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還在看《還珠格格》,瓊瑤卻說請讓我有尊嚴地死去

昨日深夜, 瓊瑤突然公開了一封寫給兒子、兒媳的信, 信中透露她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 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

瓊瑤提到, 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 已經79歲的她, 沒因戰亂、意外、病痛等原因離開都是上蒼給的恩寵, “所以, 從此以後, 我會笑看死亡”。

她特別發出五點聲明叮嚀兒子, 表示無論生什麼重病, 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 最後再次強調不需要任何急救措施, 只要讓她沒有痛苦地死去就好。 她希望, 萬一到了離開之際, 不會因為後輩的不舍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受折磨, 也借此叮嚀兒子兒媳別被生死迷思給困惑住。

此外, 瓊瑤還叮嚀無須用任何宗教的方式悼念, 火化後用花葬方式, 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 更言不設靈堂, 不出殯, 願一切從簡。 交代完後, 瓊瑤透露她可安心計畫她的下一部小說, 還打算和孫女的插圖合作, 計畫共同出一本有關“喵星人”的書。

對於如何讓絕症病人有尊嚴地死去, 早在2006年, 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女兒羅點點與一批志願者, 創建了探討死亡問題的公益網站“選擇與尊嚴”, 並推出了中國首個民間“生前預囑”文本。 “生前預囑”是人們在健康或意識清楚時簽署的, 說明在不可治癒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檔。

羅點點曾說, “對於自己的臨終, 到底什麼是尊嚴?沒有任何人能夠替代別人說出這件事情。 如果你正確地表達了, 如果你被你的朋友、你的親人、你的醫生理解了, 他們幫助你實現了你所表達的願望, 這就叫做尊嚴。 ”

這源于羅點點的婆婆。2006年,羅點點的婆婆由於多個器官衰竭,突然心跳和呼吸停止。醫生對羅點點等家屬說,老人情況不太好,你們要作出決定,是否將老人送進重症監護室。曾是醫生的羅點點認為,還是不進重症監護室的好。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她見證了太多病人的痛苦,管子插滿了全身,只靠著那點點液體維持著生命,病人有再多的痛苦卻不能表達。而兒女也在耗費著金錢。

最終,家人一致同意,婆婆的生命支援系統被醫生撤下。幾個小時後,老人平靜地離世。

可是,此事後羅點點一直很糾結:自己是否有權替婆婆作此決定?婆婆是否真的會同意這樣做?幸運的是,親人們在整理老人的遺物時發現,老人在一個本子裡夾了一張紙條,上面明確表示,如果她到最後時刻不能表達願望,就委託學醫的羅點點處理一切事情。這讓羅點點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婆婆的臨終囑託,深深觸動了羅點點。她意識到,自己當時面臨的選擇困境,很多人都會遇到。“我是一個醫生,我有這麼好的母親(婆婆),我又有這麼好的哥哥們支持我,對於我來說這件事情尚且如此艱難,那麼對於更多的人,如果他們兄弟姐妹之間有分歧,如果當事人也就是說要離開這個世界的人,沒有這麼明確的表達,臨終問題會變得非常困難、非常難以選擇。”

之後,羅點點不僅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建了“選擇與尊嚴”網站,還推出了新書《我的死亡誰做主》。在她看來,選擇不僅是生命的尊嚴,也是對親人最深切的愛。

《我選擇,有尊嚴地死去》是由法國記者瑪麗•德盧拜所寫,在56歲時她被發現大腦內長了6個惡性腫瘤,已無法挽救。面對家人和社會的阻攔,瑪麗毅然作出充滿爭議的決定:去比利時完成“合法安樂死”,並且決定記錄下了自己生命裡最後6個月的每一步,直至在醫師的幫助下死去。

雖然,安樂死與尊嚴死不同,但是請給每一位患了絕症的病人有尊嚴地死去的權力,卻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源于羅點點的婆婆。2006年,羅點點的婆婆由於多個器官衰竭,突然心跳和呼吸停止。醫生對羅點點等家屬說,老人情況不太好,你們要作出決定,是否將老人送進重症監護室。曾是醫生的羅點點認為,還是不進重症監護室的好。

多年的工作經驗讓她見證了太多病人的痛苦,管子插滿了全身,只靠著那點點液體維持著生命,病人有再多的痛苦卻不能表達。而兒女也在耗費著金錢。

最終,家人一致同意,婆婆的生命支援系統被醫生撤下。幾個小時後,老人平靜地離世。

可是,此事後羅點點一直很糾結:自己是否有權替婆婆作此決定?婆婆是否真的會同意這樣做?幸運的是,親人們在整理老人的遺物時發現,老人在一個本子裡夾了一張紙條,上面明確表示,如果她到最後時刻不能表達願望,就委託學醫的羅點點處理一切事情。這讓羅點點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婆婆的臨終囑託,深深觸動了羅點點。她意識到,自己當時面臨的選擇困境,很多人都會遇到。“我是一個醫生,我有這麼好的母親(婆婆),我又有這麼好的哥哥們支持我,對於我來說這件事情尚且如此艱難,那麼對於更多的人,如果他們兄弟姐妹之間有分歧,如果當事人也就是說要離開這個世界的人,沒有這麼明確的表達,臨終問題會變得非常困難、非常難以選擇。”

之後,羅點點不僅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建了“選擇與尊嚴”網站,還推出了新書《我的死亡誰做主》。在她看來,選擇不僅是生命的尊嚴,也是對親人最深切的愛。

《我選擇,有尊嚴地死去》是由法國記者瑪麗•德盧拜所寫,在56歲時她被發現大腦內長了6個惡性腫瘤,已無法挽救。面對家人和社會的阻攔,瑪麗毅然作出充滿爭議的決定:去比利時完成“合法安樂死”,並且決定記錄下了自己生命裡最後6個月的每一步,直至在醫師的幫助下死去。

雖然,安樂死與尊嚴死不同,但是請給每一位患了絕症的病人有尊嚴地死去的權力,卻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