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外玩具發展歷程:由製造業的副產品變為獨立發展的行業

18 世紀, 玩具產品僅作為製造業的一種副產品發展。

19 世紀出現了專門生產和銷售玩具的公司, 在材質上, 塑膠玩具、鋁制玩具和橡膠玩具也相繼出現,

玩具產品也有了一定的創新, 如經典的搖擺木馬, 當鐵路出現時, 玩具產品中也出現了帶有發條或蒸汽為動力車頭的玩具火車。 截至 1900 年之前, 美國共超過 500 家玩具製造廠商, 雇傭了超過 4000 人。

20 世紀初, 大蕭條對於玩具行業影響巨大,

部分企業通過生產便宜玩具, 以低利潤方式部分得以倖存。 這一階段, 大部分玩具企業仍處於破產階段, 玩具商主要為相對不富裕的人群設計和生產, 玩具形象上, 由於戰爭的興起, 以士兵為形象的玩具比較流行, Fisher-Price 和Playskool 則為在當時倖存如今已發展壯大的品牌, 它們主要集中挖掘為嬰兒、幼兒以及學前兒童的教育玩具。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二戰後, 隨著兒童人數增加, 家庭結構變遷以及新媒體工具—電視的出現, 玩具行業開始繁榮。 電視的發展對於玩具需求影響深遠, 因為電視節目可以直接接觸到目標消費者——兒童,

而不是通過市場推廣玩具的教育價值來吸引兒童的父母。

電視出現後, 企業通過兩種方式吸引目標群體:

在電視節目中插入商業廣告;

20 世紀後半期, 玩具安全法案出臺, 數千企業破產。 玩具行業在當時缺乏有效的監管,

許多玩具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引發了父母群體的抵制。 隨後, 聯邦政府(Federal Government)通過了《消費者產品安全法案》(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ct in 1972), 也更新了 2008 年的消費者產品生產法案(Consumer Product Safety Improvement act of 2008),法案要求企業生產的產品需要送給協力廠商機構測試, 同時成立消費者產品安全協會(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ion)召回協會認為有安全問題的產品。

法案提高了對產品安全性的要求, 也加大了玩具生產商的生產成本, 導致了數以千計的企業破產。 但是父母們只是在安全性上維權, 並沒有在廣告的方式上提出要求。

2000 年-2007 年,隨著互聯網發展,傳統玩具受到了電子遊戲衝擊,傳統玩具商轉型生產電子玩具。20 世紀 70 年代時,電子玩具已經開始出現,2000 年以後電子玩具迅速發展;電子玩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大,對傳統玩具如洋娃娃等衝擊大。

2007 年至今-2010 年,金融危機影響玩具市場,2010 年以後智慧化發展成為趨勢。受金融危機影響,玩具作為非必需品受到重創,全球玩具市場低迷,銷量減少。在 2010 年之後,全球玩具朝向智慧化發展,並與動漫、電影、遊戲聯繫緊密。更多的玩具不僅加入了科技如程式設計、交互性外掛程式提高產品的吸引力,也通過改良材料、改進生產工藝提高安全性能,降低生產成本。

STEM(科學、科技、教育、數學)玩具也在美國政府為了保持在未來世界中的競爭力制定的 STEM 教育方案後應運而生。STEM 玩具寓教於樂,並具有社交性。

玩具行業隨著製造中心的轉移,在各國興起

20 世紀 30 年代德國玩具生產和出口居世界首位;40 年代美國玩具生產迅速發展,生產、消費和進口躍居世界之冠;50 年代末期,日本通過模仿與大量生產所帶來的經濟規模取代了美國市場,出口額趕上德國;50 年代末中國玩具工業形成,以北京、上海為主要產區,玩具品種達 7000 多種;70 年代,因日幣持續升值、工資成本提高,出口大國(地區)分別由香港、臺灣、韓國取代;從 90 年代開始,中國在勞動力密集、工資低廉的競爭優勢下,成為了玩具出口大國。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2000 年-2007 年,隨著互聯網發展,傳統玩具受到了電子遊戲衝擊,傳統玩具商轉型生產電子玩具。20 世紀 70 年代時,電子玩具已經開始出現,2000 年以後電子玩具迅速發展;電子玩具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大,對傳統玩具如洋娃娃等衝擊大。

2007 年至今-2010 年,金融危機影響玩具市場,2010 年以後智慧化發展成為趨勢。受金融危機影響,玩具作為非必需品受到重創,全球玩具市場低迷,銷量減少。在 2010 年之後,全球玩具朝向智慧化發展,並與動漫、電影、遊戲聯繫緊密。更多的玩具不僅加入了科技如程式設計、交互性外掛程式提高產品的吸引力,也通過改良材料、改進生產工藝提高安全性能,降低生產成本。

STEM(科學、科技、教育、數學)玩具也在美國政府為了保持在未來世界中的競爭力制定的 STEM 教育方案後應運而生。STEM 玩具寓教於樂,並具有社交性。

玩具行業隨著製造中心的轉移,在各國興起

20 世紀 30 年代德國玩具生產和出口居世界首位;40 年代美國玩具生產迅速發展,生產、消費和進口躍居世界之冠;50 年代末期,日本通過模仿與大量生產所帶來的經濟規模取代了美國市場,出口額趕上德國;50 年代末中國玩具工業形成,以北京、上海為主要產區,玩具品種達 7000 多種;70 年代,因日幣持續升值、工資成本提高,出口大國(地區)分別由香港、臺灣、韓國取代;從 90 年代開始,中國在勞動力密集、工資低廉的競爭優勢下,成為了玩具出口大國。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