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孔孟之鄉成語典故——興滅繼絕

孔子講學圖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堯曰》

原文內容: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 允執厥中。 四海困窮, 天祿永終。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

敢昭告於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 帝臣不蔽, 簡在帝心。 朕躬有罪, 無以萬方;萬方有罪, 罪在朕躬。 ”

周有大賚, 善人是富。 “雖有周親, 不如仁人。 百姓有過, 在予一人。 ”

謹權量, 審法度, 修廢官, 四方之政行焉。 興滅國, 繼絕世, 舉逸民, 天下民歸心焉。 所重:民、食、喪、祭。 寬則得眾, 信則民任焉, 敏則有功, 公則說。

典故內容:

這是孔子教學時給弟子們講課的內容。 內容涉及堯、舜、禹、商湯、周武王等五位元古代帝王, 並記載了他們的三段講話:一是堯禪讓帝位給舜時的訓誡。 堯在讓位給舜時說:“噢!舜!上天已把帝位降臨到你身上了。 你要忠實地遵守中正之道。 如果天下的老百姓都過著困苦貧窮的日子, 那麼, 上天賜給你的君祿也就永遠地完結了。

”舜後來也把堯的這番話告訴給禹。

二是商湯祈禱求雨時的禱告辭。 商湯說:“我是小人, 履膽敢用黑色的牡牛來祭祀, 膽敢在至尊至貴的上帝面前稟告:桀有罪, 我不敢赦免。 對您臣下的罪過, 我不敢隱瞞, 因為您心裡早有數。 我自己有罪, 不要加到天下萬方的身上;天下萬方有罪, 罪責都在我身上。 ”三是周武王封賞諸侯時的演講。 周武王坐天下, 封賞諸侯, 聚集了很多有才德的人。 他說:“殷紂雖有許多至親, 但是, 不如周有許多仁人。 百姓有了過錯, 責任都在我一個人。 ”

最後, 孔子說古道今, 將自己的為政思想作了較為具體的表述。 他說:嚴格統一重量、容量和長度的標準, 恢復原先的官制, 這樣, 天下的政令就通行起來了。 將滅亡的國家復興起來,

承續已繼絕的氏族, 提拔被遺落的人才, 那就會收服天下的人。 當權者要重視的是:百姓、糧食、喪禮、祭禮。 當權者寬厚就會得到百姓的擁護, 勤敏就會有功績, 公平就會使百姓心悅誠服。

在這裡, 孔子把他所一直崇尚的夏、商、周的整治措施和社會政治狀況, 作為自己學說的依據和追尋的目標。

這則成語, 也指將已經衰微了的事物振興起來, 保存下去。 (孔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