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的高低錯覺,你中招了嗎?

市場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交易獲利的根本在於低買高賣。 這種說法聽起來並沒有錯誤, 只有交易賣出的點位元比買入時更高,

交易者才能夠獲利。 但是, 我們要明白的是, 這裡的“低”是以未來作為參照, 而不是以過去作為參照!遺憾的是, 更多的交易者都喜歡將歷史作為參照, 而得出高低的結論。 在他們看來, 只有買的比“歷史”低, 才算是聰明。 如果今天的價位比昨天高, 那麼今天買入的人就是傻子。 在我看來, 這些“聰明的”交易者都不是按照趨勢思維來交易。

造成這種錯覺的根本原因在哪裡呢?

其實很簡單, 市場中存在一種負反饋, 即漲多了就要跌, 跌多了就要漲。 不論是在大週期還是小週期, 都存在這種情況, 反復的出現造成了投資者對於買的高還是低非常敏感。 其實高低只是一個相對概念。

舉個簡單的例子:

大盤從1849點漲至5178點, 然後又跌至3400點。

那麼這個3400點到底是高還是低呢?如果我們畫一條水平線, 穿越2015年1月9日和2015年7月9日。 那麼同樣的3400點到底又是高還是低呢?我相信, 大多數股民對於第一個3400點都會以1849點為參照物得出高的結論, 而對第二個3400點又都會以5178點為參照物得出低的結論。 這時同樣的3400點在不同的參照物面前, 得出了截然不同的高低評價。

圖1—上證指數日K線圖

結合上證指數走勢圖, 我們卻發現, 高點之後還能繼續上漲, 低點之後還會繼續下跌。

因此在任何一筆買賣當中都要考慮所謂高低的問題, 完全就是一個誤區, 高低根本就不應該作為買賣的理由!

股民通常都喜歡于賣高買低。 仔細觀察, 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股票越漲散戶參與程度就越低, 而股票越跌散戶參與程度就越高。 道理很簡單, 一隻反復上漲的股票, 曾經的持有者會因為價格高而賣出, 同時持幣者也找不到低點來介入。 大多散戶似乎有這樣子的心理, 自己當了傻子不要緊, 只要之前有更傻的人就行。 既然任何一個點位買入股票,

都有可能被套牢, 那麼買入上漲的股票就有可能成為最傻的人, 而買入正在下跌的股票起碼比之前的買入者聰明。 300443金雷風電跌到20元的時候, 30元買入的很可能會比35元買入的心理上好受一點, 即使他們蒙受的損失相差無幾。

圖2—金雷風電日K線圖

主力資金也反復利用散戶這種心理弱點以及對高點的判斷錯覺來運作。 一檔股票從10元漲到15元時, 散戶會越來越少, 這時籌碼流向莊家和趨勢跟蹤者手中。 由於散戶不是趨勢思維的信徒, 敢於追高買入者都是少數, 這樣一來主力資金無論如何都出不來。 當股票一路上漲時, 能夠拋售的散戶越來越少, 所以越漲就越不費力氣。 如果主力資金準備在30元實現成功撤出的話, 那麼通常會拉高到40元、甚至50元。 道理很簡單, 沒有“打折效應”, 散戶是不會當傻子的!當然隨著股票的上漲, 基本面都會或多或少的變好, 最低限度也會流傳出來一些概念。 散戶朋友們就會用折扣價格買入富有豐富概念的“優質股票”。

所以, 股票沒有高位和低位元的區別, 投資成功的關鍵並不在低買高賣,而在於上漲趨勢能否延續。即使個股漲了很多,只要趨勢是明確的,那麼跟蹤趨勢,就有可能獲得很好的回報。反之,如果逆勢買“低位”的,即使以後會漲起來,也會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等待和心理煎熬。

投資成功的關鍵並不在低買高賣,而在於上漲趨勢能否延續。即使個股漲了很多,只要趨勢是明確的,那麼跟蹤趨勢,就有可能獲得很好的回報。反之,如果逆勢買“低位”的,即使以後會漲起來,也會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等待和心理煎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