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民俗丨蒙古族服飾,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內蒙古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 最引遊人喜愛的便是蒙古族特有的服裝服飾。 蒙古族服飾色調明朗、純淨, 崇尚藍天白雲, 綠草紅衣, 體現了一種天然的和諧。

蒙古族服飾褒衣博帶, 既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 又能體現蒙古族寬厚大度、粗獷坦蕩的性格, 是蒙古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上古到蒙古汗國, 從元、明、清至今, 隨著歷史的發展, 歷代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 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的傳統服飾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製工藝等, 形成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裝服飾, 為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

2009年4月, 內蒙古開展了蒙古族服飾的搶救保護工程。 調查了內蒙古地區的50多個旗縣, 600余名鄉土專家和牧民群眾接受採訪。 經過4年多的調查, 最終確定了蒙古族28個部落的傳統服飾基本樣式, 搶救性製作了內蒙古現存28個蒙古族部落的108套服飾和34組頭飾, 並已全部移交內蒙古博物院, 作為永久性藏品, 供展示研究之用。

2014年11月, "蒙古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蒙古族服飾也稱蒙古袍, 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 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特色, 以袍服為主, 便於鞍馬騎乘。 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 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 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 也有綢緞、棉布製作而成的。 夏裝多為布類。 長袍身端肥大,

袖長, 多紅、黃、深藍色。

蒙古族服飾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製作工藝屹立於我國乃至世界服飾之林而經久不衰。 地域和民族給了蒙古人智慧, 創造出絢麗多姿的袍飾。 蒙古袍作為一種傳統服飾, 已成為蒙古族的象徵。 有蒙古袍出現的地方,

就有蒙古人的豪爽和豁達, 就有悠揚的長調和優美的舞姿。 隨著時代的發展, 蒙古人穿戴傳統服飾的時候也越來越少, 即便在牧區, 人們也是傳統服飾和現代服飾交替穿戴, 只有在逢年過節、舉辦婚事或召開那達慕大會時, 人們才穿戴華美的傳統服飾。

今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第十四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將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藝術節期間,將進行包括國標蒙古族28個部落服裝服飾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獲獎、俄蒙等蒙古族服裝服飾及三少民族服裝服飾走秀,蒙古族服裝服飾及相關產品銷售等。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是內蒙古自治區一項重大的旅遊文化盛事,是遊客近距離感受蒙古族文化魅力的絕佳機會。

圖片來源於自治區旅發委及網路

今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第十四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將在呼和浩特市舉辦。藝術節期間,將進行包括國標蒙古族28個部落服裝服飾展示,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獲獎、俄蒙等蒙古族服裝服飾及三少民族服裝服飾走秀,蒙古族服裝服飾及相關產品銷售等。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是內蒙古自治區一項重大的旅遊文化盛事,是遊客近距離感受蒙古族文化魅力的絕佳機會。

圖片來源於自治區旅發委及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