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路安全法報告解讀:賦利國內安全廠商,助推生物識別產業

高合規要求, 高安全風險催生巨大需求空間

《網路安全法》擴大了嚴格監管的範圍, 即經營性和非經營性的網路服務提供者都必須承擔網路安全保護的各項義務, 不進行分類管理, 對企業等機構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合規要求。

同時, 中國企業面臨不斷增長的安全威脅, 據普華永道《2017 年全球資訊安全狀況調查》顯示, 僅 2016 年, 中國企業檢測到的資訊安全事件平均數就高達 2,577, 較 2014 年飛升 969%。 在此情況下, 中國企業的網路依存度普遍較高, 各行業均不低於 80%, 在資訊安全領域的投入卻嚴重不足, 30%的企業尚未建立任何資訊安全團隊。

基於《網路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帶來的硬性合規要求, 企業的資訊安全建設將成為一種剛需, 市場需求空間巨大。 我們預計, 電信業需求持穩, 金融和 IT 等行業率先迸發大量需求, 傳統行業次之。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賦利國內安全廠商

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的範圍基本覆蓋了國內的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支撐社會經濟運行的主要行業、各大媒體和大中型互聯網公司等, 這些機構將迸發出大量的安全產品和安全服務的需求。

其中, 等級保護相關條例將促進等保協力廠商諮詢、測評業務的增長, “國家隊”背景的資訊安全機構或具備相關資質的國內機構將獲益;安全審查相關條例從源頭上設臵了國內市場的准入門檻, 將關鍵行業的採購國產化定義為法律義務, 加速自主可控戰略的執行;跨境資料管理相關條例促使資料當地語系化存儲, 國內雲服務的市場爆發帶動雲安全服務的飛速增長。

 “個人資訊保護”推動資料安全業務。 近年來, 資料安全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呈高發態勢, 嚴重危害了個人和企業的經濟利益、生命安全, 甚至是國家的政治安全。 《網路安全法》從公民個人權益、國家安全、整體戰略三個層面對個人資訊保護做出了相關規定。

我們預計, 資料安全將會成為資訊安全行業發展強勁的細分領域。 由於資料安全防護常常涉及到關鍵敏感資訊, 國內的廠商更有可為。

“可信身份戰略”助推生物識別產業

《網路安全法》明確指出“國家實施網路可信身份戰略, 支援研究開發安全、方便的電子身份認證技術, 推動不同電子身份認證之間的互認”。 生物識別技術則是近年來最炙手可熱並被寄予厚望的身份認證技術。 目前, 在我國生物識別行業的市場結構單一, 指紋識別技術佔據絕對市場份額, 但人臉識別技術呈現趕超態勢, 前景可期。

我國網路空間安全人才短缺,內部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就業培訓需求增長等驅動因素,我們認為,資訊安全教育培訓業務會迎來一段成長期。資訊安全的職業培訓一般有四類:常識教育、資格證書培訓、攻防競賽服務和技能提升課程。目前,市場需求集中在專業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培訓。

我們認為投資應聚焦於六大關鍵字,即自主可控、等級保護、雲安全、資料安全、生物識別和職業培訓;同時,由於雲計算等業務的發展和安全態勢的複雜化,資訊安全責任主體未來需求的是綜合性的安全產品和服務。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前景可期。

我國網路空間安全人才短缺,內部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就業培訓需求增長等驅動因素,我們認為,資訊安全教育培訓業務會迎來一段成長期。資訊安全的職業培訓一般有四類:常識教育、資格證書培訓、攻防競賽服務和技能提升課程。目前,市場需求集中在專業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培訓。

我們認為投資應聚焦於六大關鍵字,即自主可控、等級保護、雲安全、資料安全、生物識別和職業培訓;同時,由於雲計算等業務的發展和安全態勢的複雜化,資訊安全責任主體未來需求的是綜合性的安全產品和服務。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