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輝山乳業否認造假 中概股屢遭狙擊值得反思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 因創下單日暴跌85%的驚人紀錄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輝山乳業, 昨天發佈公告否認包括單據造假、股東挪用資金等在內的市場傳言。 在公告中, 輝山乳業還間接回應了此前沽空機構渾水公司的質疑。

輝山乳業否認造假 間接回應渾水質疑

昨天在香港上市的輝山乳業發佈公告, 承認存在多家銀行還款延遲、執行董事葛坤失聯等情況, 並表示公司審計委員會已經發起對集團財務狀況的內部審查, 以確定集團的流動性情況。

與此同時, 對於市場傳言:中國銀行對輝山乳業進行公開審計並發現集團公司製造大量造假單據,

以及公司控股股東楊凱挪用集團人民幣30億元投資中國瀋陽的房地產等消息, 公告都斷然否認。

除了高達300億港元市值“不翼而飛”, 輝山乳業受到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是成為沽空機構渾水的目標。 去年12月渾水公司先後兩次發佈針對輝山乳業的沽空報告。 報告指責輝山乳業通過虛假宣稱“苜蓿草全部自供”來誇大利潤, 部分牧場涉嫌資本支出欺詐, 實際控制人可能挪用上市公司至少1.5億元資產等。 輝山乳業的昨天發佈的公告相當於間接回應了渾水公司的質疑。

中概股屢遭狙擊 治理混亂誠信缺失成“硬傷”

輝山乳業危局的真相尚待一步步揭開。 但回顧這些年被渾水盯上的海外上市中國公司,

不難發現, 沽空機構的“渾水摸魚”已多次得手。 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過去近七年間, 東方紙業、綠諾國際、中國高速頻道、多元環球水務、嘉漢林業、分眾傳媒等多家在香港或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曾遭遇渾水公司狙擊, 而且絕大多數都出現了股價大幅下跌的情形。

渾水對中概股的調查方法包括查閱資料、調查關聯方、公司實地調研等, 並在此基礎上對公司價值進行重估。 而被渾水盯上的海外上市中國企業, 設立殼公司、開假髮票, 虛增資產等行為屢見不鮮, 造假幾乎成為“通病”。

業內人士認為, 正是部分海外上市企業中存在的治理混亂、誠信缺失“硬傷”, 令沽空機構有機可乘。

相似情形並不鮮見 A股也應好好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的情況在A股上市公司群體中並不鮮見。 海外中概股屢遭狙擊, 又給A股市場帶來怎樣的反思?

在輝山乳業暴跌的當天, 證監會通報了今年專項執法行動的第一批9起案件, 主要針對股票發行和持續資訊披露等環節存在的虛假陳述等違法行為。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 這些案件往往伴生資訊操縱、內幕交易等其他違法行為。

業內專家表示, 海外中概股屢遭狙擊值得A股好好反思。 特別是在IPO提速、中概股回歸腳步漸近的背景下, 監管層應進一步強化對資訊披露、關聯交易等行為的監管力度, 敦促上市公司誠信守法、完善治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