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梁春:29歲小夥創業種香蕉年入5000萬

點擊“農財網香蕉通”, 關注我們

從小, 他和父親相依為命。 他創業一年, 引領當地行業風潮。 梁春, 一個29歲的男孩, 面對讓無數人傾家蕩產的行業難題,

他又如何絕處逢生?

記者去採訪時, 正趕上梁春的農家樂開張, 為了聚集人氣, 他特意為遊客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挑香蕉大賽。 用一條扁擔挑起兩串將近100斤的香蕉, 走上百米的路, 在收穫香蕉的季節, 蕉農一天就要重複六七十次。 可對於普通人來講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學生回鄉種蕉

1987年出生, 玩起來還像個大男孩, 可創業5年, 如今梁春已經擁有了一家年銷售額5000萬元的公司。

2007年梁春上大學, 連5000元學費都交不起, 可畢業五年, 他就可以年入5000萬元。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1987年, 梁春出生在廣西南寧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剛上小學時, 父母就因為感情破裂而離婚, 母親離開了這個家, 留下年僅8歲的梁春和6歲的弟弟由父親撫養。 2007年, 梁春考上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專業, 離開了家。 2010年, 本來已經在廣州找到工作的他, 卻突然回到南寧農村, 要種香蕉創業。

周圍人都不知道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梁春也一直把自己回來的原因藏在心裡。

2010年初月梁春貸款5萬元,

又和親戚朋友湊了十萬元, 在南寧市壇洛鎮承包了1000畝地種香蕉。

可沒多久, 梁春就有些後悔了。 讓梁春苦惱的是, 蕉園裡都是體力勞動, 覺得人生沒有出路。 雖然現實讓梁春感到失望, 但只要想到自己回鄉創業的原因, 他就有動力堅持下來。

給香蕉“美容”賣高價

梁春所在的壇洛鎮位於南寧市西北部, 因為氣候條件優越, 種植水果成了當地很多人發家致富的手段, 尤其是香蕉種植。 每年什麼時候收購商會來壇洛鎮收購香蕉, 收購量一般在多少, 甚至於價格都約定俗成。

可就在梁春種香蕉的第一年, 就把大家8毛錢一斤的香蕉, 賣出了最高1塊3毛5的高價!在當地一炮而紅。 這樣的高價卻是從一個被大家當做笑話的做法開始的。 那就是給香蕉美容。

梁春不明原因地突然從城市回來種香蕉, 已經讓周圍人不能理解, 再加上這聞所未聞的“香蕉美容”, 一時成了當地香蕉種植戶議論地對象。

梁春表示, 在以前, 當地的香蕉都是粗放型管理, 只要保證水和肥, 其他都不用費心。

梁春覺得這樣的觀念是時候該變一變了。 所謂的給香蕉做美容就是給香蕉抹花、墊把和套袋。

抹花可以防止乾枯的花蕾刺傷香蕉表皮, 墊把可以減少香蕉間摩擦, 而套袋不僅可以防止蟲子叮咬香蕉, 還能給香蕉塑造優美的曲線。

一串香蕉從樹上砍下來後, 要經過挑選、包裝、運輸、還有一周左右的催熟期, 再經過分銷到超市、商店, 才能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 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5天左右。

因此香蕉都是在8成熟時就被採摘, 如果這時香蕉表皮就有磕碰和傷痕, 再經過一系列長達15天的流轉, 最終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2010年深秋, 經過梁春“美容”的香蕉成熟, 讓收購商眼前一亮, 每一根香蕉都表皮無破損, 因為這一做法, 梁春的香蕉第一年就賣出了高價,銷售額達180萬元。這時,梁春一顆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種植規章話,嚴把品質關

為了靠產出高品質的香蕉在行業內站住腳,就連一棵樹上結幾把香蕉,梁春都要有嚴格的規定。

梁春表示,這一棵樹上我們留8把香蕉,如果留得再多,上面得已經成熟,下面得還沒有長到足夠肥。除此之外,梁春還立下規矩,從採摘到包裝,香蕉絕不許著地。

梁春說,以前工人割回香蕉都會習慣性地倚住,現在有這條雙扛,就可以把香蕉放在雙扛上。

2011年開始,梁春率先和廣西農科院合作,共同開發香蕉滴灌技術,憑藉這種技術,把香蕉種植效率提高近20倍。2013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縮小香蕉規模,開闢茂穀柑發展新思路

可就在香蕉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梁春卻突然大面積、快速縮減香蕉種植規模,從最高峰的1萬2千畝,縮減到8500畝。眼前的這1000畝地,是梁春最初創業時承包下來的,現在除了零星不到20畝香蕉以外,其餘都改種了柑橘。

梁春香蕉種得好好得,種植面積和銷售額一連三四年都是成倍地增長,為什麼要突然轉型種柑橘,還把香蕉急速減產3500畝呢?

更讓人不解得是,隨著記者採訪的深入,發現近年來,一些柑橘主產區的發展情況似乎並不樂觀。梁春為什麼要放著能大把賺錢的香蕉不種,反而種起來這種危險性很高的柑橘呢?

