘭州藝博會漲姿勢

刻葫蘆、剪紙、中國結這些傳統藝術對於熱愛文化的蘭州人來說稀鬆平常, 但倘若《富春山居圖》遇上刻葫蘆、15米絲路畫卷遇上剪紙藝術、30多種方法編織中國結, 讓這些考驗功底、博人眼球的傳統工藝集體亮相, 便足夠吸引老百姓的目光。

近日, 記者從第八屆中國(蘭州)藝術品收藏博覽會組委會上瞭解到, 本屆博覽會將於4月13日在甘肅大劇院拉開大幕, 此次博覽會特設四個展廳,

一號展廳為精品展廳, 其中將特別開闢出170平方米的地方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 屆時, 在這個展區內, 將向前來參觀的老百姓展示刻在葫蘆上的微縮版《富春山居圖》, 長達15米的《絲路風貌》剪紙等平時未曾一見的經典傳統藝術作品, 除此之外, 還將為老百姓展示景泰藍掐絲畫等非遺作品, 教市民現場編織中國結。

刻在三分之一手掌大小的葫蘆上的《富春山居圖》 百聞不如一見

春山居圖是元朝書畫, 畫家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 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 全圖用墨淡雅, 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 墨色濃淡幹濕並用, 極富於變化, 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去臺北故宮博物院, 才能一睹真容。 只聽過畫卷版的《富春山居圖》, 未曾想到,蘭州80後小夥趙化榮在三分之一手掌大小的葫蘆上雕刻上了《富春山居圖》,這個雕著《富春山居圖》的葫蘆將在此次藝博會上亮相,除此之外,還將展示葫蘆微雕《大悲咒》、《屈原》等作品。

15米長的剪紙 你見過嗎?

董水花這位農民剪紙達人對於甘肅熱愛剪紙的老百姓來說並不陌生,她的那副長達15米的《榆中境內絲路圖》當年在蘭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她用精湛的簡直技術,憑藉一把剪刀,在一長卷紅紙上剪出了1953年以前的絲路古道榆中境內舊貌、地域背景,從蘭州東稍門起,穿過整個榆中縣境內,到甘草店的車道嶺為止的景物,該作品也被蘭州市博物館收藏。據悉,本屆藝博會也邀請到了董水花,帶著市民好奇已久的《榆中境內絲路圖》亮相,讓老百姓們一飽眼福。

藝博會組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屆藝博會不僅要向市民展示新奇特的藝術品,還將邀請王慧等“隴原巧手”,來到現場與老百姓展開互動,為他們展示30餘種中國結,並給他們親自教授編織技巧。

未曾想到,蘭州80後小夥趙化榮在三分之一手掌大小的葫蘆上雕刻上了《富春山居圖》,這個雕著《富春山居圖》的葫蘆將在此次藝博會上亮相,除此之外,還將展示葫蘆微雕《大悲咒》、《屈原》等作品。

15米長的剪紙 你見過嗎?

董水花這位農民剪紙達人對於甘肅熱愛剪紙的老百姓來說並不陌生,她的那副長達15米的《榆中境內絲路圖》當年在蘭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她用精湛的簡直技術,憑藉一把剪刀,在一長卷紅紙上剪出了1953年以前的絲路古道榆中境內舊貌、地域背景,從蘭州東稍門起,穿過整個榆中縣境內,到甘草店的車道嶺為止的景物,該作品也被蘭州市博物館收藏。據悉,本屆藝博會也邀請到了董水花,帶著市民好奇已久的《榆中境內絲路圖》亮相,讓老百姓們一飽眼福。

藝博會組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本屆藝博會不僅要向市民展示新奇特的藝術品,還將邀請王慧等“隴原巧手”,來到現場與老百姓展開互動,為他們展示30餘種中國結,並給他們親自教授編織技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