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網路傳播活動正式啟動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手藝網”

9月15日, 由中央網信辦、文化部聯合主辦, 中國青年網、中國手藝網承辦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網路傳播活動在首都博物館正式啟動。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遺網路傳播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今年1月,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啟動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 對如何在新形勢下傳承發展好優秀傳統文化,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作出具體部署。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 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與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聯合組織開展此次活動, 以“非遺”為切入點和主題, 積極探索在新媒體快速發展形勢下, 如何主動把握網路傳播規律, 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輿論氛圍。

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局長黃其正在致辭中表示:“實踐證明, 不斷融通多媒體資源, 在網上充分展現‘非遺’之美、報導‘非遺’之最, 對於進一步喚起廣大線民關注熱情, 在全社會形成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氛圍, 具有重要意義。 ”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陳通在致辭中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活態呈現的主體內容, 是我們每一個人日常實踐著的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 中華民族持有、傳承著共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烙印著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文化標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 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工作,

就是要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文化自覺和保護意識, 建立起遺產保護的廣泛的社會認同和深厚的群眾基礎。 希望媒體工作者用鏡頭、用筆墨、用聲音, 充分展現中國非遺之美、展示非遺傳承人和保護工作者的精氣神, 充分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遺網路傳播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據瞭解,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 來自近百家中央新聞網站、地方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 以及部分文化領域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200多名編輯記者, 將分赴貴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 通過實地採訪、親身體驗, 深入報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生動呈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深刻體悟中華民族旺盛的文化創造力和生命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

發現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方式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