採訪時,記者在梁春的香蕉林裡,發現了一塊奇怪的地。2011年,梁春在自己的香蕉林裡發現了一株得了黃葉病的香蕉樹,可是他當時並沒有在意。沒想到第二年,那株得病的香蕉樹周圍,一大片的香蕉林全部被感染,不僅結不出香蕉,而且全部倒了。

梁春沒想到,香蕉黃葉病的傳播速度竟然這麼快,他趕快找到農科院的專家研究對策,得到的答案卻讓他大吃一驚。

梁春稱,我們趕快去找專家,結果得到的答案是根本治不了,就像人類的愛滋病,你得了就沒辦法治了。而且一塊地只要得了黃葉病,在二三十年內都不能再種香蕉。

2014年初,梁春來到北京的水果市場考察,無意間聽說了一種水果,讓他喜出望外。梁春稱,我們就發現一種柑橘叫茂穀柑,一斤要將近20元,這個價格讓我非常震驚。

茂穀柑的高價吸引了梁春,可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就像香蕉的黃葉病,柑橘的黃龍病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既然同樣是有足以致命的傳染病,梁春為什麼還要轉型種柑橘呢?原來,柑橘的黃龍病雖然可怕,但是經過幾年的研究,農業專家已經找出預防黃龍病的方法。黃龍病主要是靠一種叫做木虱的蟲子進行傳播,只要有效的管控好傳播媒介,就可以把黃龍病扼殺在搖籃裡。

梁春表示,茂穀柑上市的季節在春節後,正好是大多數水果沒有上市的時候,這就為它的銷售帶來一定的優勢。

2015年,梁春先後成功栽種8000畝晚熟柑橘。同時,他還和廣西農科院合作,共同選育抗黃葉病的香蕉品種。

最權威的香蕉產業報導,盡在“農財網香蕉通”!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梁春的香蕉第一年就賣出了高價,銷售額達180萬元。這時,梁春一顆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地。

種植規章話,嚴把品質關

為了靠產出高品質的香蕉在行業內站住腳,就連一棵樹上結幾把香蕉,梁春都要有嚴格的規定。

梁春表示,這一棵樹上我們留8把香蕉,如果留得再多,上面得已經成熟,下面得還沒有長到足夠肥。除此之外,梁春還立下規矩,從採摘到包裝,香蕉絕不許著地。

梁春說,以前工人割回香蕉都會習慣性地倚住,現在有這條雙扛,就可以把香蕉放在雙扛上。

2011年開始,梁春率先和廣西農科院合作,共同開發香蕉滴灌技術,憑藉這種技術,把香蕉種植效率提高近20倍。2013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縮小香蕉規模,開闢茂穀柑發展新思路

可就在香蕉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梁春卻突然大面積、快速縮減香蕉種植規模,從最高峰的1萬2千畝,縮減到8500畝。眼前的這1000畝地,是梁春最初創業時承包下來的,現在除了零星不到20畝香蕉以外,其餘都改種了柑橘。

梁春香蕉種得好好得,種植面積和銷售額一連三四年都是成倍地增長,為什麼要突然轉型種柑橘,還把香蕉急速減產3500畝呢?

更讓人不解得是,隨著記者採訪的深入,發現近年來,一些柑橘主產區的發展情況似乎並不樂觀。梁春為什麼要放著能大把賺錢的香蕉不種,反而種起來這種危險性很高的柑橘呢?

採訪時,記者在梁春的香蕉林裡,發現了一塊奇怪的地。2011年,梁春在自己的香蕉林裡發現了一株得了黃葉病的香蕉樹,可是他當時並沒有在意。沒想到第二年,那株得病的香蕉樹周圍,一大片的香蕉林全部被感染,不僅結不出香蕉,而且全部倒了。

梁春沒想到,香蕉黃葉病的傳播速度竟然這麼快,他趕快找到農科院的專家研究對策,得到的答案卻讓他大吃一驚。

梁春稱,我們趕快去找專家,結果得到的答案是根本治不了,就像人類的愛滋病,你得了就沒辦法治了。而且一塊地只要得了黃葉病,在二三十年內都不能再種香蕉。

2014年初,梁春來到北京的水果市場考察,無意間聽說了一種水果,讓他喜出望外。梁春稱,我們就發現一種柑橘叫茂穀柑,一斤要將近20元,這個價格讓我非常震驚。

茂穀柑的高價吸引了梁春,可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就像香蕉的黃葉病,柑橘的黃龍病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既然同樣是有足以致命的傳染病,梁春為什麼還要轉型種柑橘呢?原來,柑橘的黃龍病雖然可怕,但是經過幾年的研究,農業專家已經找出預防黃龍病的方法。黃龍病主要是靠一種叫做木虱的蟲子進行傳播,只要有效的管控好傳播媒介,就可以把黃龍病扼殺在搖籃裡。

梁春表示,茂穀柑上市的季節在春節後,正好是大多數水果沒有上市的時候,這就為它的銷售帶來一定的優勢。

2015年,梁春先後成功栽種8000畝晚熟柑橘。同時,他還和廣西農科院合作,共同選育抗黃葉病的香蕉品種。

最權威的香蕉產業報導,盡在“農財網香蕉通”!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