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哈爾濱|對《紅樓夢》王熙風判詞的大膽猜想

◆ 《紅樓夢》王熙風判詞的猜想

文/李茂生, 黑龍江哈爾濱人。

一從二令三人木,

哭 向金陵事更哀。

這是王熙鳳判詞的第三四兩句。 我是一個燈謎愛好者,

曾為某企業謎協成員。 經常翻閱該書, 從中找些能製作燈謎的素材進行制謎, 供工廠職工節假日猜射娛樂。 可是對鳳姐判詞第三句的語文義是什麼總沒整明白。 據說許多人都在猜。 久而久之, 我發現"一從二令三人木″, 很象一則字謎。 於是我便按字謎的規則去研究它。 經過反復琢磨, 我發現這句判詞真就是一則字謎(是否如此, 請朋友們自裁), 它的謎底隱藏 的是″冷、秦″二字。 為什麼會是"冷、秦″二字呢?這恰是曹雪芹的機密。 從字謎的角度出發, 原來這是 曹雪芹 用析字法編制的一則字謎。

何謂析字法?凡玩燈謎的人都知道。 析字法是編制字謎的一種常用方法, 就是先把謎底的字或詞的筆劃, 分解成若干字素,

而後把這些字素配以其他詞語, 進行組合造句成為謎面。 把謎底隱含其中, 供人猜射。 "一從二令三人木″這句詩, 應是曹雪芹分拆"冷、秦″二字後編造的句子。 僅成為句子而已, 故看不出所含語文義是什麼, 只有猜出謎底才知何意。 曹雪芹是析字高手, 你看他把"鳳(鳳)字析為"凡鳥″, 把孫(孫)字析為"子系", 把"睛″字析為“青目"。 所以說曹雪芹解析"冷、秦″二字構造謎面是輕車熟路。 那麼他是怎樣把″冷、秦″二字析為"一從 (為 後加)二令三人木″的呢?

首先他把″冷"字解析為″冫″(冰旁)和″令″字。 把"秦"字春頭"解析為″三人″, 再把餘下的"禾″字解析為″丿″(撇)和“木", 這就得到了六個字素, 接著用漢字六書中"象形″的原則, 將"冫"改造成"二"字, 把"丿"改造成"一", 這就得到"二令三人一木", 因為六書中的象形是制 燈謎常用的手法。 把"冫"當作 二, 把″丿"當做一, 這在燈謎中是允許的。 然"二令三人一木"不能成句, 必須進行調整。 由於王熙鳳的這句判詞, 曹雪芹寫的是仄起式的律絕, 其第三句的第二字, 必須是平聲字, 才能成為"十一丨丨一一I"。

在"二令三人一木"中, 惟"三人"是平聲, 故曹雪芹把六個字素中的″一″字前移, 因第一字可平可仄, 形成"一二令三人木"的格式。 這樣還缺一個能把這六個字素聯繫起來的動詞, 且必須是平聲字, 這樣″從"字便應運而生, 這樣該句就成了"一從(從)二令三人木”的格式。 合于曹雪芹仄起式的七言律絕, 而″ 從″字又不進入謎底, 只起聯接和韻位的作用, 這叫"暈輪效應。 "由於"從"字是動詞, 又有"跟隨、從屬、脅從的意思, 故能把"一二令三人木″還原成"冷秦"二字。 當然用其他動詞性的字也可, 但必須能成句, 且有和"從″字一樣的意思與作用。 那麼"一從二令三人木"是, ″冷秦"二字有何意義呢?這就是曹雪芹的奧妙了。 筆者認為"冷"字一 是對應王熙鳳的冰山畫,
二是暗示王熙鳳在天冷時死去。 三是 "秦"字喻示秦可卿和王熙鳳的關係交好, 故秦在夢中警示王, 盛宴也有冷落時。 四是喻示王熙鳳死後魂歸故里一一秦淮河畔。 完成了與"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上下句呼應關係 。

上述就是小子斗膽, 對 "一從二令三人木"的猜想。 (錯誤難免請朋友批評指正,不與任何人爭論)也可能就是曹的意圖,所以只有把這句判詞猜成"冷秦"二字,才能解通。曹雪芹在句中用 這個"從字作關聯詞 是極妙的 。惟有猜"冷秦"二字方能把該句的筆劃,全部用盡。沒有虛餘閒廢,才明其用意。

【作者介紹】

李茂生(閑雲野鶴)哈爾濱人,服務于哈東輕廠。退休後學習詩詞,現為哈爾濱市平房區詩詞聯社社會員。哈爾濱市詩詞楹聯家協會會員。老年日報特約通訊員。

(錯誤難免請朋友批評指正,不與任何人爭論)也可能就是曹的意圖,所以只有把這句判詞猜成"冷秦"二字,才能解通。曹雪芹在句中用 這個"從字作關聯詞 是極妙的 。惟有猜"冷秦"二字方能把該句的筆劃,全部用盡。沒有虛餘閒廢,才明其用意。

【作者介紹】

李茂生(閑雲野鶴)哈爾濱人,服務于哈東輕廠。退休後學習詩詞,現為哈爾濱市平房區詩詞聯社社會員。哈爾濱市詩詞楹聯家協會會員。老年日報特約通訊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