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訪丨軍民融合專場活動怎麼樣?看看這些大咖對雙流說了什麼 ……

9月16日上午, 以“軍民融合發展 共建產業新城”為主題的“創業天府 菁蓉匯·雙流”軍民融合專場活動在我區舉行。 活動現場, 應邀前來參加此次活動各界嘉賓、專家學者及企業負責人, 對活動本身及我區在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等方面, 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推動軍民融合 提速區域經濟

姜魯鳴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國軍民融合發展勢頭非常好, 一方面是大量的通用技術, 從國防工業中轉向社會, 形成了拉動、輻射國民經濟及技術產業的強大勢頭;另一方面, 全國1100多家優勢民企, 獲得了資質, 進入國防工業發展的巨大舞臺。 此外, 軍民協同創新態勢, 已經在初步形成中, 發展空間非常大。 總體上“軍轉民、民參軍、軍民協同創新”三個方向, 勢頭都很好。

“軍民融合在推動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方面也表現出了巨大力量”。

姜魯鳴說, 軍民融合發展最重要戰略的目的之一,

是推動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 成都、雙流在這方面具有優勢, 軍事科技資源非常豐富, 如果能很好地發揮軍民融合產業輻射作用, 對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前途無量。

活動有特色 展示很充分

朱林 中國導航學會副主任

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 不單純是過去的“軍轉民、民參軍”, 其本質是要轉變過去國民經濟發展和軍隊國防建設等方面。 朱林說, 軍民融合是一項改革, 是對過去管理、生產模式的改革, 是實現中國夢, 強軍夢的一項重大政策。

朱林表示, 此次活動非常有特色, 表現出了成都、雙流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及企業的發展勢頭, 體現了軍民融合中國家主導、市場運作這個最根本的政策要求。 他說, 省、市、區政府作為國家主導的一個組織者, 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 給大家搭建了一個充分展現技術、優勢的平臺。

“老百姓天天都在享受著軍民融合帶來的巨大便捷, 如互聯網、GPS等。 而這些技術、產品, 最先都是軍方開發出來的, 然後轉向社會運作,

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改變了我們的服務方式, 對社會的影響是很廣泛的, 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很強大的源泉。 ”

朱林說。

紮根雙流 未來可期

雷家榮 中物院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

中物院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立足我區銀河·596科技園,

大力開展科技孵化, 著力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大力發展, 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 雷家榮表示, 目前銀河·596科技園入駐科研團隊已達到12個, 吸引了相關科技人員600多名, 還引進了與園區發展相關的鄭州大學院士團隊, 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團隊, 中電子的研發團隊等其他外部科研團隊。 現在正聯合省、市、區三級全力申報國家級的科技研發平臺, 園區的雙創平臺也即將投入運營。

雷家榮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他說:

“銀河·596科技園通過這幾年在雙流的運營, 充分感受到了雙流對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支持。 不僅有政策, 也有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力度非常大。 ”

他表示, 銀河·596科技園與我區實現了充分互動, 形成了聯動發展的有力機制,中物院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有信心完成相關技術創新和科技轉化任務。未來,該中心將著力依託雙創平臺等載體,加速在工業技術、民用技術等領域率先突破,真正將科技力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為雙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加速軍民融合 助力產業發展

胡曉東 成都感知萬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通過參與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更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軍民融合產業本身就與物聯網、人工智慧及晶片等密不可分。目前公司與四川電信等合作研發的多項物聯網、人工智慧產品都得到了很好應用。”

胡曉東說。

成都感知萬物科技有限公司將立足現有的傳統物聯網優勢,把產品、技術、核心研發能力,融入到龐大的軍民融合產業之中去,努力實現雙贏。目前已經與園區周邊的5所大學建立和合作關係,與國內最頂尖的通信模組製造研發機構共同搭建了研究平臺,還與大唐電信等建立了合作關係,應該說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延伸閱讀:

成都感知萬物科技有限公司依託我區的感知物聯網產業園區,定位打造物聯網全產業鏈體系。目前,該公司的20多種產品在水電氣、車輛定位、能耗管理等方面有廣泛應用。

雙流新聞中心 記者 楊曉嬌 胡兵發 王戎 王鴻明 張賀然 攝影報導 編輯 劉婷 審核 楊敏 肖蜀韻

形成了聯動發展的有力機制,中物院成都科學技術發展中心有信心完成相關技術創新和科技轉化任務。未來,該中心將著力依託雙創平臺等載體,加速在工業技術、民用技術等領域率先突破,真正將科技力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為雙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加速軍民融合 助力產業發展

胡曉東 成都感知萬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通過參與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更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軍民融合產業本身就與物聯網、人工智慧及晶片等密不可分。目前公司與四川電信等合作研發的多項物聯網、人工智慧產品都得到了很好應用。”

胡曉東說。

成都感知萬物科技有限公司將立足現有的傳統物聯網優勢,把產品、技術、核心研發能力,融入到龐大的軍民融合產業之中去,努力實現雙贏。目前已經與園區周邊的5所大學建立和合作關係,與國內最頂尖的通信模組製造研發機構共同搭建了研究平臺,還與大唐電信等建立了合作關係,應該說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延伸閱讀:

成都感知萬物科技有限公司依託我區的感知物聯網產業園區,定位打造物聯網全產業鏈體系。目前,該公司的20多種產品在水電氣、車輛定位、能耗管理等方面有廣泛應用。

雙流新聞中心 記者 楊曉嬌 胡兵發 王戎 王鴻明 張賀然 攝影報導 編輯 劉婷 審核 楊敏 肖蜀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